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发现更多合作机遇,新中关系历久弥新

2022-09-01 13:3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这十年·他论)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发现更多合作机遇,新中关系历久弥新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题: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发现更多合作机遇,新中关系历久弥新

  中新社记者 肖欣

  “2022年是新西兰和中国建交50周年,我们庆祝两国为推动建立积极广泛的双边关系所取得的成就。新中关系历久弥新。”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发现了更多机遇,可以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

  “过去10年间,双边贸易增长3倍多,尽管面临新冠疫情的挑战,去年的贸易额依然达到370亿新西兰元。”傅恩莱举例说。

  她强调,一直以来,新西兰都坚定地倡导自由贸易,并通过区域组织和国际组织来支持自由贸易的发展。“在世贸组织(WTO)这一具有预见性的架构之下,通过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与中国这样重要的、富有影响力的国家开展贸易,新西兰对这样的机遇表示欢迎。”

资料图为新西兰城市景观。 中新社发 新西兰驻华大使馆 供图

  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间,新西兰与中国共同抓住了“以强大的双边经贸为两国繁荣作出贡献”的机遇。新西兰在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中开创多个“第一”:第一个同中国结束“入世”双边谈判,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第一个同中国启动双边自贸协定谈判并签署自贸协定……“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傅恩莱表示,“正如阿德恩总理所说,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她指出,新西兰—中国双边自贸协定于2008年生效,在两国都取得巨大成功。自贸协定为两国之间更广泛的、互惠互利的经贸关系奠定基础。过去10年间,双边贸易增长3倍多,贸易状况相对平衡。

  新中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于今年4月7日正式生效实施,再度为双边关系“添砖加瓦”。在傅恩莱看来,两国双边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签署和生效“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新中经济关系”,“翻开了两国建交50周年的新篇章”。

资料图为新西兰自然风光。 中新社发 新西兰驻华大使馆 供图

  她指出,在原版自贸协定项下,98%的新西兰出口产品、100%的中国出口产品已经实现“零关税”,不过,在过去10年间,贸易迅速发展,出现一些新事物,在原版自贸协定达成之时,未能将这些新事物纳入其中。《升级议定书》除在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方面做出改进外,还通过简化手续、缩短时间、降低企业成本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两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在升级版协定项下,双方还承诺在新的领域展开合作,包括电子商务、环境保护、竞争政策等。

  “对新西兰来说,此次协定升级是我们为推动疫情后经济复苏而开展的系列工作的一部分。对于新西兰这样一个依赖贸易的小型经济体而言,与贸易架构和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相关的承诺非常重要,在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多个经济体承压的大环境下尤为如此。”傅恩莱说。

  据傅恩莱介绍,在双边自贸协定及其升级版框架下,两国建立自贸区联委会等正式机制,就持续改善双边贸易方式进行磋商,通过举行不同层级的正式对话,广泛探讨经贸问题。她期待着今年再次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也期待在疫情过后,两国经贸各界再次在线下会面。

  傅恩莱同时指出,新西兰和中国在农业、气候变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也是两国关系的重要支柱。她特别提到两国科学协作保护候鸟的“趣事”说,“每年春季和秋季,斑尾塍鹬、红腹滨鹬等在两国之间迁徙的鸟类让我们相连。在这些鸟类南北迁徙的过程中,中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觅食场所。我们在使馆的社交媒体账号中介绍候鸟的故事,以及两国如何共同努力保护这些勇敢的小鸟飞行家。”

资料图为新西兰驻华大使傅恩莱。 中新社发 新西兰驻华大使馆 供图

  新西兰与中国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上有着差异,对一些问题也持不同看法,如何实现求同存异,摸索出互惠共赢的相处之道?从外交官的专业角度,傅恩莱给出的答案是,“我们以建设性、专业性和常态化的方式解决问题。”她相信,“我们将继续寻求在共同利益领域进行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尽管面临着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新西兰仍有大量机会在共同利益领域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从个人经历的角度,她更强调,“长久以来,两国关系的核心之处,便是人与人的交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傅恩莱刚刚大学毕业,依照新西兰大学毕业生海外体验的传统,她“很想去海外体验一番”,尤其是东方。“我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充满好奇”,傅恩莱回忆说,“我曾在1985年到1986年间在古城西安授课,这段经历让我对中国有了一些了解,自此我对中国也越发感到好奇。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一项政府间奖学金,先是在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之后又到北京大学继续深造汉语和法律。”

  回顾留学经历和自此开启的与中国近40年的“缘分”,傅恩莱认为,“尽管语言和文化不尽相同,但交流让我们了解到彼此的共性,为我们从不同角度看世界提供绝佳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很多终身难忘的友谊”。

  她告诉记者,“从19世纪有来自中国的先驱者到新西兰定居以来,在新西兰的华人群体已接近25万人,支撑着蒸蒸日上的人文交流。回望新中交往的历史,像路易·艾黎这样的故事时刻提醒着我们,两国外交关系的基石是什么?是人。我们有一句毛利谚语:这世界上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是人,是人,还是人。”

  “今天,我们铭记这些故事,延续他们的精神。”傅恩莱说。(完)

  • 相关阅读
  • 2022海峡两岸农业论坛举行 促两岸农业发展

      中新网潍坊9月1日电 (吕妍)以“促进乡村振兴·携手共同富裕”为主题的2022海峡两岸农业论坛9月1日在潍坊举行,抢抓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积极促进两岸在现代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领域实现互利...

    时间:09-01
  • 台湾青年:大陆发展机遇多 爱拼定会赢

      中新网聊城9月1日电 (记者 李欣)“大陆市场大、机遇多,只要踏实努力,爱拼一定会赢。”在大陆求学近10年的台湾青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关专业博士许晋铭1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两岸青年的交流不会...

    时间:09-01
  • “江湖”生态修复显成效 湖南构建长江腹地生态屏障

      中新网长沙9月1日电 (记者 鲁毅)洞庭湖上,一派麋鹿嬉戏、江豚腾跃的大湖气象;千里湘江,一江碧水,重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自然景象。9月1日在长沙举行的湖南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

    时间:09-01
  • 巴方感谢中国提供抗洪救灾援助物资 外交部:将根据巴方需要进一步伸出援手

      中新网北京9月1日电 (张素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9月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30日表示,巴方感谢中国为巴提供抗洪救灾援助物资。强降雨在巴基斯坦引发的各类灾...

    时间:09-01
  • 刘建超访问印度尼西亚

      新华社雅加达9月1日电(记者余谦梁 汪奥娜)8月29日至9月1日,中联部部长刘建超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印度尼西亚,分别会见总统佐科,民主斗争党总主席、前总统梅加瓦蒂,大印尼行动党总主席、国防部长普拉博沃,专业集...

    时间:09-01
  • 开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局面——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请介绍...

    时间:09-01
  • 兰新高铁震灾受损区间恢复正常运行条件

      新华社兰州9月1日电(记者李杰)记者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日,因地震灾害受损的兰新高铁“两隧一桥”复旧整治主体工程顺利完工,甘肃、青海两省间的兰新高铁浩门至张掖段恢复正常运行条件。  1月...

    时间:09-01
  • 三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进用水权改革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记者1日从水利部了解到,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用水权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用水权改革工作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到2025年,用水权初始分...

    时间:09-01
  •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今天进行首次出舱活动

      今天,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第一次出舱活动。  15时48分,航天员关闭问天舱段间舱门,随后航天员陈冬、刘洋先后进入舱外航天服,进行出舱前各项准备工作。  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

    时间:09-01
  • (中国这十年)北京达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 成全国首个减量发展超大型城市

      中新网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中共北京市委举行“中国这十年·北京”主题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他介绍,这十年,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万亿元增长到4.0...

    时间:09-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