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实干者撑腰  为干事者鼓劲

2023-03-23 09:0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晚上9点,呼和浩特市春寒料峭,内蒙古自治区本级政府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中心综合处处长荀剑明刚踏进家门就听到了爱人的唠叨:“饭都热了3次了,啥工作干起来没个准点!”“现在要求问题不过夜,大家都攒着劲往前冲呢。”荀剑明一边吃饭,一边向爱人解释。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充分认识到干部干事状态的重要性,相继出台鼓励政策,研究制定容错机制,营造敢干事、敢担当、敢作为的良好工作氛围,形成“上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个人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良好局面。

  树立良好导向,让能干者受激励鼓舞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发现一些干部在工作中畏首畏尾、不敢担当,精神状态不振,干事创业积极性不高,工作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去年8月,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一语破的。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树立良好导向是关键。此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迅速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12条措施,选拔出100名担当作为先进典型进行通报表扬。截至目前,获评人选中有60人得到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

  在担任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期间,聂海俊工作突出获评“担当作为好干部”,近日已被提拔为住建厅副厅长。“一心只想着把工作干好,感谢组织的认可和提拔,以后一定继续努力,履职尽责。”聂海俊说。

  一条条实打实的举措、一个个身边案例让党员干部倍感振奋,你追我赶、勇于担当的奋进局面正在形成。

  卸下思想包袱,让敢干者无后顾之忧

  “一些问题的形成有特殊的原因,在处理过程中要防止伤害一些干部的积极性。”一位组织部门退休干部坦言。

  要让干部敢干事,就必须卸下他们的思想包袱。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制定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容错纠错工作的8条意见,明确提出精准把握容错免责区间,应容必容、能容尽容,给敢闯敢拼者吃下“定心丸”。    “这份决定让我放下了思想包袱,对我来说是关爱也是鞭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敢作为、会作为、善作为。”在收到组织给予减轻处分的决定后,杨涛激动地说。

  2021年11月,时任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敕勒川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的杨涛,因某项工作推进缓慢,被给予政务记过处分。2022年,赛罕区深入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制定《推进干部召回管理破解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难点问题实施方案》,组织上多次与杨涛谈心谈话,对他的成长经历、担当作为精神和受处分后的工作态度进行全面考察。经组织鉴定,认为他并非主观故意,而是由于缺乏相关工作经验,且相关损失能够得到补救,符合容错条件,决定将杨涛政务记过处分减轻为政务警告处分。

  2022年8月,因扎实肯干、表现优秀,经组织考察,杨涛被任命为大学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有了容错机制,基层干部干起事来没了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得到保护和加强。

  用人能上能下,及时处置“躺平式”干部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就要形成奖罚分明的氛围,推进形成干部队伍能上能下的机制。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在巡视中发现,一名直属厅局负责人长期不作为,导致许多重大项目无法立项,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后,组织部门第一时间将该同志调离了原工作岗位。

  “以前不管干得好不好,只要不出事,就不会动位子,结果造成庸政懒政者占着位子不干活,也带坏了风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一位教授说,要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既要鼓励能作为能干事者,也要及时处置“躺平式”干部。

  在呼和浩特市2021年区县班子换届中,出现了部分干部到岗后不能完全胜任的情况。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经过缜密调研后,及时进行了岗位调整。“选人用人要能上能下,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要尽快调整。”呼和浩特市委组织部部长商井民说,“把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任何一项事业,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建设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来军认为,内蒙古采取一系列切实举措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022年,内蒙古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干部的苦干实干。“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将继续加大力度表彰奖励担当作为、敢干实干的干部,持续激励引导全区广大干部实干担当。”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3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覃海洋超男子50米蛙泳亚洲纪录

      本报青岛3月24日电 (记者孙龙飞)2023年春季游泳锦标赛24日在山东青岛结束所有项目的争夺。当日,上海队选手覃海洋在男子50米蛙泳预赛中游出26秒63,超过26秒86的亚洲纪录;江苏队选手张...

    时间:03-25
  • 双向促动  体育更好融入生活(体坛观澜)

      体育场馆正逐渐创新经营模式,成为根植于社区的多功能空间;城市商圈也从单一的购物场所转向多业态融合发展,更多引入了体育元素    3月底,北京工人体育场的改造复建即将竣工验收。经...

    时间:03-25
  • 整体发挥不错  细节有待完善(竞技观察)

      核心阅读  中国羽毛球队在本次全英公开赛中获得男单、混双两项冠军以及男单、女单两项亚军,展现了良好的竞技状态。未来,中国队选手在训练中还要脚踏实地,狠抓细节,加快成长步伐。  ...

    时间:03-25
  • 商务部和吉林省共同举办进博会走进吉林系列活动

      本报长春3月24日电 (记者刘以晴)3月22日至24日,“深化引进来,服务双循环”进博会走进吉林系列活动在长春举行。本次活动由商务部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举办,是今年“进博会走进地方”的首场...

    时间:03-25
  • 广播“调音师”  守护旅途“好声音”(追梦路上)

      王磊正在检查卧铺车厢广播喇叭连接端子是否紧固。   王磊(左)和同事带着设备准备检修。  以上图片均为姜爱勇摄  “旅客朋友们,前方是本次旅程的终点站——济南站……”听到喇叭里...

    时间:03-25
  • 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论坛第一期分论坛举行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李林蔚)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论坛2023年第一期分论坛3月24日在京举行。论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四强”党支部建设...

    时间:03-25
  • “我姓辛,不怕苦”(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初见辛来保,身穿红马甲的他,清瘦、矍铄,正在社区小广场为居民理发,忙了整整一个上午,为10多个人理了头发。目光落在辛来保的白发上才会想起,他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  “给群众义务...

    时间:03-25
  • 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大数据观察)

      数据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际数据公司(IDC)  制图:沈亦伶  核心阅读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商业化应用加速落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时间:03-25
  • 努力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推选出97部优秀作品,涵盖电影、电视剧(片)、戏剧、广播剧、歌曲、图书等艺术门类,充分反映了近三年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  当代中国,江...

    时间:03-25
  • 吉布提孔子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据新华社吉布提市3月23日电 (记者汪平)吉布提孔子学院揭牌仪式23日在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举行。  吉布提孔子学院是吉布提第一所孔子学院。吉布提国民教育与职业培训部长穆斯塔法·穆罕...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