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生态环境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2022-09-15 11:23: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5日电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15日在介绍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取得的成效时表示,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优良天数比率去年达到了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中宣部1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有关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从“坚决向污染宣战”,到全面部署“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取得了哪些进展?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下一步还会有哪些重要的举措?

  黄润秋表示,“这些年,我们身边的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随处可见,老百姓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都显著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的调查统计,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超过了90%。”他指出,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三大变化来概括:

  第一,空气质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空气质量指标PM2.5,也就是细颗粒物全国的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进一步降到了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历史性达到了世卫组织第一阶段过渡值。“另外,优良天数比率去年达到了87.5%,比2015年增长了6.3个百分点,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根据美国彭博新闻社的报道,2013年到2020年这7年,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相当于美国《清洁空气法案》启动实施以来30多年的改善幅度。”黄润秋说。

  第二,水环境质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这十年,I—III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提升了23.3个百分点,达到了84.9%,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体基本得到了消除,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第三,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的变化。“这些年我们出台了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性法律《土壤污染防治法》,这是一部很重要的法律。我们开展了全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应该说,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黄润秋指出。

  黄润秋称,“十四五”,党中央明确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我想污染防治攻坚战从‘十三五’的‘坚决打好’到‘十四五’的‘深入打好’,这不仅仅是用词的变化,从内涵上来说,它意味着我们遇到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难度更大、范围更广,要求的标准也更高。所以,‘十四五’我们仍然要坚持保持力度,延展深度,拓展广度,用更高的标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黄润秋表示,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在战略层面上,必须保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略定力,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当下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尽管幅度很大,但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很大的接续奋斗的空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第二,从战术层面上,要坚持精准、依法、科学治污。“我们提出‘五个精准’,就是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我们提出要坚持用法律的武器治理环境污染,用法治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要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要统筹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这方面“五个统筹”很重要。一是要统筹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不仅仅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环境治理向深里走,生态环境质量从源头上、根本上改变的需要。

  二是坚持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因为这两者具有相同的前体物,可以使PM2.5和臭氧协同降低。“这两年我们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2021年PM2.5和臭氧初步实现了协同降低。”

  三是要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一个良好的水体除了有好的水环境质量以外,还应该有好的水生态系统,要有水有草、有草有鱼,“这方面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在水生态的修复和保护方面、生物多样性方面,我们还要努力。”

  四是要统筹城镇和乡村,农村的环境治理仍然是短板和弱项,尤其是农村的面源污染、垃圾污水、黑臭水体等。

  五是要统筹好传统污染物和新污染物,尤其要建立新化学物质风险防控体系。

  第三,在行动层面,已经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谋划了八大标志性战役,现在已经陆续推出。一是在蓝天保卫战方面,将聚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臭氧治理和柴油货车治理三大攻坚战。二是在碧水保卫战方面,将围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重点海域治理以及长江、黄河治理攻坚战。三是在净土保卫战方面,将聚焦农村的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总之,‘十四五’我们将以更大力度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黄润秋说。

  • 相关阅读
  • 中方反对美西方国家滥施非法单边强制措施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9月14日举行与单边强制措施特别报告员对话会。  中国代表发言指出,中方一贯反对以政治、经济、军事或其他手段对他国实施非法单边强制措施,美国及部分西方国家动辄依据国内法采取单...

    时间:09-15
  • 中方:美国冻结的是阿富汗人民的“救命钱”,理应立即全部归还给阿富汗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谢雁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1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此前冻结的阿富汗央行价值35亿美元资产转移至瑞士新设立的“阿富汗基金”。美国副财长阿德耶莫称...

    时间:09-15
  • 总台专访丨哈萨克斯坦专家: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多个领域合作成果丰硕

      阿迪力·卡乌肯诺夫是哈萨克斯坦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曾多年从事中国问题的研究。他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在哈主流媒体《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对中哈两国建交30年来所...

    时间:09-15
  • 中国东盟合作再绘崭新篇章

      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合作再绘崭新篇章  本报记者 邓建胜 庞革平 李 纵 郑 壹  核心阅读  近年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

    时间:09-15
  • 外交部:呼吁美方尽快全面解除对阿富汗央行资产冻结和单边制裁

      在今天(15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14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此前冻结的阿富汗央行价值35亿美元资产转移至瑞士新设立的“阿富汗基金”。美国副财长阿德耶莫称,除非阿央行能确保不受政治干预,否...

    时间:09-15
  • 习言道|“撒马尔罕峰会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习近平曾多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深刻阐述“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时间:09-15
  • @各位战友,这堂课我们一起听!

    距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还有 1 天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战友们一定都不陌生可这其中的故事你又了解多少?14日—17日任意时间进入直播间听一个个战斗故事走进一位位志愿军战士的烽火人生......崇尚英雄才会...

    时间:09-15
  • 有图未必有真相——8月辟谣榜综述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对8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网络谣言趁“暑”而入,伴随着突发公共事件产生,与持续高温天气、自然灾害、局部疫情相关联,社会关注度较高。如“上海...

    时间:09-15
  • 打击网络谣言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8月辟谣榜

      打击网络谣言 共建清朗家园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8月辟谣榜                      监制:荆克  监审:董晓  编辑:周文婧  校对:贾玉韬...

    时间:09-15
  • 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稳经济?中国实践提供中国方案

      中新网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如何发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力量,通过科技创新来稳经济、促发展备受关注。  来自中国科技部的消息说,该部出台一系列...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