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重庆:引入国内外团队 高质量实施TOD综合开发

2022-08-01 22:1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重庆8月1日电 (张旭)记者1日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获悉,重庆将从投资、试点项目、规划设计等方面着力,并引入国内外团队,高质量实施TOD综合开发,构建高品质轨道生活圈。

  TOD,就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以600米至800米(5分钟至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进行高强度、集约化开发,打造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董勇介绍,目前,重庆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450公里,日均客流量360万人次,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的42%,已逐步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2020年,重庆全面启动了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建立了跨部门、跨区域、跨专业的推进机制,搭建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的开放平台。

  重庆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以四公里停车场TOD项目为例进行了介绍,该项目是重庆市首个采用增资扩股合作共建的TOD项目。

  该负责人介绍,四公里停车场TOD项目开发体量大,施工难度也大,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公开引入有经验、高水平的合作伙伴——中铁建重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开发。

  该负责人称,此举开创了重庆TOD项目合作的新模式,增加了TOD项目合作方式的多样性,充分吸收市场企业运营管理的灵活性,促进项目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了正在打造的重庆首个租赁住房试点项目——海峡路TOD项目,该项目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综合配套。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称,支持在轨道站、商业商务区、产业园区等周边TOD布局租赁住房项目,以盘活存量为主、适当新建为辅,切实解决重庆市新市民、新青年的住房保障问题。

  此外,在TOD综合开发方案和规划设计上,将打造高品质的轨道养老公寓、轨道人才公寓、轨道幼儿园、轨道商业服务、轨道文化生活服务等产品,提供配套完善的住房体系,促进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前期通过公开征集,引入国内外TOD开发团队与本土企业合作,将先进的设计理念与重庆本土特色相结合。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按照分步推进、批次实施的思路,重庆每年将推进5至8个TOD项目实施,计划至“十四五”末,将启动TOD项目30余个。(完)

  • 相关阅读
  • 一代军人的“样子”和一支部队的“里子”

      李捷 周辉 本报特约记者 张少波  信仰与旗帜  我们守护的不是一面普通的旗帜,而是升腾在每个中华儿女心中的信仰之旗  清晨,一支雄姿英发的队伍从天安门金水桥昂扬走来,他们肩上的钢枪在晨曦中熠熠生辉。...

    时间:08-02
  • 黑土地保护法8月1日施行 我国黑土地保护迈入新纪元

      黑土地的珍贵使其被比作“耕地中的大熊猫”,但更重要的原因则与黑土地的“亚健康状态”有关。“黑土地退化的特点是变‘薄’、变‘瘦’、变‘硬’了,面积也变‘少’了。”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

    时间:08-02
  • 跨省游热度升高

      “几年前就被恩施的大好风光‘种草’了,现在终于有机会,我们就赶紧来了。”来自广东旅行团的梁菁女士近日刚刚游览完湖北恩施大峡谷。  今年6月21日,湖北省全面恢复跨省团队旅游,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迎来首...

    时间:08-02
  • 戮力强军打赢,向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戮力强军打赢,向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中引发热烈反响  连日来,全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责任,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组...

    时间:08-02
  •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时间:08-02
  • 找个车位咋就这么难 你住的小区停车方便吗?

      50万人口以上城市将按“1户1车位”配建商品房停车位——  你住的小区停车方便吗?  本报记者 廖睿灵  家里没车位,车子停在哪儿?停车费用高,上哪儿停车划算?不少车主深受“停车难”困扰。  如何满足不...

    时间:08-02
  • 破解看病贵与难

      分级诊疗 带量采购  破解看病贵与难(人民健康这十年⑦)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承载着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期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时间:08-02
  • 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台湾各界高度关注“九二共识”30周年——  只有回归“九二共识”,才能真正维护两岸和平发展  本报记者 汪灵犀  今年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台...

    时间:08-02
  • 南水北调创造“中国式奇迹”

      南水北调创造“中国式奇迹”(望海楼)  ■ 潘旭涛  “古有京杭运河,今有南水北调”。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建设东、中、西三条线路,从长江调水到北方,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供水规模最大、调...

    时间:08-02
  •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不补课了,能否让孩子做暑假的主人  作者:本报记者 杨飒 本报通讯员 韩若莱  “双减”后第二个暑假如期而至。自去年7月“双减”政策落实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