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考研缩招 能否降低报考热度

2022-09-23 09:51:44

来源:羊城晚报

  受招生结构调整、学校发展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多所院校减少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考研缩招 能否降低报考热度

  日前在教育部网站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在学研究生333.24万人,比上年增长6.14%。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报考、就读人数屡创新高,掀起一股考研热潮。

  但近日多个院校发布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招生计划后,“考研缩招”一词冲上热搜,引发公众讨论。今年研究生招生名额为何减少?缩招能否降低考研热度?正在备考的考生将如何应对?羊城晚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新变

  多所院校缩招 更有专业停招

  针对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多所院校减少招生计划。中山大学拟招收约7600名研究生,相比2022年招生计划减少约600人。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计划招生10人,与2022年相比,招生人数缩减了一倍。深圳大学因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归入法学(学术学位)专业成为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法学类(学术学位)拟招人数从34人减至25人,且有2个专业仅接收推免生。还有院校因部分专业停招,招生计划变少,如暨南大学的美学专业和高级秘书与行政助理学专业均不再招收硕士研究生。

  除招生计划的变化外,部分院校专业推免生名额增加也导致硕士研究生统考招生的名额减少。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专业学位)2022年与2023年招生总人数均为51人,但2023年推免生名额从6人增至11人。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2022年计划招72人,含推免生25人、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5人,但2023年不仅计划招生名额缩减至58人,推免生人数也由25人上升到40人。

  纵观各院校的招生简章,学术型硕士(以下简称“学硕”)招生名额减少、专业型硕士(以下简称“专硕”)名额增加也已成为普遍现象。2020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如今,不少院校逐渐调整招生计划,专硕招生人数增加。

  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2年计划招收3839人,其中,学硕1657人、专硕2182人;2023年计划招收的3901人中,学硕1627人,专硕则为2274人。吉林大学护理专硕2023年计划招收72人,比2022年增加57个名额。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2023年起不再招收法学学硕和新闻传播学学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从2022年就开始不再招收学硕。

  寻因

  学校配套建设不足等导致缩招

  硕士研究生统招名额为何缩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受限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部分院校选择严格控制招生规模。教育部网站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普通、职业高等学校共有校舍建筑面积108767.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472.37万平方米,增长3.30%。然而,校舍建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仍然跟不上扩招速度,部分学校已经不再为研究生提供住宿。例如,深圳大学研招办就表示,学校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招生计划。

  国家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也促使高校对研究生招生数量增长审慎控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在今年举办的“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在2007年就启动了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使培养质量稳步攀升。该工程采取的主要步骤之一,是审慎控制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增长,2010-2021年期间的学位授予年增长率比之前的30年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

  另外,当前不少院校缩减的招生计划主要是统招名额,推免名额则大多呈现上升趋势,甚至出现推免名额远超统招名额的情况。来自广州大学的应届考生简同学备考了暨南大学的新闻与传播专硕,该专业2022年录取总人数为150人,其中有106人是推免生,统招名额仅44个。在他看来,较多推免名额可以让院校提前筛选出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还有一部分院校把更多招生名额留给了本校学生。”广州启航考研校长刘可可表示,“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人才的贯通式培养,缩短科研人才培养周期;另一方面也能缓解学校的就业压力,降低学生升学负担。”

  观察

  有人坚定考研 有人另寻他路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达到457万人,录取人数为110.7万,录取率为24.2%。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屡创新高,导致统招分数线“水涨船高”。教育部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与招生比例均在3:1以上;2022年,大部分专业的国家分数线,相比2021年高了4分至15分。“考研难”成为不争的事实。

  考研竞争愈加激烈,还要不要读研?“如果目标院校缩招,可能会考虑选择其他院校。”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张同学如是说。和张同学一样,网络上也有不少正在备考的网友分享说,缩招带来的风险会让他们更谨慎地对待考研。

  “决定选择这所学校时,我就已经充分了解过报录比等相关数据,不会因为报名人数的增减感到焦虑。”正在备考华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硕的陈同学认为,考研缩招会带来一定的备考压力,但不影响他备考的整体节奏,“大家不可能是冲着最后几个名额去的,肯定是想争取更好的名次。”

  上海某高校大三在读学生Eliauk(化名)则表示,他最初也有读研的想法,但经过理性分析后发现自己对科研缺乏兴趣,也没有什么学术成果,决定不走读研这条“严进严出”的赛道。“条条大路通罗马,除了考研,本科毕业生还有其他很多就业选择。”Eliauk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升学增强就业竞争力”是不少本科毕业生选择读研的重要原因。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爱平认为,并非所有同学都适合读研,有的学生虽然考试分数很高,但只会应付考试,没有广泛阅读,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他看来,能做到“五会”的学生比较适合读研。所谓“五会”指的是“会读、会想、会写、会说、会做”,对应研究生应该拥有的阅读能力、思考想象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

  据了解,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考取硕士研究生后选择放弃入学。近年来,中国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都发布通知,对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的同学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多所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表示,找到工作、出国留学是学生放弃入学资格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报考全日制研究生的同学被调剂到非全日制,也是弃读原因之一。

  提醒

  2023年考研10月5日至25日正式报名

  羊城晚报讯 记者孙唯报道:22日晚,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广东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须知。据悉,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网上预报名时间为9月24日至27日,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5日至25日。

  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按要求填写报名信息,成功提交后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考费,并按照报考点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核对并确认网上报名信息。此外,符合广东报考条件且选择广东各报考点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于10月8日9时至24日22时前将相关材料通过研招网系统上传。

  报考的网上确认时间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错填关键信息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10月25日22时)前,取消报名后重新报名。

  广东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共设置50个报考点,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招生办公室(考试院、考试中心)以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报名期间,如个别报考点因考生过于集中超过其考场容量,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考生到其他报考点或备用报考点参加考试。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要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同时除身体原因等特殊情况外,建议所有考生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疫苗。

  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陈雨瑶 何伊琪

  • 相关阅读
  • 丰收节里话丰收

      9月23日,时值秋分。秋分时节,广袤田畴,稻菽飘香,山地林间,硕果累累,大地以动人的画卷来回馈亿万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  今年金秋收获时刻,我们第五次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神州处处,亿万乡亲,共享丰年。...

    时间:09-23
  • 外交部:无论是挑动全面对抗还是鼓吹战略竞争 都偏离了中美关系的正确轨道

      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2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发表演讲,你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汪文斌介绍,当地时间9月22日,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在亚洲协会...

    时间:09-23
  • 外交部:望德方和G7采取切实行动将一个中国原则落到实处

      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据报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22日发表声明称,七国集团外长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举行会谈,表示各方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G7成员在台湾问题上的...

    时间:09-23
  •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致信祝贺中新社建社70周年

      中新网香港9月23日电 (曾平 戴小橦)时值中国新闻社(下称“中新社”)建社70周年之际,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向中新社发来贺信。贺信说,中新社在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正义声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香...

    时间:09-23
  • 福建宁德:引凤栖宁促发展

      中新网宁德9月23日电 (吴允杰)“新时代的宁德作为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发展机遇更多、发展空间更大、发展前景更好,各路英才来宁创新创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福建宁德市委常委、...

    时间:09-23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585.5万剂次

      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截至2022年9月22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3585.5万剂次。...

    时间:09-23
  • 【十年·中国观察】只此青绿,中国“双碳”雄心背后的山河梦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只此青绿,中国“双碳”雄心背后的山河梦  中新社记者 王恩博  青峰叠嶂、绿水隐现,人在壮美河山中“诗意栖居”。持续走红的中国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既是对北宋名画《千里江山...

    时间:09-23
  • 王毅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乌克兰问题外长会

      当地时间9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安理会乌克兰问题外长会。  王毅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

    时间:09-23
  • 习近平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习近平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  值此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我向中新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祝贺!  70年来,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坚持为侨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

    时间:09-23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强调 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在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中新社全体同志致以诚挚的祝贺。  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70年来,中新社坚持爱国主义的报道方针,...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