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双一流”高校纪委书记调整继续:徐国正履新华南理工大学

2022-09-18 07:21:40

来源:澎湃新闻

  又有一所“双一流”高校纪委书记出现调整。

  澎湃新闻记者9月17日查询发现,华南理工大学“学校领导”栏目更新信息显示,原任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的徐国正已经于9月调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公开简历显示,徐国正,男,汉族,1970年11月生,湖南省东安县人,199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研究员。1995年6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辅导员,学生工作部教育管理岗位负责人,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学生工作部部长兼武装部部长等职。

  2017年7月,徐国正任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2年9月调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0年进入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

  根据澎湃新闻此前梳理报道,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新任纪委书记也已于近期公开亮相。

  9月3日,澎湃新闻查询清华大学官网发现,原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的赵罡已于今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内部巡视工作。

  出生于1972年1月的赵罡此前长期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建办主任、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处处长、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党政办公室主任、发展规划部(处)部(处)长兼事业规划处处长、校长助理,于2019年3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浙江大学官网日前更新后显示,原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的黄翔峰已于今年8月起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出生于1974年1月的黄翔峰此前长期在同济大学工作,曾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其间挂职井冈山大学校长助理)、学院党委书记,同济大学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党委组织部部长等职,于2018年7月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委,2020年12月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另据长江日报报道,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官网获悉,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徐业勤已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分管纪检监察机构、党委巡视工作办公室。

  出生于1970年9月的徐业勤此前长期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武汉大学工作,曾任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党委书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等职,于2019年1月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2020年12月任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兼新闻中心主任。

  西北工业大学官网近日更新显示,原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的吕卫东现已出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官方简历显示,吕卫东,男,汉族,1968年12月生,河北玉田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90年7月参加工作,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毕业。吕卫东此前长期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于2014年7月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从上述官方简历来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五名新任纪委书记均来自交流任职。

  • 相关阅读
  • 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

    时间:09-19
  • 走进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好地表资源环境的“全科医生”  走进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名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及海...

    时间:09-19
  • 中国医疗乘5G东风 掀起线上问诊热

      中新社长沙9月19日电 题:中国医疗乘5G东风 掀起线上问诊热  作者 张雪盈  在结束线上问诊后,唐三元会手动将患者信息录入后台,再由系统按患病类型、问诊次数等自动归类,以此完成对患者的后续健康管理。 ...

    时间:09-19
  • 稳就业保就业专家谈:当前青年就业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

      ●观点  在长期就业结构性矛盾和短期需求冲击叠加的双重压力下,当前的青年就业问题更加严峻和复杂,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直面挑战,找准促进青年就业的发力点。  当前我国稳就业的关键点之一是解决好青年就业问...

    时间:09-19
  • AI帮忙“改稿子” 给科技出版增添价值

    科技日报讯 (记者操秀英)记者9月15日从施普林格·自然获悉,继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图书等应用之后,施普林格·自然投资并通过Research Square公司旗下的美国期刊专家开发了一款基于AI的语言润色工具,旨在为科技出版...

    时间:09-19
  • “紫东太初”首次实现“以图生音”和“以音生图”

      “紫东太初”首次实现“以图生音”和“以音生图” AI从“一专一能”迈向“多专多能”   ◎实习记者 李诏宇  “紫东太初”是全球首个图、文、音三模态大模型,开创性地实现了图像、文本、语音三模态数据间的...

    时间:09-19
  • 创新DNA存储算法 让敦煌壁画再“活”两万年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赵 晖  记者9月16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合成生物学团队创新DNA存储算法,将10幅精选敦煌壁画存入DNA中,通过加速老化实验验证,壁画信息在实验室常温下可保存千年,在9.4℃下可保存两...

    时间:09-19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一定要强调科学仪器的重要性

    【院士访谈】  ◎本报记者 代小佩  编者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创新引擎正驱动中国巨轮驶向更美好的未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

    时间:09-19
  • 我研究人员首创用微波直接驱动机器人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延斌 通讯员隗海燕)不需要携带任何电器件,可以灵活地工作在其他驱动方式尚不能胜任的某些特殊场合(比如封闭、非透明结构体内部),这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机器人研究...

    时间:09-19
  • 3分钟内充满电!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或改变行业格局

      新固态锂金属电池3分钟充满电 寿命可达20年 或改变电动汽车行业格局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有望实现3分钟内完全充电,并且可持续使...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