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高冷”知识更有趣、科普视频有看点 线上“充电”长本领

2022-09-19 05:54:2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高冷”知识更有趣,科普视频有看点

  线上“充电”长本领(网上中国)

  海外网 李雪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19日 第 08 版)

  打开“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站,点击“漫游科技馆”,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及优质展览,所有展馆资源都以VR(虚拟现实)全景模式进行展示。选择感兴趣的场馆,只需动动手指、拖动鼠标,便可“漫步”其中……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让科普在线“火起来”。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为知识传播助力,成为年轻一代学知识、长本领的重要“充电”途径。

  内容接地气

  如何让知识解析变得好玩?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抖音平台上,“模型师老原儿”原名宁原,拥有967万粉丝,为了做好短视频科普,他制作了一系列科普模型,这是他视频作品的最大亮点。内容准确是科普短视频的核心,宁原花费大量时间查资料、做实验、找权威信源,只为确保内容无误。比如为了展现“双叉犀金龟如何把猎物挑飞”,他特地从国外购买超高清昆虫视频,在家看了一遍又一遍,专门研究双叉犀金龟的动作。

  “让抽象的科学接地气”“让更多人知道科普和生活密切相关”是宁原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相比传统的科学讲解,他擅长通过手工制作的逼真模型来呈现科学原理,更喜欢“用实物,给镜头,让观众清晰地感知细节”。宁原制作的短视频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包括山火为何复燃、小龙虾的生理构造、蚊子为啥叮你等主题。“科普视频做得过于高深晦涩,就达不到科普的效果,失去意义。既能让小学生看懂,也能让成年人感到有趣,这才是成功的科普视频。”在宁原看来,做科普视频的最大难点不在“科”,而在“普”,即如何最大程度地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普及给广大受众。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短视频的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的刚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说,“随着用户需求不断迭代和升级,‘视频+’已经成为常态,视频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元。过去我们对短视频的需求更多是有趣好玩,而现在,有用甚至是有营养也变得很重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公布《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人们过去依赖教育培训机构的功能,现在的知识传播、科普知识则更易得、更多元。”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说,随着新信息平台更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空间,知识的更新迭代也越来越快速,信息平台应该想方设法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

  知识随手搜

  如何让有益内容更丰富?多家平台纷纷拿出实招。从基础学科到高端装备制造业,从能源战略再到载人航天,科学名师在线分享尖端科技知识和最新进展……抖音项目负责人王蕾介绍,抖音和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日前联合推出《院士开讲》第二季,邀请院士分享尖端科技知识,内容累计播放量已超1.3亿人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传播的知识和内容非常生动真实,看起来也方便,用短视频进行传播和普及科学是非常好的形式。”地质学专家刘嘉麒院士说,“通过短视频做一次讲座,能够使很多人听到这个知识,点击量能达到五六百万。过去就是通过黑板、教室这种讲课的形式,受众很有限,而通过短视频,传播的规模更大、效果更好。”

  “快手新知播”直播活动推出了《开聊吧,经济学家》《心灵解忧所》等覆盖多领域的内容,通过直播场景的互动性、社交性与沉浸性,为用户提供获取知识的渠道。快手相关负责人介绍,夏季17至19时最受欢迎的知识内容是烹饪教学,说明大家都喜欢在晚餐前学习如何做菜;而21至23时,乐器相关内容被更多观看,在睡前时间,这既是学习,也是放松。即用即搜即学的“插件式学习”已成为用户的日常。

  “短视频和直播正构成科普传播的新潮流。”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编辑出版学系副教授白晓晴认为,短视频和直播给科普传播生态带来重要力量。科普内容借视听化语言,可通过凝练观点和通俗表达,以图文动画演绎科普内容,增强科普视频的艺术性与观赏性。另一方面,知识类短视频可以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让科学跑赢谣言

  信息化快速发展,给公众带来很多正面知识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网络科普谣言或虚假信息,为相关科普工作带来挑战。陈昌凤认为,网络平台有很多有益于人们的知识,也难免有一些虚假甚至有害的信息,这就需要政府、平台、公益组织和用户等多方合力、共同治理。

  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表示,中国科协联合国家网信办等上线运行了科学辟谣平台,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组织科学家及时开展辟谣活动,让谣言止于智者,让科学跑赢谣言,形成了“捕捉线索—及时辟谣—正向传播”的工作机制。截至今年7月,科学辟谣专家库总人数已经达到1607人,辟谣库累计收集谣言达到11464条,发布辟谣作品3911个,总用户数量已经达到756万,累计传播量和话题量超过73.2亿次。据悉,中国科协还将持续推进科学辟谣平台建设,积极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辟谣工作的积极性,加强与社会团体、媒体平台合作,继续完善建立识谣辨谣、分析研判机制。

  专家提出,各类新媒体平台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科普作品等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审核。据悉,抖音平台正加大对优质内容的扶持,同时也加强平台治理。针对不实信息,平台采取预警、分析、验真、标记、辟谣、拦截等步骤来清理。

  也有网友担忧过于碎片化的视频学习会影响知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白晓晴表示,短视频学习虽然无法保障知识的系统性,但其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和灵活即时的观看体验能够调动大众的兴趣与热情,成为关注科学、深度学习的入口。科普短视频应充分整合资源与渠道,在内容上保障准确性,将视频以多平台、多频次、多时长、多版本的方式进行传播,构建系统化的科学短视频体系,同时推动兴趣导向的碎片化传播。

  • 相关阅读
  • 焦点访谈丨弘扬“上海精神”·共建美好家园

      2022年9月14日至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应邀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出访,也是党...

    时间:09-19
  • 这些国之重器孵化出哪些产业“金蛋”?

      新华社合肥9月18日电稳态强磁场技术助力研发抗癌新药,“人造太阳”光学技术衍生新型安检设备,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力”……  记者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合肥主会场采访了...

    时间:09-19
  • 花莲地震 台湾148家学校灾损估逾2267万元新台币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18日14时44分台湾花莲县发生6.9级地震。台湾教育部门校安中心19日发布最新公布统计,各级学校累计148所学校出现灾损,初估超过2267万元(新台币,下同),台东县损失939万元...

    时间:09-19
  • 教育部: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学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记者今天(19日)从教育部获悉,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和汛情旱情叠加等影响,部分家庭遭遇生活困难。为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安心就学,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季学...

    时间:09-19
  • 加大相互支持 拓展安全合作——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

      加大相互支持 拓展安全合作(和音)  ——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②  面对风云激荡的国际形势,上合组织成员国加大相互支持,拓展安全合作,必将为处在十字路口的国际地区形势带来更多稳定因素,为世界和平与...

    时间:09-19
  • 共建“一带一路”为区域合作添动力

      9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继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各方对此予以积极响应,一致认为共建...

    时间:09-19
  • 自然资源部:采取了四项主要举措推进节约用地

      9月19日上午10时,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  ...

    时间:09-19
  • 物流畅通助力东盟水果进入中国市场

      榴莲、青芒、山竹、菠萝蜜……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广西南宁,一年四季都有东盟国家的新鲜水果热销。  随着物流的不断畅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东盟的水果运往中国有多种物流方案选择,除了公路和...

    时间:09-19
  • 台商大陆瞄准“纸上文创”:乐为两岸交流合作搭桥

      中新网南京9月19日电 题:台商大陆瞄准“纸上文创”:乐为两岸交流合作搭桥  作者 徐珊珊  “希望能在文化、音乐等方面,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台商、南京溧水无想水镇纸爱玩...

    时间:09-19
  • 台媒刊文:不满蔡英文 民进党明争暗斗

      中新网9月19日电 台湾《联合报》19日刊登台湾淡江大学荣誉教授陈一新撰写的评论文章《不满蔡英文 民进党明争暗斗》,直指民进党内部对蔡英文的种种不满。  文章摘编如下:  最近,民进党创党大老纷纷挺身而出...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