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鲜明亮出用人标尺,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2022-09-22 16:05:35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鲜明亮出用人标尺,涵养良好政治生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健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规定》总结吸收近年来干部队伍建设新鲜经验,对于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将那些埋头苦干、作风扎实的干部遴选出来,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同时将那些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干部拒之门外;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舞台施展,让不谋事、不干事、干不成事的干部靠边站,树立这样能上能下的鲜明用人导向,是对干部最直接、最有效的鞭策与激励,也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法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作风过硬、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既要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准用好,又要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相形见绌的干部调整下来。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的问题。早在201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着力解决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新修订的《规定》,总结吸收近年来干部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提供了明确的抓手和遵循。

  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必须要靠制度的刚性。此次《规定》最值得关注的看点之一,是将领导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从原来的10条修订扩充为15条,这为各级党委及组织人事部门解决“干部能下”这一关键问题,提供了明确的党内法规依据。例如,《规定》中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政治能力不过硬,缺乏应有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实际推动落地见效上存在明显差距的”,这是对领导干部提高政治能力、站稳政治立场、遵守政治纪律的明确要求,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再如,《规定》中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第四条指出,“政绩观存在偏差,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积极不作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乱作为的”,这对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扎实为民谋福祉具有鞭策作用,倒逼党员干部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当前,世界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迫切需要锤炼一支堪当时代重任、敢于开拓进取的执政骨干队伍。鲜明亮出用人标尺,涵养良好用人生态,浚其源、固其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必将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开创新局面、创造新辉煌。

  (作者:钟超)

  • 相关阅读
  • 深度观察: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涌现

      磁共振、人工心脏、重离子治癌设备等自主创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涌现(深度观察)  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问世,我国率先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首个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获批上市,...

    时间:09-23
  • 纪检监察学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建设新时代纪检监察学科

      “纪检监察学”进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 成为法学门类下一级学科   建设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学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

    时间:09-23
  • 最严最强法治保障我国创造生态和绿色发展奇迹

      立法力度最大 制度出台最密集 监管执法尺度最严   最严最强法治保障我国创造生态和绿色发展奇迹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领域现行法律达到了30余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9-23
  • 应急管理“互联网+执法”系统在全国推广应用

      全国执法检查清单实现共享共用  应急管理“互联网+执法”系统在全国推广应用核心阅读  目前,我国已实现全国高危行业企业联网监测,构建了安全生产“智慧监管”模式,建成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系...

    时间:09-23
  • “星海捞针” 开创寻找天体新方法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宁静态中子星

      ◎本报记者 陆成宽  什么是中子星?它们在宇宙中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如何发现中子星?这些科学谜团正在被天文学家慢慢揭开。  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时域巡天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

    时间:09-23
  • 重金属危险废弃物污染处理有了新材料

      科技日报呼和浩特9月22日电 (记者张景阳 通讯员胡红波)记者22日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沙生灌木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张晓涛教授课题组,在生物质吸附材料及危险废弃物吸附剂高值化转化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

    时间:09-23
  • 年近七旬初心不改 用再生稻种出好“丰”景

    ◎林文雄  9月22日一大早,我相继收到了来自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农户朋友的喜讯。  “林教授,今年我那3200亩头季稻平均亩产712公斤,其中一类田测出来达到了765公斤呢,这要归功您团队的技术指导呀!”电话里,当...

    时间:09-23
  • 新技术提高人工血管长期通畅率 小口径人造“生命通路”不再狭窄

    ◎本报记者 陈 曦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血管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

    时间:09-23
  • 新研究发现“夜猫子”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更大

      “夜猫子”患Ⅱ型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更大   科技日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你是“早鸟”还是“夜猫子”?人类的活动模式和睡眠周期或会影响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发表在《实验生理学》上的新研究发现...

    时间:09-23
  • 最新研究:微型游泳机器人有望治疗致命肺炎

      靶向药物递送与微藻主动运动相结合  微型游泳机器人有望治疗致命肺炎   科技日报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纳米工程师已开发出抗肺炎微型机器人,它可在肺部四处游动,提...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