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英雄归来 山河永念——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侧记

2022-09-17 21:16:20

来源:新华网

  英雄归来 山河永念——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侧记

  新华社沈阳9月17日电 题:英雄归来 山河永念——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侧记

  新华社记者汪伟、米思源、赵洪南

  9月17日上午,第九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

  90岁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维波特意穿上他珍爱的旧军装,胸标上“中国人民志愿军”7个繁体黑字清晰可见。戴上各式军功章与纪念章,李维波前往陵园,送别昨天“归国”的战友。

  在女儿和工作人员陪同下,李维波来到烈士安葬仪式现场。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苍松低吟,翠柏如肃。一场秋雨后,“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题字更显遒劲。

  举行仪式的陵园下沉式纪念广场中央,环形烈士英名墙下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寄托着人们的深切哀思。

  广场周围,礼兵和持枪卫兵挺拔伫立。为了今天的仪式,他们已经苦练了一个半月。

  10时许,《思念曲》奏响,仪式正式开始。

  88名礼兵护送着志愿军烈士棺椁,缓缓步入现场。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唱毕,人们垂首默哀,现场庄严肃穆。

  全体人员向志愿军烈士三鞠躬,士兵们鸣枪12响向先烈致以崇高敬意。

  随着《思念曲》再起,礼兵抬起烈士棺椁,绕场半周,缓步送入安葬地宫。全场人员行注目礼,默默送别英雄最后一程。

  88位为国而战的志愿军英烈,今天终于在祖国的怀抱中得以安息。他们的战友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也都长眠于此。

  此刻,无数中国民众通过网络和电视,见证这一庄严的时刻,纷纷向英烈表达敬意。

  乐声低回,萦绕在陵园上空,人们排起长队,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

  戴着红领巾的学生搀扶着志愿军老战士走在前面,每个人白色口罩上都印着一面小国旗。志愿军烈士的棺椁上同样覆盖着五星红旗,一颗颗源自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种子已经播撒在少先队员的心田。

  广场一角,抗美援朝烈士林成有的遗腹子林福军倾诉着对父亲的想念。他常常会想,或许父亲已经回到祖国,就是他们其中一个,“我很自豪,我的父亲是一个英雄,他是为祖国,为人民而牺牲的。”

  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与亲属“相认”,既是烈士亲属的心愿,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2019年起,退役军人事务部等部门启动帮助烈士寻找亲人活动,目前,已有10名烈士成功“找到”了亲人。

  吴奎俤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一大早,82岁的吴奎俤就守在电视机旁,静静地观看着安葬仪式现场直播。他的哥哥,烈士吴雄奎是2020年第七批归国在韩志愿军烈士之一,在2021年最终通过了与他的DNA比对。

  “我们太幸运了,盼望哥哥几十年,终于找到了。”吴奎俤说,祖国没有忘记这些烈士,寻亲活动也一直在延续,希望越来越多的烈士能找到亲人。

  截至目前,退役军人事务部已完成迎回的前8批8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DNA检材提取和鉴定工作。随着第九批烈士遗骸回国,帮助烈士寻找亲人活动还将继续。

  • 相关阅读
  • “紫东太初”首次实现“以图生音”和“以音生图”

      “紫东太初”首次实现“以图生音”和“以音生图” AI从“一专一能”迈向“多专多能”   ◎实习记者 李诏宇  “紫东太初”是全球首个图、文、音三模态大模型,开创性地实现了图像、文本、语音三模态数据间的...

    时间:09-19
  • 创新DNA存储算法 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赵 晖  记者9月1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10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

    时间:09-19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一定要强调科学仪器的重要性

    【院士访谈】  ◎本报记者 代小佩  编者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创新引擎正驱动中国巨轮驶向更美好的未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

    时间:09-19
  • 我研究人员首创用微波直接驱动机器人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延斌 通讯员隗海燕)不需要携带任何电器件,可以灵活地工作在其他驱动方式尚不能胜任的某些特殊场合(比如封闭、非透明结构体内部),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机器人研究...

    时间:09-19
  • 3分钟内充满电!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或改变行业格局

      新固态锂金属电池3分钟充满电 寿命可达20年 或改变电动汽车行业格局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有望实现3分钟内完全充电,并且可持续使...

    时间:09-19
  • 超越“阿尔法折叠” 人工智能“自己”定制新蛋白质

      科技日报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张梦然)在过去两年中,机器学习彻底改变了蛋白质结构预测。现在,《科学》杂志上的3篇论文描述了蛋白质设计方面的革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机器学习可比以前更准确...

    时间:09-19
  • 穿汉服泛舟游园 台湾青年立体式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中新社北京9月18日电 题:穿汉服泛舟游园 台湾青年立体式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作者 朱贺  “在古色古香的颐和园穿上汉服,聆听专业讲解,更觉这身服装承载了深厚文化底蕴。”18日,身穿明代服饰的台湾青年徐...

    时间:09-19
  • “如果我死了,照顾好我的老娘......”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华民族开启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此后,为了保护我们的祖国中国军人不畏流血、不畏牺牲用血肉之躯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建立了一座座丰碑铭记历史,传承英烈精神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历史...

    时间:09-18
  • 跟着习主席看世界|数读习主席的上合讲话

      联播+ 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路虽远,行则将至。”在讲话中,习...

    时间:09-18
  • 《天津指南》成为世卫组织生命科学全球指导框架高级别原则

      中新社天津9月18日电 (孙玲玲 焦德芳)日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负责任地使用生命科学的全球指导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由天津大学牵头的《生物安全科学家行为准则天津指南》(以下简称《天津指南》)作为中国提...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