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人民幸福安康为最终目的(评论员观察)

2023-03-22 09:5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实抓好

  

  河北明确继续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计划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816个,惠及居民25.7万户;内蒙古将新建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养老服务站2350个,并拓展提升200所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服务功能;湖北提出新增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4万个,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5万个……开年以来,多地公布2023年“惠民生清单”,满足群众需求,回应民生关切。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只有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这就需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上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枫桥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其深刻影响延续至今。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更加丰富,需要我们继续坚持好、发展好。通过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才能以“基础实”护“百姓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202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1206万人,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5亿,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265万套(间)……一个个具体数字,标注民生暖色,折射发展成色。当前,必须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做好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三年来,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应对全球多轮疫情流行的冲击,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也要看到,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当前新冠疫情传播的风险仍然存在。要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持续加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守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全国两会上,“就业创业”“健康中国”“社保医保”等民生话题备受关注。前进道路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把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实抓好,我们一定能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2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结束对俄罗斯联邦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3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对俄罗斯联邦国事访问后回到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

    时间:03-23
  • 为实干者撑腰  为干事者鼓劲

      晚上9点,呼和浩特市春寒料峭,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综合处处长荀剑明刚踏进家门就听到了爱人的唠叨:“饭都热了3次了,啥工作干起来没个准点!”“现在要求问题不...

    时间:03-23
  • 抢抓机遇,发力先进制造业(两会后探落实·制造业一线看信心)

      核心阅读   近年来,湖南省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制造业,塑造发展新优势,驱动增长新引擎。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当地推进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新...

    时间:03-23
  • 保护野生动物  守护多样之美(法治头条)

      图①:四川雅安二郎山喇叭河自然保护区风光。   本报记者 亓玉昆摄(人民视觉)   图②: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内...

    时间:03-23
  • 古韵灵动  古城生辉(文化市场新观察)

      核心阅读   邯郸学步、完璧归赵、毛遂自荐……据统计,1500多条成语与河北邯郸相关。近年来,邯郸市深挖历史底蕴、创新表达方式,传播成语典故文化、激活文旅市场,让历史文化名城绽...

    时间:03-23
  • 节约水  用好水(美丽中国)

      数据来源:水利部   核心阅读   节水既是节约资源,也是保护环境。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2023年“节水中国 你我...

    时间:03-23
  • 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新知新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动...

    时间:03-23
  • 加快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专题深思)

      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

    时间:03-23
  • 把耕与读传下去(思想纵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文明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自立自强、修身立德等思想理念,是宝贵的精...

    时间:03-23
  • 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的重要经验和深刻启示(人民要论)

      核心阅读   3年多来,我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抗疫防疫历程,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启...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