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巡天守护三十年:“生命之塔”助中国航天行稳致远

2022-09-21 20:43: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安9月21日电 (杨英琦)202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已三十周年。三十年来,历经上万个日夜和数百次的试验,中国航天员的“生命之塔”——火箭的逃逸救生系统,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四号的全部发射任务。

  “生命之塔”的从无到有

  逃逸塔位于火箭顶端,形似避雷针。据了解,火箭上的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具有瞬间产生巨大推力的特点,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它就会立即点火工作,第一时间帮助航天员脱离险境,它也因此被誉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

图为逃逸塔转运现场。 航天科技四院供图

  逃逸救生系统作用重要、性能特殊、技术复杂。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四院)承担了其固体发动机的研制任务。经过选型、论证、研制、试验,在当时设备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航天科技四院的机加工人历时一年,用镗床、铣床一刀一刀“抠”出来了一套产品。1995年4月19日,逃逸救生系统的主逃逸发动机,第一次矗立在秦岭深处的试车台上。

  然而,点火后不到1秒钟,高燃速火焰瞬间将前置喷管的弯管部分全部烧穿,试车遇到的挫折并未让研制团队气馁,他们重新“起航”,从设计、材料、工艺等方面反复研究,找到了新的绝热材料和成型工艺,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关。终于,同年的8月13日,改进后的发动机成功经受了地面热试车的考核。

  “巡天”路上的攻关与发展

  1998年10月19日,在震天动地的轰响声中,逃逸塔带着飞船腾空而起,随着飞船返回舱与逃逸塔分离,降落伞打开,由航天科技四院研制的四种型号10台发动机均按指令通过考核,试验圆满成功。

  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副总设计师李洞春告诉记者,逃逸救生系统要在火箭发射有意外发生时确保航天员瞬间逃生、安全返回;如无意外,火箭发射120秒后它必须准确脱离箭体,为后续飞行创造条件。“因肩负双重使命,无论火箭发射成功与否,逃逸救生系统都必须成功,不能失败。”

  “我们的工作事关航天员的生命,要慎重,再慎重……”如此想法成了李洞春工作中的“执念”。他表示,在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逃逸救生系统是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分系统,哪怕有一丁点问题都坚决不能使用。

  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着神舟十三号,护送三位航天员飞向中国空间站核心舱。试验大厅一角,第五次参加载人航天发射任务的李洞春默默注视着大屏,当听到“逃逸塔成功分离”口令后,他才深深地舒了口气。

  数代人的守护与传承

  从完成零高度逃逸救生试验,到完成长征二号F遥一运载火箭至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所有无人/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任务,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不断发展,中国航天的成果不断刷新,三十年间,这条“巡天之路”上印刻着数代航天人前赴后继的脚印。

图为航天科技四院试验队员。 航天科技四院供图

  1996年4月,“航二代”陈红斌调入载人航天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研制团队,从事发动机的壳体设计工作。“我的父亲陈立学是航天四院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第一任总设计师,他沉稳细致、‘苛刻’对待所有隐患的工作态度,使我一开始就了然这份职业的压力与责任。”

  “每一次的火箭发射,航天员每一次出发与返回,都牵动着我的心。”如今,已成长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主任设计师的陈红斌依然坚守在工作一线,“我与中国载人航天共成长,也相信未来它一定会成就新的辉煌。”

  航天精神薪火相传。数代航天人中不乏与陈红斌一样的“传承者”,他们踏着前辈的足迹向更宏伟的目标翻越关山。

  “未来,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将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性能大幅提升。新一代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将为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提供更加可靠、更加灵活、更加先进的逃逸方案。”谈及未来,李洞春充满信心。(完)

  • 相关阅读
  • 上合示范区:凝聚上合之力 深化地方合作

      日前,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表示“成员国将通过落实《上合组织成员国地方合作发展纲要》,举行并继续拓展上合组织成员国地方领导人...

    时间:09-22
  • 厦门大学社科项目入选《从中国倡议到上海合作组织共享平台》

      中新网厦门9月22日电 (杨伏山 翟风采)厦门大学信息学院22日披露,近日举行发行仪式的《从中国倡议到上海合作组织共享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回眸与前瞻》一书,收录了上海合作组织现代农业...

    时间:09-22
  • 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专题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仅致力于中国自身发展,也强调对世界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造福中...

    时间:09-22
  • “共同推进上合组织全面发展”——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共同推进上合组织全面发展”   ——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  本报记者 程是颉  “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更全面、内涵更丰富、合作更紧密,成为区域组织团结合作、共谋发展的典范。”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时间:09-22
  • 坐标中国|“千里穿针”成就“太空之吻”

      小新说  回首我们这十年,中央企业打造的一系列国之重器和超级工程,从不同维度镌刻下国家发展的新坐标。9月12日,“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正式启动,以不断刷新的中国跨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

    时间:09-22
  • 践行全球发展倡议 推动农业普惠创新

      践行全球发展倡议 推动农业普惠创新(国际论坛)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地缘冲突、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以及结构性贫困等各类因素交织叠加,导致2021年全球有多达8.28亿人面临饥饿问题,4...

    时间:09-22
  • “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繁荣进步提供启迪”

      “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繁荣进步提供启迪”(大道之行)  “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重要演讲很生动,打动人心。”时隔9年,回忆起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的情景,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

    时间:09-22
  • 国民党告陈时中渎职 质疑其疫苗采购黑箱操作

      中新网9月22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国民党认为参选台北市长的前卫生福利主管部门负责人陈时中,在担任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期间,对民间采购疫苗一再刁难,还将采购合约封存30年,并在“立法院”调阅资...

    时间:09-22
  • 安徽制造向“新”而行

      新兴产业集群发力 创新驱动后劲十足  安徽制造向“新”而行  本报记者 吴 焰 游 仪  安徽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在举行的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奇瑞、江淮汽车新车型闪亮登场,国仪量子、国盾量子、本源...

    时间:09-22
  • 传承历史经验 掌握历史主动

      传承历史经验 掌握历史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