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宁夏银川首设100名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入企工作

2022-08-04 11:31: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银川8月4日电 (记者 李佩珊)记者4日从宁夏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获悉,为进一步打破人才使用流动的体制障碍和制度藩篱,将重点产业、重要领域的人才引进需求与事业单位人才管理有机结合,银川市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首批设立100名人才专项事业编制,通过“定向配编”“带编入企”等方式,让人才带着事业编制到重要领域、重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引领作用。

  据了解,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在银川市本级事业编制总量内单独核定,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先期从全市事业编制资源中统筹100名,后续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增加。为充分利用编制资源对人才的吸引作用,该编制主要面向急需紧缺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入选国家、省(区)重大人才工程计划的高端人才,在重点领域事业单位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在重点产业发展引进一批创新服务人才,为科技创新人才在银川落地生根提供坚实的编制保障,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针对银川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匮乏、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银川市围绕科技创新重点攻关任务,利用人才专项编制引进一批高层次及急需紧缺科研人员,选派进入银川市重点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参与项目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科研服务工作,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企业效益高质量增长。

  人才选派服务企业期间,人才拥有事业单位编制身份,缴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同时享受企业薪酬待遇。三年聘期让人才有了“过渡期”和“缓冲期”,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同时,人才专项事业编制采用“统一部署、公开招聘”和“专员接件、随时受理”相结合的模式,严把人才“入口”关,坚持“专业对口、人岗相适、精准引入”。银川市将每年通过公开征集、个别申请的方式确定岗位需求及用编计划,按程序引进人才。其中,引进博士研究生或入选国家、省(区)重大人才工程计划的人才,可“一事一议”,直接考核、考察录用。(完)

  • 相关阅读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引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述评新华社记者 邹 伟 齐中熙 安 蓓 张辛欣 刘夏村 王雨萧  今年以来,疫情形势延宕反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

    时间:08-09
  • 2022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上白水苹果、蒲城酥梨等多种农产品受热捧

      2022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会自8月3日开幕以来,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8月4日是产销对接会的第二天,虽然高温持续,热浪袭人,但展区热度不减,客商热情依旧,展销的数百种“渭南造”农产品备受采购商的...

    时间:08-05
  • 2022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专家讲坛在渭南市召开

      8月3日下午,2022年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专家讲坛在渭南市召开。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沈杨、秘书长李冰、江苏省蔬菜协会会长吴军平出席活动,渭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马中威主持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忠效...

    时间:08-05
  • 走进魅力宝鸡 感知生态陇县 全省党报社长总编宝鸡·陇县主题采风活动启幕

      8月3日晚,宝鸡日报社与陇县县委、县政府联合举办的全省党报社长总编宝鸡•陇县主题采风活动在宝鸡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党报的行业翘楚将聚焦宝鸡、探访陇县,传播宝鸡好声音。陇县人民政府县长李维芳参加欢迎...

    时间:08-04
  •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

      中新网北京8月4日电 (马帅莎 王茄欢 郝明鑫)北京时间8月4日11时08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及搭载的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时间:08-04
  • 山东启动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记者跟随毕业生体验

      山东启动十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记者跟随毕业生体验——  上岗长本事 就业添底气(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⑥)  本报记者 李 蕊核心阅读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山东省启动实施十万就业见习岗...

    时间:08-04
  •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台湾的事怎么办 14亿中国人民说了算

      8月3日,有记者提问,2022年8月3日,七国集团(G7)外长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发表声明,称中方针对佩洛西访台采取的行动可能升高紧张局势,造成地区不稳,呼吁中方不要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并通过和平方式...

    时间:08-04
  • 云南内外统筹做优产业文章

      本报记者 周 斌 曹 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苦干实干、努力追赶。通过大抓实体经济产业,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文章,云南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

    时间:08-04
  • 云南:跨越式发展绽新颜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跨越】   彩云之南,十年巨变。  滇西北怒江大峡谷中,人们赖以渡江的溜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横跨怒江的座座彩虹公路桥,还有鲜花步道相伴的沿江公路。  时速...

    时间:08-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