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权威访谈)

2023-01-10 08:5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怎样做好稳就业工作?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就业形势怎么看?

  当前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保持就业稳定有信心有底气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

  王晓萍:2022年以来,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就业主要指标运行平稳,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提前超额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高于上年。

  面对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多发散发、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冲击,就业局势能够保持总体稳定,成绩来之极为不易。这一成绩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将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为稳就业保就业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也得益于一系列积极因素。

  得益于经济恢复的基础效应。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经济保持恢复态势,产业持续升级发展,为就业增长提供坚实支撑。

  得益于稳就业政策的对冲效应。减负稳岗政策力度加大,全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定岗位。截至2022年11月底,共阶段性缓缴养老、工伤、失业3项社会保险费1162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留工培训补助资金743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903亿元。

  得益于创新创业的带动效应。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扶持政策持续完善,2022年三季度末创业担保贷款余额2694亿元,同比增长14.8%。加强零工市场建设意见出台,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启动,为灵活就业健康发展增添助力。

  得益于重点群体就业的促进效应。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实施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稳定。出台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文件,就业服务、职业培训、权益保障支持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保持稳定。对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推动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得益于服务培训的助力效应。推出“10+N”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实现月月有招聘、服务不断线,重点群体专项培训深入推进,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和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1亿多人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1600万人次。

  从2023年走势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我国经济继续恢复,就业局势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凸显,稳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稳就业如何发力?

  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着力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

  记者:2023年稳就业政策应如何发力?

  王晓萍: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们将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全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着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稳住就业基本盘。继续实施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推动财政、货币政策支持稳就业,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运行同步恢复。调整优化即将到期的阶段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突出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支持。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研究建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中的重大项目落实。

  着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就业增长点。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加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创建一批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组织开展各类创业推进活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支持零工市场建设,及时发布零工信息,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继续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着力抓好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水平。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我们将加大力度推动服务向前延伸、政策加快落地。通过政策支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通过调度督促稳定公共岗位规模,通过专项活动保持市场招聘热度,特别是对未就业毕业生实施服务攻坚,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同时,完善青年就业支持体系,深化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促进失业青年尽快融入市场。

  着力促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兜牢民生底线。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健全劳务协作机制,打造一批劳务品牌,巩固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成果。加强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健全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援助机制,实现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强化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及时兑现各项失业保险待遇,加强生活救助与就业促进协同。

  着力优化就业服务培训,促进供需对接。进一步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实施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总结推广就业驿站经验,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提供劳动者身边的优质服务。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办好第二届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落实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全面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大规模开展重点群体、重点行业培训,努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着力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升就业质量。引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人员招用条件,推动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持续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纠正针对性别等就业歧视。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健全根治欠薪长效机制,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青年就业工作怎么干?

  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记者: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人社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毕业生就业?

  王晓萍: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而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促进就业任务更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作出部署。我们将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以离校前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离校后就业服务攻坚为牵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平台支撑,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

  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开展政策服务专项落实行动,提供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支持,开辟中小微企业职称评定绿色通道,调动企业吸纳就业积极性。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提供培训、场地支持,落实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推动公共部门稳定招录规模,合理安排进度,稳定毕业生预期。

  全力强化招聘服务。发挥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招聘网站设立毕业生专区,服务机构免费向高校和用人单位开放,定期举办招聘活动。推出“职引未来”系列活动,突出毕业生需求特色,提供不间断就业服务。稳妥做好就业报到证取消后的工作衔接,更加便利档案、落户等手续办理。

  全力提升就业能力。推出就业指导公开课,组织职业指导师进校园,提供职业规划等指导服务。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开展适合毕业生的短期技能培训,增强职业发展能力。继续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开发更多适应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见习岗位,帮助提升实践经验。

  全力强化困难帮扶。离校前向困难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离校后对未就业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实施“一人一策”,优先提供就业服务。同时对接就业压力大的院校,发动人社厅局长和就业局长定点联系,定向送岗位、送资源、送服务。

  全力维护就业权益。一方面,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行动,坚决打击就业歧视、虚假招聘、“黑职介”等违法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向毕业生集中推送典型案例,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我们将把青年就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推进,延伸政策服务体系,实施就业启航计划,对失业青年开展实践引导和分类指导,促进尽快就业。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0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会议 李希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时间:01-11
  •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中国矿业大学硕士毕业生赵彬宇登上列车,前往内蒙古霍林河南露天矿就业,立志为高寒地区绿色矿山建设贡献力量;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室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李新...

    时间:01-11
  • 高质量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低矮山丘绵延起伏,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沿成都天府大道向南,出五环路后视野愈发开朗。 “进入天府新区了。”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国土空间规划处副处长陈鹏指向窗外,“那里有个地...

    时间:01-11
  • 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科学、有效,经得起历史检验

    据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伍岳、马卓言)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表示,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科学、有效,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历史检验。 “正是因为过去一...

    时间:01-11
  • “带来新机遇的利民工程”

    数艘大型观光游轮整齐停靠,往来货轮进出络绎不绝……进入旅游旺季,位于安提瓜和巴布达首都圣约翰市的圣约翰港异常繁忙。安巴位于东加勒比地区,圣约翰港是一处天然深水港。2022年9月,由中...

    时间:01-11
  • 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会见秦刚

    本报亚的斯亚贝巴1月10日电 (记者闫韫明)1月10日,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在亚的斯亚贝巴会见到访的中国外交部长秦刚。 阿比说,再次热烈祝贺中共二十大胜利闭幕,我深深钦佩习近平主席的卓...

    时间:01-11
  • 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动力

    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成欣)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10日面向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举办中国防疫政策专题吹风会。与会在华外国工商界代表对中方积极支持和帮助国际社会应对疫情挑战表示赞赏,...

    时间:01-11
  • 书写发展中国家航天合作的成功故事(国际论坛)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实力。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与许多国家的航天机构和相关国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是国际航天合作的重要推动者 1988年,巴西和中国启动...

    时间:01-11
  • “不断追求进步的政党”(外国政党政要和友好人士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展现了极大的勇气与魄力。”法国共产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皮埃尔·洛朗...

    时间:01-11
  • 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时间:0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