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凝聚实施“乙类乙管”强大合力

2023-01-08 07:4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类管理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策略,依法科学管理是我国应对传染性疾病的基本原则。从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这是在统揽全局、综合研判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了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对于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稳妥有序推进“乙类乙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准确理解、坚决贯彻落实,全力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

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以非常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因时因势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以防控战略的稳定性、防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是我国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从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我国疫情防控的大政方针是完全正确的,防控政策是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的效果是最好的。正如国际人士评价的那样:“中国始终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并团结各方力量有效做好防控工作”“是基于科学研究并综合国内外防控经验做出的抉择”“这是对科学和规律的尊重”。

实事求是、主动作为,是我们应对新冠疫情的一贯理念,也是做好防控工作的务实行动。三年来,我们经受住全球多轮疫情大流行的冲击,赢得了新冠病毒变异株毒性持续下降的宝贵窗口期,赢得了药物研发、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宝贵窗口期,赢得了全民广泛接种疫苗的宝贵窗口期。从加快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到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再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都为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创造了条件。我们始终是在打有准备之仗,而不是被动放开,更不是“躺平”放任不管。

实施“乙类乙管”是疫情防控工作重心转变和防控措施的优化完善,调整的只是管的等级、方式,而不是可以松口气、歇歇脚。要看到,我国是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易感群体规模很大,人均医疗资源数量、医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实施“乙类乙管”的重点,就在于继续强化管理、强化服务、强化保障,加强重点人群保护、重点机构防控、重点行业防控,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不断提高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实施“乙类乙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抓实抓细医疗救治资源的供给和准备,加强医疗救治资源统筹调配;着力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千方百计增加产能,加强精准投放,强化价格和质量监管;全力做好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防护和救治工作,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切实加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补齐农村疫情防控短板,抓好农村预防工作……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求真务实、压实各方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细而又细、政策措施实而又实,确保“乙类乙管”稳妥有序推进,一定能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仍是吃劲的时候,习近平主席强调:“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完善应对准备和防控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乙类乙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奋力夺取抗击世纪疫情的全面胜利。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8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障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出席会议 李希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时间:01-10
  • 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权威访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  如何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怎样做好稳就业工作?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就业形势怎么看? ...

    时间:01-10
  • 工业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成效显著(深阅读)

      日前,工信部公布2022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企业、园区名单,在全行业推广有益做法和先进模式。  2021年底,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

    时间:01-10
  • 2023年中国航天发射取得开门红

      本报北京1月9日电 (记者余建斌)北京时间2023年1月9日6时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

    时间:01-10
  •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人民论坛)

      在近日圆满闭幕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一张亮眼的图片,将观众带回2019年激荡亚洲的一晚。2019年5月15日,浩瀚夜空下,国家体育场“鸟巢”灯光璀璨,各国艺术家齐聚一堂、欢歌曼舞...

    时间:01-10
  • 推进协同创新  建设科创高地(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一期工程开机观测,智能分体式飞行汽车样车完成首飞,多款氢动力无人机量产在即……最近一段时间,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科技创新佳音频传。  3年多时间里,重庆两...

    时间:01-10
  • 共享市场机遇  共促繁荣发展(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经济社会活力进一步释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沉着应对,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实现经济...

    时间:01-10
  • 300余家企业签约第六届进博会

      本报上海1月9日电 (记者田泓)《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传播影响力报告》发布暨第六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签约仪式9日在上海举行。《报告》显示,5年来关于进博会的总曝光量超百亿次,其中...

    时间:01-10
  • “一条通往繁荣发展的铁路”(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你好,朋友!”正在工地上忙碌的贝索·乌尔特克梅利泽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看到中国同事经过,用中文热情地打起招呼。  乌尔特克梅利泽是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格鲁吉亚现代化铁...

    时间:01-10
  • “乙类乙管”后首批中国游客抵达泰国

      1月9日,泰国官员在位于曼谷东郊沙没巴干府的素万那普国际机场欢迎搭乘厦门航空MF833抵达的旅客。   拉 亨摄(新华社发)  本报曼谷1月9日电 (记者赵益普)当地时间1月9日12时许,...

    时间:01-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