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 | 王岳飞:中国茶缘何能成为风靡全球的流行饮品?

2022-08-28 20:25: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8月28日电 题:中国茶缘何能成为风靡全球的流行饮品?

  ——专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

  作者 钱晨菲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

  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中国茶缘何能成为风靡全球的流行饮品?如何成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对相关议题作出解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茶树,使用茶叶的国家。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为何国人喜茶、爱茶?

  王岳飞:茶、咖啡和可可统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其中,茶在地球上存在约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历史。人们发现和利用茶始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迄今5000年至6000年历史。茶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关于茶的记载传说,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生吃药用、熟吃当菜、烹煮饮用、冲泡品饮四个过程。茶叶中含有700多种成分,对人身体健康有益,因而成为不少国人的生活必需品。特别是青海、内蒙古等地,牧民此前缺少新鲜水果蔬菜,喝茶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维生素,故也流传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受到众多文人墨客的追捧,其不仅是物质需求,也是精神需要。唐代,陆羽《茶经》问世,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这部关于茶叶生产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着,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着,使茶文化发展到空前高度,也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

  随着商品经济出现,人们生活条件改善,民众对文化的需求提高,中国茶文化逐步积累,与其相匹配的器皿、瓷器也受到民众喜爱。

  如今,茶文化不仅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也成为人际沟通的纽带,蕴含东方“文明之美”。

市民和游客在重庆市一家有近40年历史的“交通茶馆”里喝茶。中新社记者 周毅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茶在全球茶产业中扮演何种角色?有何特殊性?

  王岳飞:中国具有茶文化自信,中国茶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名茶品类资源,产茶区几乎县县有好茶、乡乡有好茶、村村有好茶,茶叶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1085个县、3000多万名茶农靠“一片叶子”生活富足,茶产业已成为拉动民生的大产业。

  放眼全球,茶叶如今遍布世界五大洲,全球有64个国家种茶,30个国家或地区能稳定出口茶叶,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常年进口茶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喝茶习惯。

  至于中国茶在全球茶产业中扮演着何种角色,可以用“中国茶,冠世界”六个字总结——“冠”主要体现在茶叶产量、茶园面积、茶叶消费总量、茶叶出口总金额等四方面。

  从现有数据看,2020年,世界茶叶产量626.9万吨,中国茶叶产量298.6万吨,居世界第一;世界茶叶总面积7647万亩,中国茶叶总面积4747.5万亩,同样居世界第一。中国的茶叶对世界茶叶生产和消费影响巨大,产量占世界茶叶产量的47.63%,消费量占世界茶叶消费总量的41.68%,出口量占世界茶叶出口的19.14%。

  当下正是中国茶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世界上有近一半人(30多亿人)每天饮用茶叶,全世界一天饮用的茶超过30亿杯。

湖南张家界桑植县的白族村民在云上茶园桑植白茶银杏塔基地采摘白茶。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中新社记者:中国茶为何能顺利出圈,走向世界?

  王岳飞:中国茶叶最早走向世界是在公元5世纪,主要通过丝绸之路陆续传入东亚、南亚、中亚、西亚。

  茶叶能顺利出圈,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丰富的药用价值。茶在中国最早是作药物使用,叫做“茶药”,根据《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本草拾遗》《茶经》等记载,可知唐朝以前,人们就认识到茶有不少功效,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 与甘露”。

  公元7世纪,来中国的日韩僧侣回国时,就以“药用”的名义将茶树带回国,作预防保健之用。日本种茶鼻祖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所言:“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日本建保二年(公元1215年),荣西献上二月茶,治愈了镰仓幕府之征夷大将军源实朝的热病,自此,日本茶风更为盛行。

  15世纪至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国间距离前所未有地缩小,加之茶叶神奇的药用功效进一步传开,荷兰东印度公司凭借航海优势,从澳门装运绿茶到印度尼西亚爪哇,再转运欧洲,开启欧洲饮茶之风。

  英国是欧洲最爱饮茶的国家之一,在王室带动下,饮茶成为贵族追求的时尚,在英国各阶层中流行开来。他们发现茶叶对于提神、解乏、解酒、帮助消化等效果很好,长时间饮用也无任何副作用。中英之间的茶贸易从无到有,并在17世纪至18世纪初逐渐发展,可观的利润让茶叶贸易变得更为活跃。

参观者在2020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暨第21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上品茶。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英国引领了欧洲的浪潮。17世纪末开始,中国茶逐渐风靡世界。当时,中国茶叶出口已超过瓷器和丝绸,约占全国出口货物的90%。

  茶与健康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再次出现高潮。在“回归大自然”的号召下,许多研究者开始从植物中寻求合成药物的替代品。

  日本科学家富田勋(Fujiki M)在1987年最早报道了茶多酚具有抑制人体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引起世界关注。2002年美国《时代》杂志推荐了十大健康食品,其中就有绿茶。

  相关研究驱动了全球茶消费的增长,也让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赢得全世界喜爱。

  中新社记者:“一片叶子”的背后,东西方饮茶习惯有何异同?体现出哪些东西方交融互鉴的身影?

  王岳飞:中国被誉为茶的祖国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东西方文化交融程度越高,中国茶被赋予的作用也越多。从刚出海时成为上流社会的奢侈饮料,到通过“下午茶”文化在西方社会普及,再到如今与奶类、酒类等融合,文化的碰撞让中国茶名扬海外。

  东西方在饮茶方面有很多差异。中国茶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茶类,中国人喝茶讲究“品”,要求色香味俱全,亦讲究文化内涵、所用器皿及意境。西方喝茶形式较为简单,讲究效率、方便,更喜欢袋泡茶、碎茶。

观众被清康熙御制“十二花神杯”的三月桃花杯吸引。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

  茶作为商品流通时,也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国茶文化成为各国茶文化的摇篮,推动了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摩洛哥等国家茶文化的形成。

  以中日为例,两国历史上交流频繁,中国茶文化在日本形成了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唐代、宋代和明末,是中国茶文化向日本传播的重要历史时期。如南宋时期,“点茶”传入日本,形成“抹茶道”。当时,南宋的文人雅士将茶饼碾碎,注水调膏,再一边注入开水一边用茶筅快速搅打茶汤,形成细密的泡沫。随着南宋对外交流的日渐频繁,“点茶”传入了日本,在当地得以保留、继承和发扬光大。“抹茶道”现已成为日本的国粹,引为国宾之礼,誉为日本之最。

  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联合国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就是很好的趋势,可以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的广袤、丰盈、包容,让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与世界沟通联结的方式。当代,以“茶”为桥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依旧意义非凡。(完)

  受访者简介: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新社发 受访者供图

  王岳飞,茶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评茶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湄潭茶叶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 相关阅读
  • 台湾翡翠水库蓄水率跌破6成 主要供应台北用水

      中新网8月29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台湾新山水库严重缺水,台经济部门针对基隆、汐止减压供水,27日实施。主要供应台北用水的翡翠水库,29日早晨蓄水率也创下近来新低,跌破6成。尽管天气预报东北风即将...

    时间:08-29
  • 台当局2023年警察机关预算245亿元新台币 为历年最高

      中新网8月2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针对2023年度台当局总预算案,台“警政署”28日表示,近年预算编列数均有成长,明年度台湾警察机关所需经费约245.3亿元(新台币,下同),为历年最高,另各地方警察机关预算...

    时间:08-29
  • 台湾桃园一夜店凌晨发生聚众滋事纠纷 警方对空鸣6枪驱离

      中新网8月2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桃园某夜店28日凌晨发生聚众滋事纠纷,滋事民众还推挤到场处理警察,警方以警棍制止无效后,对空鸣6枪示警,滋事民众才离去。  桃园市警局中坜分局表示,凌晨4时20...

    时间:08-29
  • 四川:积极应对新一轮强降雨 提前转移11.9万余人

      中新网成都8月29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29日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获悉,“8·27”降雨过程已造成该省绵阳、雅安、巴中等市(州)3.5万余人受灾,四川全省共提前避险转移11.9万余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22年发生...

    时间:08-29
  • 我国首座复合转体桥梁 银百高速蓼子特大桥桥拱顺利合龙

      8月29日,历经8天的转体施工,银百高速重庆城开段重要控制性工程蓼子特大桥完成国内首次单拱肋复合转体。接下来,将进行桥面系列作业。  银百高速重庆城开段蓼子特大桥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蓼子乡,为典型山...

    时间:08-29
  • 浙江投运巨型“充电宝” 最高可存储10万度电

      今天(29日)上午8点58分,浙江省首个大型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在通过72小时全容量试运行后,在浙能集团所属萧山电厂投入运行。该项目第一阶段配置储能容量为50兆瓦/100兆瓦时,最高可存储10万度电,其参与电网A...

    时间:08-29
  • 反“四风”不止步 什么是“吃公函”?主要表现有哪些?

      昨天(8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7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情况,共查处问题5434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8185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626人。  从最新数据来看,今年前7个月,违规吃喝问题在...

    时间:08-29
  • 第五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四类成果发布

      中新网北京8月29日电  第五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日前在京举行。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非洲广播联盟主办,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承办。本届论坛以新愿景、新发展、新合作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

    时间:08-29
  • 新主流新担当,本届中国新媒体大会“技高一筹”

      观潮快评丨新主流新担当,本届中国新媒体大会“技高一筹”  星城长沙,大咖云集;高峰论剑,共迎盛会。  8月30日至31日,2022中国新媒体大会将在湖南长沙举行。大会以“新主流 新征程”为主题,将围绕迎接宣...

    时间:08-29
  • 习近平: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

      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于8月28日至2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大会主题为“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把网络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网络强...

    时间:08-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