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在湖南益阳启动

2022-08-01 22:01: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益阳8月1日电 (张雪盈)8月1日,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在湖南益阳清溪村启动。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出席启动仪式。

  清溪村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周立波的故乡,也是文学著作《山乡巨变》的创作背景地。据介绍,“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是一项长期的文学行动,第一阶段自2022年开始,初步以5年为期,由作家出版社具体承办。作品体裁须为原创长篇小说,内容主要展现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截至6月30日,作家出版社共收到来稿603件,初步立项选题18个。

  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表示,60多年前的《山乡巨变》,是一部彪炳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经典作品,也是文学前辈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生动实践。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从这部作品中真切感受到中国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精神风貌,感受到社会生活对文学的丰厚馈赠,感受到其巨大的艺术魅力。

  张宏森强调,要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培育一批有朝气、有潜质、有创新精神的文学新人,召唤那些身在山乡基层、饱含创作激情的新生力量,以山乡人写山乡巨变的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转化和催生一批高质量的、传播广泛的、能够为受众所喜爱的文化产品,充分释放文学潜能,彰显文学价值,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周立波之子周小仪说,周立波那一代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梦想,正在以波澜壮阔而又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清溪村就是中国农村巨变的缩影,《山乡巨变》就是我们民族国家历史巨变的文学寓言。今天我们倡导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就是要沿着这条辉煌之路继续前行,顺应时代潮流,书写生活现实,文学创作也一定会硕果累累。

  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启动仪式同日举行。该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藏书50万册,建成后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坛名家签名作品的珍藏展示平台,成为中国当代作家讴歌新时代的创作交流平台,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助力乡村振兴、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实践示范平台。

  随后,嘉宾参观了周立波故居、立波清溪书屋、王蒙清溪书屋、作家出版社清溪书屋等,作家代表莫言向“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赠送题字。(完)

  • 相关阅读
  • 一代军人的“样子”和一支部队的“里子”

      李捷 周辉 本报特约记者 张少波  信仰与旗帜  我们守护的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而是升腾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之旗  清晨,一支雄姿英发的队伍从天安门金水桥昂扬走来,他们肩上的钢枪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时间:08-02
  •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施行 我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新纪元

      黑土地的珍贵使其被比作“耕地中的大熊猫”,但更重要的原因则与黑土地的“亚健康状态”有关。“黑土地退化的特点是变‘薄’、变‘瘦’、变‘硬’了,面积也变‘少’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

    时间:08-02
  • 跨省游热度升高

      “几年前就被恩施的大好风光‘种草’了,现在终于有机会,我们就赶紧来了。”来自广东旅行团的梁菁女士近日刚刚游览完湖北恩施大峡谷。  今年6月21日,湖北省全面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迎来首...

    时间:08-02
  • 戮力强军打赢,向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戮力强军打赢,向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中引发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责任,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组...

    时间:08-02
  •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时间:08-02
  • 找个车位咋就这么难 你住的小区停车方便吗?

      5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按“1户1车位”配建商品房停车位——  你住的小区停车方便吗?  本报记者 廖睿灵  家里没车位,车子停在哪儿?停车费用高,上哪儿停车划算?不少车主深受“停车难”困扰。  如何满足不...

    时间:08-02
  • 破解看病贵与难

      分级诊疗 带量采购  破解看病贵与难(人民健康这十年⑦)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承载着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时间:08-02
  • 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台湾各界高度关注“九二共识”30周年——  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本报记者 汪灵犀  今年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台...

    时间:08-02
  • 南水北调创造“中国式奇迹”

      南水北调创造“中国式奇迹”(望海楼)  ■ 潘旭涛  “古有京杭运河,今有南水北调”。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建设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到北方,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供水规模最大、调...

    时间:08-02
  •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作者: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双减”后第二个暑假如期而至。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