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教育观察:浙江大学为啥花百万元重金奖励一线教师?

2022-09-09 22:5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9月9日电 题:教育观察:浙江大学为啥花百万元重金奖励一线教师?

  记者 童笑雨

  持续10年68位一线教师获奖,浙江大学重金奖励一线教师已经不算“新”闻。

  9月8日,在第38个教师节前夕,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文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吴飞,被授予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每人获颁奖教金100万元人民币。

  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由浙江大学校友段永平于2011年所设,用于奖励在教育教学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该奖教金设有杰出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奖、教学贡献提名奖三类,分别奖励每人人民币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

  浙江大学重金奖励一线教师,已成为高校重视教书育人使命的一段佳话。有网友评价,“认真讲课的老师该奖”“教书育人才是教育的初衷和使命”。

  但也有人认为,认真讲课是教师分内之事,重金奖励有必要吗?或者,浙江大学为何要以重金奖励一线教师?

  这或许能从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的评选对象中找到答案。据悉,该校表彰对象是功底扎实、业务精湛、教学效果卓优、关爱学生成长的优秀教师。

  重金奖励一线教师,为的是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文军为学生讲解 浙江大学供图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总被形容成无私奉献的蜡烛,照亮别人的同时燃烧自己。长此以往,人们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教师只能谈奉献,不能谈物质。

  教师职业需要情怀,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奖励,而且奖励不仅是口头的。

  此前,“90后”快递小哥李庆恒获浙江省第三届快递职业技能竞赛快递员项目第一名,被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浙江省技术能手”,认定为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90后”石丹因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收获了“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并因此被评定为杭州市C类高层次人才。与C类高层次人才紧密相关的,还有150万元住房补贴以及落户、就医等多项优待。

  快递送得好、理发理得好都能获得奖励,更遑论教书育人?

  此次获得百万元奖励的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方文军,深耕本科教学和学生培养30余年。他教的多是最基础的本科生通识课、实验课,比如《普通化学》,讲台下坐着的都是刚刚跨入校门的大一学生。尽管这门课每周只有3个学时,但方文军多年来坚持每周安排4小时现场答疑,为了让上晚课的同学也能赶得及,他常常等到晚上10点多。

  另一位获奖者吴飞也是勤勤恳恳的“孺子牛”。如今广泛应用于中国国内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的《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教材就是由他主笔,浙江、北京、广东等十多个省市学生所用的信息技术教科书《人工智能初步》也是他撰写的。他还面向中小学生撰写了《走进人工智能》数字科普读物,用150分钟讲解人工智能,网络平台播放量已经超过10万次。

  让教师的待遇与其付出相符,让教师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起码要求,也是促进教育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

  重金奖励一线教师,也是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需要。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吴飞 浙江大学供图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科研成果才是高校的硬实力,是大学排名的重要指标,而在“教书育人”方面做得如何,反倒因为无从评价而显得不那么重要。

  这种倾向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那就是一些高校教书育人的功能被弱化,高等教育质量大面积滑坡,教授忙于课题成为“老板”,有些研究生甚至连导师的面都难得一见。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浙江大学永平奖教金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通过重奖来鼓励教师重视教学工作,让一心扑在教学上的老师重新赢得尊严,让高校重新拾起教书育人的本职。

  实际上,这不仅是对一线教师的尊重和酬谢,也体现了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态度。

  正如吴飞发表的“获奖感言”中说的那样:永平奖教金是对每一位希望生活更有尊严而努力的前行者,以及这些前行者亲人和家庭的最好奖励。(完)

  • 相关阅读
  • 2022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在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陈杭)9日,“2022北京国际民间友好论坛”在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成功举办六届。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市...

    时间:09-10
  • 四川泸定地震已致11余万人受灾 抗震救灾工作仍在进行

      中新网成都9月10日电 (记者 刘忠俊 岳依桐)记者10日从“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当日14时,地震已造成88人死亡(泸定县50人、石棉县38人)、30人失联(泸定县14人、石棉...

    时间:09-10
  • 《视野》杂志全国主题征文大赛:展现众多鲜活师者形象

      中新网兰州9月10日电 (刘玉桃)10日,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何为师者?”《视野》杂志全国主题征文大赛颁奖典礼在兰州举行,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在此次大赛来稿中,展现出众多丰富鲜活的师者形...

    时间:09-10
  • 百年古桂香飘颐和园 新添两处商业空间主打“茶文化”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徐婧)金秋九月,古桂飘香。10日,一年一度的“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在颐和园开展。170盆盆栽桂花挂满枝头,清香四溢,营造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美好意境。  今年中秋节,颐和园...

    时间:09-10
  • 一轮明月映海峡 两岸青年玩飞盘做灯笼共团圆

      中新网杭州9月10日电(郭其钰)两岸青年在穿梭投接跑动中逐渐熟悉,飞盘在空中勾划出一道道靓丽的弧线;在制作灯笼环节,大家巧手飞扬、缠丝绕线,一盏盏玲珑精美的玉兔花灯呈现眼前;一轮明月之下,两岸青年同吃月...

    时间:09-10
  • 第二架“鲲龙”AG600M在珠海首飞成功

      中新网珠海9月10日电 (邓媛雯 刘晓言)10日,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M(1005架)在广东珠海金湾机场完成了首次飞行试验。  当天9时36分,由机长郭勇冠、副驾驶陈明、...

    时间:09-10
  • 聚焦大别山革命老区新貌 河南信阳启动12个网络主题活动

      中新网信阳9月10日电 (记者 李贵刚)9日晚,伴随着“诗词歌赋颂中华”系列活动在河南信阳拉开帷幕,包括“创客在信阳”在内的12项网络主题活动也随之启动,旨在聚焦大别山革命老区新风貌、新成就。  在活动现场...

    时间:09-10
  • 中秋忆旧 台湾作家杨树清盼文学力量跨越两岸天空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中秋忆旧 台湾作家杨树清盼文学力量跨越两岸天空  中新社记者 刘舒凌  身在台湾新北的报导(告)文学作家杨树清,9日一早就忙于为河南一场纪念周梦蝶的中秋诗会录制回忆这位故交的视...

    时间:09-10
  • 从“偷葱”到烤肉:社会发展下台湾中秋习俗的变迁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从“偷葱”到烤肉:社会发展下台湾中秋习俗的变迁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9月10日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在台湾,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人们也格外看重这个“团圆节”。...

    时间:09-10
  • 好老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总书记对教师殷殷关怀寄厚望

      “我的学生今年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说起这个好消息,乡村教师黄俊琼脸上写满了幸福与骄傲。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师范大学,走进“国培”课堂,同正在参加培训的贵州小学骨干语文教师围坐一...

    时间:09-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