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服务多样化  运行可持续

2023-04-03 08:2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山西省大同市探索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以村为单位建设“颐养之家”,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同时,推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让老年人住得安心、舒心。

初到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新村的“颐养之家”,记者看到刚吃完午饭的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或闲聊着家长里短、或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乐享其中。在厨房,管理员任盘云向记者展示了当天的午餐,种类丰富且营养均衡,还有为慢性病老人专门准备的餐食。

去年,针对农村养老问题,大同市出台《农村“颐养工程”实施方案》,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重点为生活困难的农村“两无”(无生活自理能力、无人照料)老年人提供兜底养老服务,解决他们的保障难、健康难、关爱难等问题。“颐养之家”是大同市为解决农村“两无”老人养老问题实施“颐养工程”的主要载体。

据此,大同市开始探索建立服务多样化、运行可持续、费用能承受的农村养老模式。

盘活资源  管控成本

养老费用可承受

探访大同市浑源县西留乡宝峰寨村的“颐养之家”,记者看到,餐厅、宿舍、棋牌室、健身康复场所等养老设施应有尽有,床铺、被褥、衣柜和电视等基本养老用品一应俱全。

在此“颐养”的孟全荫老人说:“一个月交上300元,吃住全在这里,还能和老邻居们聊天说话,省心又快乐。”

这家“颐养之家”现入住“两无”老人15名、集中供养老人10人、分散供养老人5人。另外还有60岁以上五保户4人,65岁以上一般户11人。

在与老人们交流时,他们就吃饭问题作了个前后对比:过去一个人做的多了吃不了,做的少了不值得,只好凑合吃点;来到“颐养之家”,每天都能吃到新鲜的饭菜,并且一日三餐不重样,饭菜软硬适中,比较适合老年人胃口,还不用再费时费力做饭了。

不仅助餐,“颐养之家”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为实现可持续运营,当地下了不少功夫。

“这所‘颐养之家’不是新建的,而是由村里的废弃小学改造的,一下子就节省了不少的资金。”相关管理人员介绍。

大同的“颐养之家”基本上是在原有农村闲置房如养老院、学校、供销社、合作社等设施上改造升级而成。这样盘活了集体资产,提高了利用率。

同时,当地还对“颐养之家”进行合理布局,管控成本。浑源县兴建“颐养之家”时充分考虑了3个原则:一是不同地形乡镇均有布局;二是不同类型村庄(脱贫村、非脱贫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均有入选;三是适龄人口必须具备一定规模。

在资金来源方面,大同市采取“财政补一点、村级筹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交一点”的筹资方式运作,为入住人员提供餐饮、保洁、就医等10项常规服务。入住的“两无”老人每月最多交纳生活费35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水、电、暖等费用由村集体承担,聘请服务人员的工资报酬由村级解决。

云州区副区长李文杰介绍,入住“颐养之家”的老人多为特困人群,多数享有低保,每月300元左右,基础养老金120元左右,再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等,收入都有保障。老人们每月最多交纳350元,基本是可以承受的,保证了入住群体的稳定性。

按需定制  精准服务

养老模式多样化

“要不是喜梅来给我送饭时,看到我摔在地上爬不起来,那天我就麻烦了。”云州区峰峪乡沙岭村84岁独居老人陈秀莲讲起前段时间发生的事,还心有余悸。

贾喜梅既是村干部,又是村里“颐养工程”的服务人员。陈秀莲老人就是她的服务对象之一。

那天中午,贾喜梅像往常一样去给陈秀莲送饭。敲了半天不见开门,从门缝往里一看,陈秀莲摔倒在院子里。她赶紧喊人进入院子,把老人扶起来。当时,陈秀莲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如果没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像陈秀莲老人这样,既需要照料服务,又想住在家里,属于“分散服务型”颐养模式,由固定人员定时上门提供各项服务。

针对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就医难”“吃饭难”“取暖难”“洗澡洗衣难”等各种难题,大同“颐养工程”没有简单地搞“一刀切”。在准确摸清域内老人实际困难后,根据需要制定项目“菜单”,提供针对性强的多样化养老服务,有效降低各方成本。

大同市摸索出“集中关爱型”“分散服务型”“日间照料型”“邻里互助型”“社会参与型”“委托服务型”6种养老服务模式。云州区瓜园新村的“颐养之家”属于“集中关爱型”,是利用三村合并后空置的村办公场所改造而成,可提供22个床位。入住人员以本村为主,也吸纳了周边个别村无人照料、生活困难的群众。入住老人可享受每20天理发一次、每周洗一次衣服、每半个月清洗一次被褥等服务。

对没有闲置房屋可利用或者老年人普遍不愿集中居住的村,大同各地相应推广运行成本低、灵活多样的“分散服务型”模式,由村设置公益岗或者组织志愿者队伍提供送餐、清洗、购物等灵活多样服务。云州区委常委、峰峪乡党委书记王斌介绍,像小王村就是“分散服务型”模式的代表。通过成立志愿者养老服务队,设置5个公益岗位,对60周岁以上留守老人登记建档,每名服务人员结对联系3至4名留守失能老人,负责全村20位“两无”老人的服务,并签订合同,运行成本低、效果好。

养护结合  有为有乐

养老质量再提升

“丰年余年颐养天年,家园花园幸福乐园”,阳高县东小村镇新东村“颐养之家”大门两侧的对联格外醒目。

新东村“颐养之家”房前还开出几片菜地。到了相应时节,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们可以种种菜、浇浇水、施施肥,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让老人们既能锻炼身体、忙中有乐,还能降低“颐养之家”伙食成本。

入住新东村“颐养之家”的尉广军说:“住在家门口,有吃有喝有玩的地方,还能和乡里乡亲聊天解闷,再干点小活,这生活让我们安心又快乐。”

在瓜园新村,“颐养之家”的服务内容中明确规定,镇卫生院医生定期来帮老人们测血压、血糖,检查身体和进行初步诊断;如有突发紧急情况,“颐养之家”负责将老人送往区级以上医院诊治。

在云州区杨庄村“颐养之家”,由云州区妇联牵头,组织有部分劳动能力、有编织技艺的老人制作五彩绳进行售卖。老人普遍反映很有意义,既增加了收入,又实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据了解,大同市通过为农村“两无”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购、助娱等针对性、多样化、保障性特色服务,实现养老、护老、乐老结合,提升了农村困难老人的养老质量和水平。

“这项工程,突出强调‘颐养’二字,就是不仅要把农村‘两无’老人养起来,还要让他们身心愉悦、保养年寿、安享晚年。”大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截至2022年年底,大同已在52个村建成“颐养之家”,400多位农村“两无”老人在“颐养之家”享受专业养老服务,1500多名农村困难老人通过“颐养之家”享受送餐、医疗等服务。预计今年年底,大同市将实现“颐养之家”在农村地区的全覆盖。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3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刘建超分别会见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和巴基斯坦<br>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秘书长、政府计划发展部长伊克巴尔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4月4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北京分别会见菲律宾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党名誉主席、高级副众议长、前总统阿罗约和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秘书长、...

    时间:04-05
  • 诗词里的中国节·清明

      清明  杜 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郊行即事  程 颢(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

    时间:04-05
  • 亦节亦气  风景清明

      清明时节,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一家清明粿老作坊里,经营者正在搬运刚出笼的清明粿。  时补法摄(人民视觉)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值清明。《论语...

    时间:04-05
  • 苏门家风  浸润人心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以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政治实践、辉煌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苏氏家族内部形成了读书正业...

    时间:04-05
  • 胜迹古祠堂  千载永流芳

      图①:三苏祠中的木假山堂。  图②:三苏祠中的苏轼雕像。  图③:学生们来到三苏祠参加研学活动。  邱江涛摄(人民视觉)   图④:三苏祠南大门。  图①、②、④为眉山市委宣...

    时间:04-05
  • 建设“我们”的公园

      建设无界公园,主要是将处于城市环境中、与百姓日常生活工作关联紧密、具备相应条件的公共休憩公园进行开放,比如人民公园、街心公园等。这类公园开放,一方面可以使市民更加便捷地穿越、到...

    时间:04-05
  • 传统文化点亮古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春日清晨,走进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白墙黛瓦的徽式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屋顶晒架上,火红的辣椒、嫩绿的小油菜盛满一个个圆圆的竹匾。远方,油菜花开遍山野,满目金黄。 ...

    时间:04-05
  • 保护生物多样性  呵护长江母亲河(新时代画卷)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   三峡库区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生长的高山杜鹃。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荷叶铁线蕨。   科研人...

    时间:04-05
  • 每次办案,他都冲在最前面

      办公桌上,一盆绿萝长得旺盛,单人床铺得整整齐齐,这是陕西省兴平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副所长陈勇生前使用的办公室,现在依然保留着原来的模样,每天被打扫得一尘不染。  “现在每每从这里...

    时间:04-05
  • 第一百三十三届广交会新参展企业超九千家(权威发布)

      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于今年4月15日到5月5日在广东广州举办,全面恢复线下办展,同时开始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4月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

    时间:04-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