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英雄回家丨从总书记这封回信中了解“最可爱的人”

2022-09-18 09:30:52

来源:央视网

  天天学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为保家卫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回信中这样写道。

  一封书信让我们重新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时间回拨到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纠集“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此后,侵朝美军越过“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直接威胁到新中国的国家安全。在这危急关头,中国党和政府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决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开始了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

  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其中,长津湖战役尤为惨烈。长津湖周围崇山林立、渺无人烟,是朝鲜北部的苦寒之地。在零下40摄氏度的天气里,志愿军战士们身着薄棉衣,擎霜卧雪,埋伏于山地和丛林以待敌军,宁愿冻死也决不暴露目标,很多战士在寒冬里被冻成了“冰雕”。他们的姿势依旧保持着生前的战斗姿势。这就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冰雕连”,他们不仅让敌军敬畏,他们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的老战士周全弟便是“冰雕连”的一员,他在长津湖战役中失去了双腿和双前臂。每忆及此,这位曾在冰天雪地里埋伏了三天三夜的老兵总是难掩激动:“我们不怕苦不怕死,就怕完不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志愿军战士们凭借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这场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转折点。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还有无数像“冰雕连”一样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战场上,杨根思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在弹药耗尽的危急关头,抱起炸药包冲向敌军,与敌人同归于尽;黄继光挺身而出,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用生命换取胜利;邱少云在潜伏任务中,为了不暴露目标,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

  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这些最可爱的人,铸就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时空流转,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精神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时至今日,人民军队依旧从中汲取力量。汶川地震时,空降兵十五勇士在极端恶劣条件下,不计生死进行盲跳;新冠疫情来临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奔赴“火神山”,铿锵有力地说出“誓死不退”;“7·20”郑州水灾时,人民子弟兵逆流而上,爆破泄洪,一幕幕冲锋破浪犹在眼前;泸定地震后,武警部队连夜作战,徒手攀绳过河,为群众搭起生命之桥……

  ——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有幸生活在和平年代,更要时刻铭记那一段可歌可泣的艰难岁月,牢记当年为和平牺牲的前辈英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艰难困苦一步步走向胜利辉煌,靠的正是千千万万个英雄抛头颅、洒热血,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

  今天,我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的嘱托:“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让我们缅怀最可爱的人,致敬先烈,弘扬英雄精神!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王卓婕

  校 对丨刘禛 宋春燕 李英卓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 相关阅读
  •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领航中国)

      本报记者  野生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青头潜鸭在这里安家,白洋淀的生态让人放心了。”  8月25日,顶着烈日,乘着小船,雄安新区安新县爱鸟护鸟志愿者韩战桥来到一处鸟类栖息地外围,探着身子...

    时间:09-19
  • 台湾6.9级强震已致1死142伤 花莲2座桥断裂、3栋楼房倒塌

      海外网9月19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8日14时44分,台湾花莲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台湾“联合新闻网”19日援引台灾害应变中心最新数据报道称,截至18日晚11时,地震造成1人死亡、142人受伤。...

    时间:09-19
  • 月球嫦娥石发现记:破译,十四万分之一的可能

      每个亮如星辰的成就瞬间,背后都是长年累月的默默无闻   月球嫦娥石发现记  9月9日,北京阜成路甲8号,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原子能机构所在地。  还有一天,就是中秋佳节了,这里向外界宣布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

    时间:09-19
  • “高冷”知识更有趣、科普视频有看点 线上“充电”长本领

      “高冷”知识更有趣,科普视频有看点   线上“充电”长本领(网上中国)  海外网 李雪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19日 第 08 版)  打开“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点击“漫游科技馆”,可以看到全国...

    时间:09-19
  • 共同创造亚欧大陆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19日 第 03 版)  9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

    时间:09-19
  • 推进泥沙治理 开展科学调度 黄河实现连续二十三年不断流

      推进泥沙治理 开展科学调度   黄河实现连续二十三年不断流(一线调研)  本报记者 王 浩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19日 第 14 版)  核心阅读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时间:09-19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月纳税额逾亿元的高楼大厦数以千计,年专利申请量超百件的创新工厂比比皆是,这里是长三角,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中国1/4的经济总量,是...

    时间:09-19
  • 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成就综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

    时间:09-19
  • 走进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好地表资源环境的“全科医生”  走进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名片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地球系统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及海...

    时间:09-19
  • 中国医疗乘5G东风 掀起线上问诊热

      中新社长沙9月19日电 题:中国医疗乘5G东风 掀起线上问诊热  作者 张雪盈  在结束线上问诊后,唐三元会手动将患者信息录入后台,再由系统按患病类型、问诊次数等自动归类,以此完成对患者的后续健康管理。 ...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