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保护生物多样性  呵护长江母亲河(新时代画卷)

2023-04-05 08:2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疏花水柏枝。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

  三峡库区大老岭国家森林公园内生长的高山杜鹃。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荷叶铁线蕨。

  科研人员在金沙江流域进行鱼卵收集和分拣工作。

  工作人员在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宜昌实验站苗种培育间转运放流中华鲟幼鱼。

  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研究员们在进行野外植被调查。

  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内的标本展示馆。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浙江楠。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长江巫峡两岸植被葱郁茂盛,生态环境优美。

  长江流域主要珍稀特有鱼类和典型经济鱼类分布示意图。
  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供图

  3月25日,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云南盘鮈。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细鳞裂腹鱼。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

  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三峡实验站鸟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地处三峡坝区,设有长江珍稀鱼类培育基地(宜昌)、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宜昌)等4个基地。该中心多年来从事水利工程与水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长江经济带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技术、珍稀濒危物种繁育技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发等工作。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长江珍稀植物培育基地(宜昌)内,苗木萌发,欣欣向荣;湖北宜昌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20万尾中华鲟分批投入长江。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将持续加强长江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保护,助力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张  晔)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5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深山村的美丽蝶变

      以前从没接触过咖啡的王运兰,近两年边干边学,成了咖啡师,“现在许多村民都来店里喝咖啡。”   王运兰的家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洛泽河镇大苗寨,一个乌蒙高寒山区典型的苗族村寨。...

    时间:04-07
  • 村庄背街小巷年内全部硬化

      走进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古贤镇北韩庄村,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铺上了齐整的水泥路。76岁的秦九香老人连声称赞:“现在出门一脚平,俺老伴儿腿脚不好,也能坐着助行车出去遛弯了!”   ...

    时间:04-07
  • 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话说新农村)

      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味道独特的柳州螺蛳粉成了网红产品,...

    时间:04-07
  • 科技进田  稳粮增收添动力(春耕探行·高起点保障粮食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让农民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时间:04-07
  • 银保监会提醒防范“养老”骗局

      本报北京4月6日电 (记者屈信明)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旗号欺诈消费者,尤其令老年群体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消费...

    时间:04-07
  • 大山里的家庭医生

      虽是春日,赣南山区的清晨依旧凉气袭人。晨雾还未散尽,刘新明便早早起床洗漱,换好白大褂,来到村卫生室。桌上是提前备好的血压器、血糖仪、血氧仪,以及一沓厚厚的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记录...

    时间:04-07
  • 助力安全发展  造福百姓生活

      10根探水杆倚在墙角,5000余条编织袋和40根浪桩整齐码放在地面上,铁架上备着救生衣、手电、铁锹、小旗……江西瑞昌市码头镇长江梁公堤防汛物资室里,巡堤查险人员正清点物资,准备前往重...

    时间:04-07
  • 为老人助餐助医 让老人省心省力(便民生活圈 提升幸福度③)

      核心阅读   利用大数据让老年人就医更安心、开设长者食堂让老年人吃饭更省心、尽责服务让老年人生活更舒心……近年来,重庆合理布局养老服务设施,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为老年人就...

    时间:04-07
  • 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记(人民眼·育好用好乡土人才②)

      江苏省昆山市张浦镇七桥村村民胥宝爱给梨树剪枝。   黄春宇摄   昆山市农户利用高地隙植保...

    时间:04-07
  • 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通过验收

      本报银川4月6日电 (记者刘峰)日前,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验收工作,专家组一致认为宁夏“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显著...

    时间:04-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