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王学典:与自由主义展开深度对话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2022-09-23 16:24: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9月23日电 (记者 李欣)在以“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为主题的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常委、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提出,与自由主义展开深度对话是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在与自由主义这一西方主流思想展开深度对话和交锋中,要看到各自的长短,在哪些地方儒学能够补充自由主义的不足,又在哪些地方自由主义能够补充儒学的缺陷。

  文明对话的核心是价值观对话

  曾连续担任6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组总负责人、负责论坛学术主题和分论坛议题设置,王学典回顾道,尼山论坛已经走过十年光景,论坛创立之初,就尝试用对话解决长久以来人类世界存在的各种纷争。不同文明之间的最大差异是价值观,文明对话的核心,其实是价值观对话。

  在王学典看来,中国文化的复兴已难以避免,不可抗拒。但中国文化复兴的关键则取决于中国文化、儒学能不能走出去,能不能首先走向西方世界,取决于中国文化和儒家学说能不能经受现代社会科学的锤炼和考验。儒学要想获得新的生命活力,最关键的不是与伊斯兰教对话、不是与基督教对话,也不是与佛教对话,更非与道教对话,而是必须与作为西方主流思想的自由主义展开深度对话。

  王学典认为,儒学不是伦理学说,把儒学看作是修身养性的伦理学是对儒学的最大贬低。儒学也不是宗教教义,儒学不安顿人的灵魂,不关注彼岸世界,“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儒学对六合之外的彼岸世界持一种存而不论的态度。儒学安顿的是人心,人心是此岸的、当下的、在场的、肉体的。一种比较系统比较完善带有典范性质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儒学基本的学科属性。

  王学典在对比儒家、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各自特点时认为,儒学的特点是把社会治理建立在道德感召力的基础之上,“为政以德”,以德性为中心;社会主义是把社会治理建立在高度政治认同的基础之上;自由主义是把社会治理建立在法治信仰的基础之上。儒学必须与自由主义大张旗鼓地展开全面对话,这样才能推进儒学在现代世界的发展。

  要在攸关人类安全发展的重大议题上对话

  创刊于1951年的《文史哲》杂志被看作是中国大陆主流学术风向标之一。《文史哲》杂志早前开设“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问题讨论的专栏,作为《文史哲》杂志社主编,王学典建议除此之外,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之间也可以对话,如自由市场与国家干预也可以对话,即我们的经济究竟怎么样管理更好?像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或社群主义也可以对话。甚至三权分立与党的领导这种不同体制也可以对话。

  如果说西方自由主义的法治政治体系的相对优势在于其对于权力的制衡,是把权力装到制度的笼子。王学典说,“问题在于,一个在西方国家十分有效的笼子未必在其他任何国家也同样有用,未必都符合中国国情,但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东西不一定不好,好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能用,我们不能用的东西也不要说人家不好。”

  王学典认为,儒学与自由主义的对话,不仅应该仅仅停留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思想诸个层面,更应该在这些层面的共同的基本预设层面进行。儒家基于仁义礼智信的人类社会理想,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优于或劣于自由主义的理论预设?必须通过对话才能看清楚。在这些层面的对话中,要看到各自的长短,在哪些地方儒学能够补充自由主义的不足,又在哪些地方自由主义能够补充儒学的缺陷。“应该在新的层面上,在攸关人类安全发展的更多重大议题上,与自由主义思想展开更大规模的深度对话。只有在这个对话当中才能开创儒学研究的新局面,使儒学真正地进入世界主流。”

  通过对话实现自身创造性转化

  对于儒学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与自由主义进行对话的问题,王学典认为,儒学要想实现所谓的“凤凰涅槃”,谋求在世界思想界的主流地位,回应现代性与全球化的挑战问题,必须与西方的主流思想进行对话,因为只有与主流对话才能进入主流。“只与边缘思想、非主流思想对话,即使胜利了,你也只是边缘思想、非主流思想。”。

  在王学典看来,面对自由主义这一强劲对手,中国文化应该通过对话汲取对手的长处进而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是千古不变的法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在‘闭关锁国’中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和繁荣,更不能在‘真空’中完成。只有在与大国的交往、较量和碰撞中,自己才能成为大国;只有在与西方主流思想的对话和交锋中,自己才有可能进入主流,才能赢获全球性话语资质。”(完)

  • 相关阅读
  • 十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

      在国家卫健委9月23日举行的“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中医药的传承、发扬和...

    时间:09-24
  • 王毅提出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四大疑问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就中美关系发表主旨演讲。  王毅说,这几年,中美关系徘徊在建交后低谷。两国相互依存的现实被漠视,合作共赢的历史被歪曲,...

    时间:09-24
  • 王毅:用传统大国逻辑预测中国是严重的误判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就中美关系发表主旨演讲。  王毅说,中国的选择是和平,坚持的是和平发展,对中美关系的最基本期待是和平共处。一些人看着中...

    时间:09-24
  • 王毅谈中美和平共处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  王毅说,是伙伴还是对手,是合作还是对抗,这是中美关系的根本性问题,不能犯颠覆性错误。要守住和平的底线...

    时间:09-24
  • 王毅:坚决制止“台独”这头破坏力极强的“灰犀牛”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  王毅说,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

    时间:09-24
  • 王毅:合作共赢是中美应当继续争取的共同目标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亚洲协会纽约总部发表主旨演讲。  王毅表示,任何合作都不可能建立在你输我赢的基础上。合作共赢不仅可能,也是必须。这正是中美关系半个世纪...

    时间:09-24
  • 第三次金砖国家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举办 中方:愿共同提升灾害防治能力

      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陈溯)中国应急管理部23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举办第三次金砖国家灾害管理部长级会议。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出席会议并在作主旨发言时表示,中方愿与金砖国家一道坚持经验共享,共...

    时间:09-24
  • 守正创新,中医药“走出去”步入快车道

      中新网北京9月24日电 (韦香惠)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在会上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医药的...

    时间:09-24
  • 外交部全力处置柬埔寨沉船事件

      中新网9月23日电 据“领事直通车”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22日,一艘载有中国公民的渔船在柬埔寨海域沉没。获悉后,外交部第一时间启动领事保护应急机制,并部署驻柬使馆做好搜救和应急处置。外交部有关司负责人紧急...

    时间:09-23
  • 王晨在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组会议上强调 加强生态修复强化污染治理 促进绿色转型依法保护长江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23日在京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长江保护法执法检查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生...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