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总书记挂念的“关键小事”丨特色小吃大产业

2022-08-17 01:32:47

来源:新华社

  老百姓青睐的特色小吃,最富人间烟火气。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地方小吃。小吃背后有大产业、大民生,更寄托着千家万户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2019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习近平走进位于北京前门石头胡同的小吃店,看望仍在工作的劳动者,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情况。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考察,走进老字号西安饭庄。羊肉泡、葫芦鸡、肉夹馍、水盆羊肉、陕北糜子糕……他亲切地说:“这些是家乡的味道啊。”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在福建三明沙县夏茂镇俞邦村考察时,在小吃摊边同乡亲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在广西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详细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上图:2021年4月29日拍摄的广西柳州市螺蛳粉饮食文化博物馆展品。下图:2020年1月2日,在广西柳州市螺蛳粉产业园一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加工酸笋。近年来,速食螺蛳粉产品发展迅猛,成为“网红”食品。柳州市通过延伸螺蛳粉产业链,在各区县打造一批田螺、豆角、木耳、酸笋等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进一步做优做强螺蛳粉产业,帮助群众就业增收。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501.6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图:2021年6月11日,在福建三明沙县,沙县庙门扁肉传承人王盛滨在包制沙县扁肉。下图:2020年11月18日,在福建三明沙县产业园,工人在生产饺子。扁肉、拌面、蒸饺、炖汤是沙县小吃的代表。沙县小吃正朝着“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制作工艺不断升级,生产效率大幅提高。2021年,沙县小吃全国门店超过8.8万家,年营业额超过500亿元,带动30万人就业。从小作坊到大工厂,从提篮小卖到连锁经营,沙县小吃逐渐发展成为“国民美食”大产业。上图:2021年1月2日,在西安老字号同盛祥饭庄,厨师制作羊肉泡馍。下图:2022年7月27日,顾客在同盛祥饭庄掰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的羊肉泡馍是西安著名的小吃。一碗美味的泡馍是厨师和食客合作的成果。食客自己动手,通过掰、撕、掐、抖,把馍弄成小块,煮后更入味。西安现在有4000多家泡馍馆,各有特色。上图:2022年7月13日在北京护国寺小吃红莲店拍摄的豆汁和焦圈。下图:2022年7月13日,市民在护国寺小吃红莲店吃豆汁和焦圈等早点。豆汁、焦圈是北京的传统小吃,护国寺等老字号餐企传承传统技法,保留了小吃的老味道,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上图:2020年4月28日,在四川省宜宾市一家燃面餐馆,厨师将燃面点燃。下图:2020年4月28日,小朋友在宜宾一家餐馆吃燃面。宜宾燃面是四川特色小吃,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近年来,宜宾市通过制定燃面烹饪技术规范、申请“地理标志”等举措,进一步统一全国餐饮市场宜宾燃面标准,推动宜宾燃面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上图:2020年4月2日,在武汉江岸区一饭店,厨师制作三鲜豆皮。下图:2022年7月28日,在武汉市粮道街一小吃店,顾客享用三鲜豆皮。三鲜豆皮是武汉著名小吃,由糯米、肉丁、豆皮等制成,色泽金黄、滋味鲜美,是武汉人“过早”的特色小吃。近年来,湖北餐饮行业做大做强“荆楚味道”,推动小吃产业融合发展。传统的三鲜豆皮在一些城市开出品牌加盟店,受到食客的青睐。上图:2015年2月15日,在辽宁沈阳蒲河乡村集市上,黏豆包深受欢迎。下图:2018年1月24日,在吉林市四平市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车间,工人制作黏豆包。黏豆包是东北代表性小吃之一。将大黄米、玉米等按比例配比,包上红豆馅进行蒸制,蒸好的黏豆包黄似金、白如玉。通过优选原料、提升制作工艺,东北不少乡镇成立专业合作社,把小豆包卖向全国,成为农民增收的渠道之一。

  监制:孙承斌

  策划:刘洁 郑卫 兰红光 赖向东 王建华

  统筹:鱼澜 毕晓洋

  编辑:鞠焕宗 韦大甘 姜克红 刘潇 徐金泉 徐亮 戚文娟 陈君清

  摄影:鞠鹏 王晔 才扬 李一博 林善传 谢剑飞 李欣 黄孝邦 李梦馨 姜克红 张楠 潘昱龙 伍志尊 邹竞一 黎寒池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 相关阅读
  • 在希望的田野上 | 葡萄丰收香满园 各地客商收购忙

      央视网消息:初秋八月,风吹稻浪、瓜果飘香,乡间田野到处都是一派丰收好景象。在河南商丘夏邑,上万亩的葡萄已经进入了成熟季。新鲜上市的葡萄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天南海北的客商更是直接跑到了地头前...

    时间:08-17
  • 血管里的迷你医生:纳米机器人照进现实还有多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彭丹妮  发于2022.8.15总第105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7月末,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蒙彼利埃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用DNA建造的纳米机...

    时间:08-17
  • 在希望的田野上 | 荒山治理变回“希望田” 香甜蜜桃挂满枝头迎丰收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甘肃兰州西固区的光月山村迎来了蜜桃成熟。这也是这座荒山上的撂荒地经过5年治理后,栽种的蜜桃树首次挂果。  在光月山村的梯田上,放眼望去,蜜桃挂满枝头。农民在果园里忙着采摘,一筐筐...

    时间:08-17
  • 确保秋粮稳产 多地抗旱保灌

      央视网消息:眼下距秋粮收获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温干旱会对农作物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为农田“解渴”呢?  湖南衡阳衡南县云集街道的村民李华军今年种有20...

    时间:08-17
  • 【奋斗者·正青春】赵鑫:敢于亮剑 做司法公正的捍卫者

      央视网消息: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基层法院的执行法官,他就是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的赵鑫。让生效判决不是司法“白条”,而是当事人手中实实在在的权益,这考验的不仅是执行法官敢于亮剑的胆识,更是善用法律的智...

    时间:08-17
  • 孙亚夫:中国促进祖国统一的能力和努力都更强了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电 题:孙亚夫:中国促进祖国统一的能力和努力都更强了  作者 路梅 朱贺  本月初,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与警告,执意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海...

    时间:08-17
  • 清华迎来3700余名本科新生:922人为“强基计划”招收

      8月17日,3700余名清华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踏入清风徐徐的清华园,开启一段新的追梦之旅。  澎湃新闻从清华获悉,今年清华录取的3700余名本科新生中,内地学生34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份1000多所中学;港澳台学...

    时间:08-17
  • 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政策如何调整改革?国家民委介绍

      2022年8月17日上午10时,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勇和中央统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与举措。有记者就全国范围内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时间:08-17
  • 各级河长半年巡河近5万次 广西柳州连续两年水质排名全国第一

      中新网柳州8月17日电 (蒙鸣明 梁湘林)记者17日从广西柳州市水利局获悉,柳州市近年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今年上半年该市各级河长累计巡河超过4.8万人次。各项强措施让柳州市在2020...

    时间:08-17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印发通知 坚决遏制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中新网重庆8月17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生态环境局17日对外界公布,该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连晴高温期间环境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压紧压实环境安全防控措施,坚决遏制...

    时间:08-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