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求是网评论员: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2022-09-22 15:57:26

来源:求是网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恩格斯深刻指出:“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1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使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强大支撑。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中,总书记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以鲜明问题意识、强烈忧患意识警醒全党:“要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

  “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总书记鲜明强调:“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再一次明确要求:“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有深深的忧患意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我国历史上的朝代政权兴替,发人深省地指出:“一个政权建立起来后,要保持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再强大的政权都可能走到穷途末路。”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决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决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必须勇于把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继续推进下去。

  要有“历史眼光”。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深刻指出:“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建设成,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漫长历史进程中,确保中国共产党不垮、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倒,是一个极难极大的风险挑战。”总书记总结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惨痛教训,深刻指出,一代人干一代人的事,但没有历史眼光,没有长远眼光,也干不好当下的事情。

  “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回看来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下,中国已经在人类的史册上写就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远眺前路,无论遭遇任何风险挑战考验,只要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 相关阅读
  • 民进党甩锅大陆戏码早已穿帮

      民进党甩锅大陆戏码早已穿帮(日月谈)   岛内知情人士近日受访时谈及民进党当局去年阻挡民间采购、捐赠新冠肺炎疫苗的辛酸往事,让这一旧闻再成舆论焦点。民进党当局为一己政治私利百般抵制疫苗入台,在岛内已...

    时间:09-23
  • 外国青年走读中国:促进青年交流 推动互学互鉴

      促进青年交流 推动互学互鉴(外国青年走读中国)   近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共同组织的2022年“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来到山东青岛。来自10个国家的青年走进山...

    时间:09-23
  • 深度观察: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涌现

      磁共振、人工心脏、重离子治癌设备等自主创新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医疗器械不断涌现(深度观察)  全球首款人体全身5.0T磁共振问世,我国率先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首个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获批上市,...

    时间:09-23
  • 纪检监察学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建设新时代纪检监察学科

      “纪检监察学”进入新版学科专业目录 成为法学门类下一级学科   建设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学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日前印发通知,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

    时间:09-23
  • 最严最强法治保障我国创造生态和绿色发展奇迹

      立法力度最大 制度出台最密集 监管执法尺度最严   最严最强法治保障我国创造生态和绿色发展奇迹  核心阅读  生态环境领域现行法律达到了30余部,初步形成了覆盖全面、务实管用、严格严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

    时间:09-23
  • 应急管理“互联网+执法”系统在全国推广应用

      全国执法检查清单实现共享共用  应急管理“互联网+执法”系统在全国推广应用核心阅读  目前,我国已实现全国高危行业企业联网监测,构建了安全生产“智慧监管”模式,建成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互联网+执法”系...

    时间:09-23
  • “星海捞针” 开创寻找天体新方法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宁静态中子星

      ◎本报记者 陆成宽  什么是中子星?它们在宇宙中以怎样的方式存在?如何发现中子星?这些科学谜团正在被天文学家慢慢揭开。  基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时域巡天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

    时间:09-23
  • 重金属危险废弃物污染处理有了新材料

      科技日报呼和浩特9月22日电 (记者张景阳 通讯员胡红波)记者22日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沙生灌木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张晓涛教授课题组,在生物质吸附材料及危险废弃物吸附剂高值化转化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

    时间:09-23
  • 年近七旬初心不改 用再生稻种出好“丰”景

    ◎林文雄  9月22日一大早,我相继收到了来自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农户朋友的喜讯。  “林教授,今年我那3200亩头季稻平均亩产712公斤,其中一类田测出来达到了765公斤呢,这要归功您团队的技术指导呀!”电话里,当...

    时间:09-23
  • 新技术提高人工血管长期通畅率 小口径人造“生命通路”不再狭窄

    ◎本报记者 陈 曦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榜首,并呈逐年递增趋势,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血管旁路移植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