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这些国之重器孵化出哪些产业“金蛋”?

2022-09-19 13:55:0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合肥9月18日电稳态强磁场技术助力研发抗癌新药,“人造太阳”光学技术衍生新型安检设备,同步辐射光源帮助提升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力”……

  记者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合肥主会场采访了解到,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科学装置正加速催生应用成果。

  强磁场助力研发抗癌药

  “相当于地球磁场90多万倍!”今年8月,我国稳态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新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朝辉说,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8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研究员团队针对淋巴瘤、乳腺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新药研发取得进展,3款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申报阶段。

  “核磁技术对解析药物结构、筛选药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刘青松说,对于化学合成的小分子,在磁场下可以清晰地确认其结构。“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做出来的是什么,然后才能投入实验。”

  2015年,刘青松团队创立了合肥中科普瑞升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据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文超介绍,公司运用原代细胞培养技术,累计为4000多位肿瘤患者提供精准用药服务,为两百多家企业研制新药提供评价筛选服务。

  “人造太阳”衍生“透视眼”

  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科研工作者已经转化出了多项现时可用技术。

  2019年8月,一群来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基于“人造太阳”装置上高精度的太赫兹激光偏振干涉仪监测技术,成立了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我国‘人造太阳’的高功率稳态运行时间处于国际领先,因此我们的太赫兹光学技术起点就在国际前沿。”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已成功研制了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太赫兹激光透射成像系统、太赫兹数字CT等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已拿到首批市场订单。

  大科学装置“下蛋”加速

  “大科学装置是先进技术的工程集成,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既具有先进性,也具有工程可实施性,产业化落地有望产生引领市场的产品。”9月17日,在全国“双创周”合肥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产业峰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党委书记、副主任李良彬说。

  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被称作“前沿科研的眼睛”,我国第一台自主建设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合肥光源服务于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众多前沿科研领域。

  依托同步辐射光源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近年来联合企业组建安徽省先进功能高分子薄膜工程实验室,致力于研发制约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产业发展的高分子膜,其中动力锂电池隔膜成果可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

  “高分子加工是一个多外场、远离平衡条件下多尺度结构快速演化的过程,同步辐射光源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清楚。”李良彬说,他们还孵化成立了安徽皖维先进功能膜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偏光膜产品已经进入新型显示终端市场。

  据记者了解,在17日举行的合肥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产业峰会上,激光扫描式眼底相机、曲率玻璃智能生成线、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部件等12个项目现场签约,同时线上发布59项转化交易成功项目,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82.2亿元。(记者徐海涛、刘美子、朱青、王菲)

  • 相关阅读
  • 京台共话节能减碳 冀两岸企业携手合作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朱贺 刘玥晴)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专题论坛之两岸产业减碳合作研讨会19日以视频连线形式在北京和台北同步举行。与会嘉宾表示,节能减碳是两岸共同努力的方向,双方存广阔合作空间。  两岸...

    时间:09-19
  • “中菲合作成果图片展”走进菲律宾旅游城市碧瑶

      中新社马尼拉9月19日电 “中菲合作成果图片展”19日在菲律宾碧瑶SM商场揭幕。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公使衔参赞王玉磊、中国驻拉瓦格领事馆代馆长孙卫东、碧瑶市市长马加龙、碧瑶市议员代表、菲华商会碧瑶分会理事...

    时间:09-19
  • 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举行 聚焦两岸创新与合作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电 (刘玥晴)第25届京台科技论坛于19日在北京和台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举行。与会两岸嘉宾围绕“探索新路径、融入新发展、共享新成果”这一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中共中央台办、...

    时间:09-19
  • 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19日电 (苟继鹏)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19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主题为“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来”,由商务部、外交部、中国贸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  本届博览会...

    时间:09-19
  • 只此青绿倾情守护——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走访

      新华社呼和浩特9月19日电 题:只此青绿倾情守护——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走访  新华社记者张晟、王雪冰  一场秋雨过后,内蒙古阿拉善境内的贺兰山山间云雾缥缈。站在贺兰山上放眼望去,满目葱茏。穿行山林...

    时间:09-19
  • 奋斗者 正青春|邹路遥:瞄准镜中书写热血青春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奋斗者,正青春》,今天(19日)走近特警狙击手邹路遥用“弹无虚发”来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故事。  邹路遥,1983年生,现任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特种警察支队五大队大队长。从警十多年,作为特警...

    时间:09-19
  • 英雄回家|为烈士画像:穿越时空的“相见”

    先烈们从这里走出,用热血换来民族之崛起;学子们在这里挥笔,用思念将先烈永远留住。王启月与李家发均为芜湖南陵人,70年前,两人一同奔赴朝鲜战场,李家发用胸膛挡住了敌人猛烈的炮火,献出年仅19岁的生命。多年过...

    时间:09-19
  • 农业农村部部署进一步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全国秋粮大规模收获将于9月下旬陆续展开。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高质量高效率组织做好今年秋收、秋种、秋整地机械化生产工作,努力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

    时间:09-19
  • 浙江发现全球新物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中新网杭州9月19日电 (钱晨菲 朱智翔 唐毓蔚)19日,记者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近日,该省舟山市普陀区完成2021年至2022年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确认发现全球新记录种“普陀条孢牛肝菌”。  据悉,该新物种...

    时间:09-19
  • 镜头里的十年·奔向美好丨杨浦滨江“变身”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新华社记者深入基层,用...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