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连续7年回升

2022-08-30 22:08: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记者从北京市水务部门获悉,北京市统筹发挥了密云水库水源“调节器”、“稳定器”作用。2021年,成功实施潮白河试验性生态补水,扩大优化地下水回补区域和地表水河网受水范围,实现了北京市境内潮白河干流1998年以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潮白河从长年断流向“有水的河”、“流动的河”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了藏水于地战略,为落实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助力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连续7年回升,特别是今年,地下水同比回升3.71米,储量增加19亿立方米。

  密云水库肩负着保障首都水安全的重要使命,建库以来累计供水411亿立方米,其中向北京市供水297亿立方米,拦蓄大于等于1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洪峰15次,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向好,在防洪、供水、生态涵养等方面取得巨大效益。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杨进怀介绍,两年来,系统治理,努力创建京津冀协同治水典范。北京市高度重视密云水库流域水源保护工作。一方面,京冀携手,与河北省制定实施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共同行动方案,建立了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另一方面,以河长制为统领,编制密云水库流域水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密云水库流域水源保护各项工作,不断发挥密云水库在首都水安全保障中的核心作用。2021年10月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5.79亿立方米,创建库以来最高,2021年4月至今累计向下游生态补水超15亿立方米,促进了地下水源涵养和河湖生态复苏,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杨进怀表示,两年来,充分发挥了密云水库防洪“顶梁柱”作用。密云水库第一溢洪道改建工程新闸已基本建成,白河调节池泄洪闸完成闸门启闭机试运行,北白岩副坝新建砼防渗墙和第二溢洪道泄槽重建正在按计划顺利实施。水务部门科学实施密云水库防洪调度,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作用,累计拦蓄洪水17.95亿立方米,确保了流域防洪安全。

  杨进怀说,两年来,统筹发挥了密云水库水源“调节器”、“稳定器”作用。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北京段停水检修期间,密云水库应急保障供水近6亿立方米,实现不利条件下本地水源与外调水源大流量平稳切换,发挥对全市水资源调度配置的基础性作用。2021年,成功实施潮白河试验性生态补水,扩大优化地下水回补区域和地表水河网受水范围,实现了北京市境内潮白河干流1998年以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潮白河从长年断流向“有水的河”、“流动的河”迈出了重要一步,实现了藏水于地战略,为落实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作出重要贡献,助力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连续7年回升,特别是今年,地下水同比回升3.71米,储量增加19亿立方米。

  两年来,密云水库已成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节点。库区及周边已形成陆地森林—库滨带—水域连续生态空间,因地制宜恢复鸟岛,推进鸟类食源建设,我局建成河湖鸟类AI自动监测站,流域水生态系统状况不断向好。库区、上游主要河道及周边调查到植物250多种,鸟类200多种,鱼类43种,底栖动物55种,浮游植物168种,浮游动物119种,两栖爬行类8种。每年有大批候鸟迁徙中途经停密云水库,鸬鹚、苍鹭、白鹭等候鸟已定居水库,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中华多刺鱼等北京市二级保护鱼类频繁现身。(完)

  • 相关阅读
  • 共建共享文明新风——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新华社天津8月30日电 题:共建共享文明新风——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新华社记者  29日,以“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落下帷幕。与会嘉宾经过深入研...

    时间:08-31
  • 积极开展“银龄行动”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有关报告提出  积极开展“银龄行动”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为  本报北京8月30日电(记者刘华东)截至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预计...

    时间:08-31
  • 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看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看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  新华社记者李恒、田晓航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当前,我国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成效如何?...

    时间:08-31
  • 激扬巾帼之志 绽放夺目光彩——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综述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激扬巾帼之志 绽放夺目光彩——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综述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激扬巾帼之志 绽放夺目光彩——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黄玥、董博婷、张研 ...

    时间:08-31
  • 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诞辰百年 他的生前日记留下哪些“珍贵遗产”

      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诞辰百年,他的生前日记留下哪些“珍贵遗产”  翻看吴孟超院士的日记,犹如细数他的一生,他的生命和手术台连在一起。  “1997年,手术241台”“2003年,手术186台,出差19次,其中出国5次...

    时间:08-31
  • 江西抗旱进行时,农业灌溉水来自哪里?

      新闻1+1丨江西,抗旱进行时  今年,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与其所在的长江流域,正在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场气象干旱。据江西省抚州市气象局监测,从7月1日至8月29日,当地已连续49天高温无降雨。日前,...

    时间:08-31
  • 服贸会10年,见证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从2012年至2019年的京交会,到2020年以来的服贸会  【聚焦服贸会】服贸会10年,见证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   “服务合作促发展 绿色创新迎未来”,步入北京石景山区的首钢园,映入眼帘的是印满服贸会元素的旗...

    时间:08-31
  • “身份门槛”正在被拆除 学历让位于能力的职教启示

      曾经,许多国企、事业单位招录时强调本科及以上学历。如今,“身份门槛”正在被拆除——  【选择职业教育,你还会焦虑吗③】学历让位于能力的职教启示    阅读提示  根据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机关、事业单...

    时间:08-31
  • 我国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时代 深空探测越走越远

      昨天(30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成果,创下五个国际“首次”,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自主“探日”时代。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再到天问探火,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

    时间:08-31
  • “羲和号”探日成果发布 实现多项国际首次

      “羲和号”探日成果发布,实现多项国际首次  相距1.5亿公里,给太阳大气做CT(科技自立自强)    成功在轨运行10个月后,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科学探测和卫星技术成果今天正式公布。...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