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小学影视教育,如何真正“学以致用”

2022-08-04 05:34:40

来源:光明日报

  【智识】

  中小学如何开展影视教育,是个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影视是一门大众艺术,可电影艺术、电影理论、电影发展史等常见的课程具有较强专业性,不能照搬进入中小学课堂,否则,就会“曲高和寡”,未必适应孩子们的接受水平和兴趣所在。让中小学生感受影视的魅力和价值,初期应更多聚焦在视听语言的学习上。例如,可以以青少年一代熟悉的短视频作为切入口,开设一些轻松有趣、寓教于乐的赏析性课程。

  在今天这个万物互联的“读屏时代”,小小屏幕已经成为承载知识、传播信息最主要的工具。知识传输、文艺赏析、个人分享、购物美食……几乎所有领域都被视频影像记录和辅助着。没有基本的媒介素养,没有对影像基本的审美判断,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素质缺失。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小学开展影视教育已时不我待,需要抓紧引导,巩固教育主阵地。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中小学影视教育应当围绕学校教育的育人目标展开,形式灵活地融入学校育人各个环节,不拘泥于特定课堂,从而将影视教育的美育功能作为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例如,鼓励学生在每个学期期末拍摄制作学期总结小视频;鼓励学生拍摄制作运动会、新年晚会等文艺活动的记录影像;为每位即将退休的老师拍摄制作“最后一堂课”的记录影像;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把上学期间的所思所得做成“视频日志”,等等。同时,利用各个学校的视频号、各班的家长群等网络平台,对孩子们制作的优质内容进行传播推介,把这些平台塑造为孩子们展示自己才能与情怀的最好舞台,让孩子们在校园生活中的“主角”感更强。能留住时光的影像无限珍贵,这些视频会为孩子们留下一生难忘的宝贵记忆。

  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第一,中小学层面的影视教育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上来就是高端电影、电视剧,也不能理论知识“满堂灌”,可先学习基础影视知识、欣赏精彩而简单的影视作品,再慢慢延展到更为全面、深入的影视美学教育。

  第二,不必把影视学习困在某类艺术的“象牙塔”之中,在启蒙入门阶段,把影视教育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更为恰当。掌握了视听技术,可以帮同学们记录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和精彩时刻,重在“为我所用”“为校所用”。

  第三,在实践操作层面,可以先学“好玩”“上手快”的技术与内容,不可教条式地照搬大学影视教程。例如,编剧、场景、灯光等知识可作为进阶课程。

  第四,在学习实践中,课程设置要从同学们的视角与兴趣出发,防止过于抽象的概念解读影响学生的求知兴趣。

  笔者曾在一些学校、少年宫进行了两年摸索实践,开展分层次、分年级、分年龄段的中小学影视教学,并组织编撰了教案和教材。我们每学期安排16节影视教育课,让同学们从学习拍照、拍摄起步,从拍照的构图到拍摄的机位,在实践体验中逐步提高兴趣、掌握要领;之后的课程以纪录短片拍摄实践为主,记录班会、演出、运动会、特色教学等;熟练掌握拍摄技巧之后,再接着学习初级剪辑。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同学在两三节课后一般都能胜任独立拍摄,中学生就更得心应手了。经过个把月学习后,每次上课可以直接组建小剧组,同学们轮流当导演、摄影、演员、剪辑、制片,积极性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近些年,不少有识之士倾心倾力地推动中国影视教育,包括青少年影视教育,教育部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例如,中国儿童电影学会做了很多影视教育推广工作,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在少儿电影发展上投入人力物力,与中国青少年宫协会联合支持研发中小学视听语言学习教材和教案;中国儿童中心与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联合主办“全国少年儿童短视频征集活动”……凡此种种,都是为我国中小学生的影视教育铺路搭桥,以求其行稳致远。希望全国各个学校也更加重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新一代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一起助力、一起攀登。

  (作者:阎宇,系剧作家)

  • 相关阅读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 (马帅莎 王茄欢 郝明鑫)北京时间8月4日11时08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及搭载的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时间:08-04
  • 宁夏银川首设100名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入企工作

      中新网银川8月4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4日从宁夏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获悉,为进一步打破人才使用流动的体制障碍和制度藩篱,将重点产业、重要领域的人才引进需求与事业单位人才管理有机结合,银川市创新机构编制管...

    时间:08-04
  • 山东启动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记者跟随毕业生体验

      山东启动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记者跟随毕业生体验——  上岗长本事 就业添底气(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⑥)  本报记者 李 蕊核心阅读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山东省启动实施十万就业见习岗...

    时间:08-04
  •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台湾的事怎么办 14亿中国人民说了算

      8月3日,有记者提问,2022年8月3日,七国集团(G7)外长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发表声明,称中方针对佩洛西访台采取的行动可能升高紧张局势,造成地区不稳,呼吁中方不要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并通过和平方式...

    时间:08-04
  • 云南内外统筹做优产业文章

      本报记者 周 斌 曹 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苦干实干、努力追赶。通过大抓实体经济产业,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云南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

    时间:08-04
  • 云南:跨越式发展绽新颜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跨越】   彩云之南,十年巨变。  滇西北怒江大峡谷中,人们赖以渡江的溜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横跨怒江的座座彩虹公路桥,还有鲜花步道相伴的沿江公路。  时速...

    时间:08-04
  • 用高质量发展开创新局面

      党建引领,促进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沈靖然  村里搞产业,企业的大型设备却进不来,不是不让进,而是路太窄。在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刘家庄村,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牵头成立了产业项目办,由5个村干部专门负责,...

    时间:08-04
  • 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殷切嘱托、担当时代使命,探索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云南历史性...

    时间:08-04
  • 坚持人民至上 凝聚奋进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 凝聚奋进力量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面向更加壮阔的新征程,习近...

    时间:08-04
  • 澎湃动力在“扩中”——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澎湃动力在“扩中”  ——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中)  本报调研组  在新发展阶段和复杂形势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子怎么走?从我国当前实际出发,除了继续做大做好社会财富“蛋糕...

    时间:08-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