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2023-01-08 07:4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1月7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说,农村、社区是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关口,是保障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随着春节的临近,人员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更加需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机构支持;照顾好老年人、孕产妇、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做好健康监测,畅通转诊绿色通道;提供便利服务,加快推进农村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构筑基层保健康防线。

米锋介绍,为保障“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及配套措施于1月8日顺利实施,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全国各地派出了15个指导组,督促指导做好准备工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农村疫情防控好的经验做法,有的强化分级诊疗,有的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的加强重点人群摸底和服务保障。对于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将进一步推广。

做好农村重点人群医疗救治“关口前移”。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聂春雷说,农村地区要做到“关口前移”,核心是落实“四早”。“早发现”主要是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进行一对一包保联系,每周联系服务不少于2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早识别”就是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有些基础病的并发症、新冠重症风险的苗头和倾向性症状,要及时识别,及时给予指导和转诊。“早干预”,就是要在基层配备必要的氧疗设备,如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等,以及便携式的指夹、脉搏式血氧仪监测血氧,发现异常情况要迅速给予吸氧和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结合实际及时转诊。“早转诊”就是发现需要转诊的患者要及时转到上级医院治疗。

落实落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责任。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去年1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印发《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建立包保制度,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工作方案还分别明确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的具体要求。

农村地区感染者出现重症,如何及时转运?聂春雷介绍,国家卫健委指导地方开展了这些工作:加强重点人员日常联系和指导,做好包保联系和健康管理,能够早发现需要转诊的人员;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要配备一辆救护车,纳入各个县域的120急救系统统一调度,地方党委政府指导乡村组织志愿者运输车辆,对需要急救的患者,可以通过志愿者车辆及时转运;建立通畅的绿色通道,确保上级医院能够及时接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有专人负责转诊衔接,简化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完善转诊绿色通道。

如何保障农村医务人员的在岗率和诊疗秩序?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长城乡卫生院院长袁友明介绍,长城乡卫生院通过招聘、返聘退休医务人员等方式,增加了20名医务人员。同时,卫生院统筹医务人员力量,安排梯队值班值守,根据诊疗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就诊流程。充分发挥医联体优势,通过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或者远程查房、培训、指导,提高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救治能力。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关心关爱,落实轮流休假制度,对医务人员发放临时性补助。

如何提高基层救治能力?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说,要组织基层医护人员学好用好最新诊疗方案,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的作用,在规范诊疗和抗病毒药物使用等方面,安排经验丰富的医师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具体指导;发挥村医乡医人熟地熟优势;全面动态掌握居民健康情况;鼓励因地制宜利用当地优势中医药资源进行治疗和支持,改善诊疗效果;要动态储备相关药物,不打无准备之仗。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8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会议 李希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时间:01-10
  • 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权威访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怎样做好稳就业工作?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就业形势怎么看? ...

    时间:01-10
  • 工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成效显著(深阅读)

      日前,工信部公布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名单,在全行业推广有益做法和先进模式。  2021年底,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

    时间:01-10
  • 2023年中国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

      本报北京1月9日电 (记者余建斌)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6时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

    时间:01-10
  •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人民论坛)

      在近日圆满闭幕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一张亮眼的图片,将观众带回2019年激荡亚洲的一晚。2019年5月15日,浩瀚夜空下,国家体育场“鸟巢”灯光璀璨,各国艺术家齐聚一堂、欢歌曼舞...

    时间:01-10
  • 推进协同创新  建设科创高地(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一期工程开机观测,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样车完成首飞,多款氢动力无人机量产在即……最近一段时间,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科技创新佳音频传。  3年多时间里,重庆两...

    时间:01-10
  • 共享市场机遇  共促繁荣发展(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活力进一步释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沉着应对,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实现经济...

    时间:01-10
  • 300余家企业签约第六届进博会

      本报上海1月9日电 (记者田泓)《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传播影响力报告》发布暨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签约仪式9日在上海举行。《报告》显示,5年来关于进博会的总曝光量超百亿次,其中...

    时间:01-10
  • “一条通往繁荣发展的铁路”(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你好,朋友!”正在工地上忙碌的贝索·乌尔特克梅利泽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看到中国同事经过,用中文热情地打起招呼。  乌尔特克梅利泽是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格鲁吉亚现代化铁...

    时间:01-10
  • “乙类乙管”后首批中国游客抵达泰国

      1月9日,泰国官员在位于曼谷东郊沙没巴干府的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欢迎搭乘厦门航空MF833抵达的旅客。   拉 亨摄(新华社发)  本报曼谷1月9日电 (记者赵益普)当地时间1月9日12时许,...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