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大泰中科技创新合作(国际论坛)

2022-11-23 08:2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泰中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泰中一家亲”深入人心,加强互利合作是双方明确共识。习近平主席近日对泰国进行访问,引领两国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泰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我曾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十分敬佩。泰中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0年来,两国不断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当前,泰中两国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符合双方利益。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等领域积极沟通对接,尤其是在教育科研领域加大合作力度,将为双方发展增添动力。近年来,中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结出创新硕果。泰国国家科技研究院、朱拉隆功大学等科研机构十分重视加强同中国伙伴的交流合作。中国积极分享自身创新成果,促进了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合作也是泰中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泰中整体合作水平。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泰国正在推动“泰国4.0”发展战略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泰中两国鼓励科技创新交流和技术成果双向转移转化,将为加快泰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开辟新渠道,为泰国发展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当前,东盟国家普遍希望加强同中国的科技创新合作,通过借鉴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积累的成功经验,提升自身科技发展水平。泰国将深度参与并积极推动东盟与中国的科技创新合作。

  长期以来,泰中合作为泰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泰国愿进一步加强对华合作,特别是推动两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合作走深走实,赋予“泰中一家亲”新的内涵,为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泰中命运共同体增添动力,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作者为泰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部长)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3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人民论坛)

      在河南驻马店,1190多万亩冬小麦已经出苗,农技人员针对今年冬小麦田间杂草比较多的问题,利用大型喷雾机,实施除草作业;在江西南昌新建区,18万亩油菜已破土而出,广大农户抢抓有利时机,...

    时间:11-25
  • 支持中小企业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近年来,...

    时间:11-25
  • 跟着总书记学习二十大报告|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

      天天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时间:11-25
  • 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本报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闫伊乔)记者从教育部获悉:近日,中国残联、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新修订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学校教职工与在校生比...

    时间:11-25
  • 快递进厂  降本增效(经济新方位)

      飞机发动机也能寄快递!在广州某航空公司航空基地,随着一辆专业气垫车缓缓驶入,由圆通国际运输的飞机发动机安全抵达。  作为高度复杂精密的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需要定期运至特定的维修...

    时间:11-25
  • 中共代表团访问黎巴嫩

      新华社贝鲁特11月24日电 (记者刘宗亚)应黎巴嫩共产党邀请,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钱洪山率中共代表团于21日至24日访黎,其间面向黎社会各界举办中共二十大精神专题宣介会,会见黎议长...

    时间:11-25
  • 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言人胡兆明11月24日宣布: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将于11月29日至12月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

    时间:11-25
  • “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繁荣”

      智利中国商会主席胡安·埃斯特万·穆萨勒姆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至关重要,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坚持多边主义、深化国际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亚太地区...

    时间:11-25
  • 藏粮于地,让更多农田变良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入扫尾阶段,全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丰收背后,各地在种业创新、耕地支撑、结构调整等方面有哪些...

    时间:1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