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祁连山下,守护牧场好生态(新春走基层)

2023-01-16 08:1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春节前,王文江一点都闲不下来,刚刚接生完小羊羔,又马不停蹄赶往放牧点。

  说是放牧点,其实是一片收割完毕的玉米地,秸秆密密匝匝,羊群在啃食苞谷叶。“冬季我们借牧到了农区。相比枯黄的牧草,这些秸秆营养价值更高,眼下正是羊群产仔的高峰期,可不能缺了奶水、掉了膘。”对王文江一家来说,顺利保膘接羔,意味着新一年的希望。

  王文江所在的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北麓,这里的群众多以放牧为生。过去,牧民每家都有4个牧场,随春夏秋冬四季转场。2015年起,当地政府加大动员,引导牧民冬季赶羊到农区借牧。

  “以前在山上的冬季牧场,羊群不够吃,需要不时运送草料,人工加运费,花费不少。一旦遭遇风雪天,牛羊损失更大。”王文江说。

  “冬季牧场单位产草量较低,平均每亩不足100公斤,而农区玉米地秸秆每亩达到1.5吨。”肃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安玉锋说,“秋粮收获后,将牧区牛羊转入农区,租田借牧,既能够保障它们生长,也避免了过度放牧,影响生态。”

  早在去年6月,王文江就开始打听合适的借牧地点。跑了多个乡镇,最终选中明花乡许三湾村。“不光离家近,关键是玉米长势好,料足!”赶在大雪来临前,王文江从老家西岭村赶着羊群抵达许三湾,他将在这里待到春耕备耕期,到时草原上的牧草也将返青。“今年我租了300亩地。”租地开销不小,但王文江不亏,“这里有充足的草料,羊群可以安然过冬,羊羔存活率提高,刨去成本,还能净赚10多万元。”

  “家里的地借牧后,秸秆从‘包袱’变成‘香饽饽’。”出租人王鹏娥也很满意,“不仅多挣了一笔租地款,还节省了秸秆处理费,羊粪留在地里又成了有机肥。”

  为做好异地借牧工作,肃南县建立监管台账,安排专人全程为借牧户提供技术服务。截至目前,肃南县已有51个村的500多户牧民加入借牧队伍,约占全县牧民的1/4。

  通过农区借牧,草原植被得到休养生息,2022年全县草原亩产草量较2011年提高20.6%;借牧饲养期成畜体重增加8%,羔羊成活率增加7%,总增收超过1000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16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1205钻井队第二十一任队长(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匠心故事⑧)

      图为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右二)与工人们在进行作业。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报告队长,开钻准备已完成,是否开钻,请指示!”  “正常开钻!”  下达指令的人叫张晶,80后,...

    时间:01-18
  • 向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体验·新时代·追梦人)

    图①:记者邱超奕(左三)跟随森林消防员们在山上巡逻。   郑 伟摄   图②:记者韩鑫(右)在京张高铁太子城站区域体验检修铁路。 ...

    时间:01-18
  • 2022年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较上年增长超四成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高云才、李晓晴)记者从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我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0893亿元、比2021年增长43.8%,历史性地迈上万亿元台阶。18169处农村供水工程完...

    时间:01-18
  • 全国城市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至1%以内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寇江泽)记者从生态环境部1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5%,重污染天数比例首次降至1%以内,达到0.9%。 ...

    时间:01-18
  • 倾心服务,温暖旅客回家路

    春节前夕的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喜庆的节日氛围扑面而来。“今年春运前10天,机场客流量累计达到17.3万人,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0%,单日最高客流量达到2万人,是近3个月的最高峰。”呼和浩特...

    时间:01-18
  •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

    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快递物流运行通畅,建设工地抢抓进度,消费市场持续回暖……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的有序推进落实,各地复工复产步伐持续加快,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这既有力支撑着我国经...

    时间:01-18
  • 奋斗者  正青春

    图①:徐正航   杜安娜摄   图②:梅跃辉(前)   怀 萱摄   图③:宋 哲   张 天摄   图④:赵 ...

    时间:01-18
  • 氢能产业在这里发展壮大(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吸引产业集聚,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氢能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如今,南海区把氢能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元应用,构建协同高效的产...

    时间:01-18
  • 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本报南京1月17日电 (记者姚雪青)“自从有了驿站,跑单送货时,雨天有地方避雨,饿了有热饭,让我有了家的归属感。”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外卖员张有海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邗江区精准对接...

    时间:01-18
  • 对年底不立案“零容忍”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倪弋)最高人民法院日前要求,坚决巩固整治年底不立案成果,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最高法要求,强化“一把手”主...

    时间:0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