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畅通社区“微循环”,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政策解读)

2023-05-07 08:0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头连着社区居民,一头连着个体户、小企业,社区商业如“毛细血管”般让城市经济“微循环”越发畅通——自2021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以来,2批次8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超1400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人。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形成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费。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将在全国开展,继续“缺什么、补什么”,将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多个城市的街头巷尾,调研这一民生实事怎样落细落实;采访相关部门和专家,共话便民生活圈如何让生活更便利。

山西太原

“小修小补”回到街头

“配把钥匙、补条车胎、裁个裤边……城市越来越大,居民越来越多,‘小修小补’少不了。”山西太原亲贤北街,锁匠王晓俊在街头和记者聊起生意经。

58岁的王晓俊干锁匠30多年,一头白发、两手老茧,干起活来颇为利索,一把钥匙从坯子到成型要不了1分钟。他从小喜欢倒腾手工,当初“找邻居借了10元钱”闯荡太原,靠着街边摆摊,“给两个儿子各备下一套婚房”。

前两年,王晓俊萌生了退意:“常年露天‘打游击’,吃饭没准点,寒暑天都得扛。”想到自己年纪大了,孩子们也都有了工作,老王便不再上街出摊。

王晓俊常活动的亲贤社区,是太原市的一个商业中心社区,棚改后很多老住户仍在此生活。曾担任社区党委书记的侯丽琳回忆:“有一段时间,‘小修小补’确实消失了。群众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设置专门区域、让小手工回归’的建议。”

2022年下半年,太原入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第二批试点名单。据市商务局市场体系建设科科长杨静介绍,市里专门在城六区规划设置一批便民摊点,让“小修小补”有序回归;积极推进核酸亭改建“便民服务亭”,目前已改造完成100多个;计划到2026年底,力争实现主城区40%的社区达到高水平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标准。

亲贤社区所属的平阳路街道主动找到王晓俊,协调提供便民摊点。很快,闹市街头的旧报刊亭完成改造,“老王开锁”工作间开张了。5平方米左右的小房间,却是“五脏俱全”:左手边,挂着满墙钥匙,工作台上是3台小型配钥匙机;右手边,摆出颜色造型各异的门禁牌,刻章机和电脑分置两层;正对面的墙上,“山西省锁业协会会员单位”牌子很显眼。

“以前我也打听过,这种固定摊点一年怎么也得交3万元。”王晓俊感觉吃上“红利”,“现在一个月交500元就行!”记者留意到,不到1个小时,王晓俊就刻了2个章、配了3把钥匙,“每天早8点开到晚8点,再不担心风吹雨淋,中午还能支开椅子眯一会儿。我感觉能再干几年,坚持到抱孙子!”

上海普陀

“一站式服务”开在门口

临近中午,家住上海普陀区普陀四村小区的黄龙顺,慢悠悠走出小区大门,来到长风新村街道白兰片区,点了一份芹菜百叶肉丝、一份油焖茭白,加汤和米饭,一共花费16元。

普陀区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试点地区。白兰片区则是这里的社区服务综合体之一。一栋小楼里,除了社区食堂,还有西点店、咖啡店、乒乓球室、舞蹈房……“吃完饭休息休息,还可以喝咖啡、打乒乓球,一站式解决很方便。”黄龙顺说。

长风新村街道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2万人。作为人口较密集的城区,街道内生活消费配套原本多是生鲜超市、早餐网点、美容美发等基础类服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提高了,如健身、咖啡、鲜花这些消费,从‘奢侈品’变成很多人的‘必需品’。”长风新村街道普陀四村第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瑜说。

记者在规划图上看到,长风新村街道正依据社区特色,打造便民生活圈:西部居民区集聚,紧邻苏州河步道,有康养中心等设施,打造为健康宜养便民生活圈;中部,长风公园、长风文化馆等生态、文化资源集聚,打造为生态人文便民生活圈;东部,围绕大型综合商业中心,打造为活力商业便民生活圈……

“以前居民们购物、消费,可能要去徐家汇、南京路,现在不出街道,都可以解决。”顾瑜说,街道也有意识地引导社区商业由过去的传统购物、餐饮向休闲、文化、健身、娱乐等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商贸发展。

口红节、手工市集、巡游演出等活动逐渐开展,吸引了不少居民的关注。“我们鼓励‘一店多能’,让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一站式解决。”长风新村街道营商办负责人说。对于各商业场所的创意活动,街道都会鼓励和支持,“让居民感觉到社区是家的部分,城市是家的延伸。”

黄龙顺说,儿孙周末喜欢到商场和公园去逛,自己则爱到已经贯通开放的苏州河步道走走,步道边有苏河水岸驿站,驿站里不仅提供直饮水、雨伞、充电宝等便民服务,还有公益阅读空间,“看看河景,读读书,太舒服了!”

贵州贵阳

找准居民急难愁盼

下午2点,连着打完3通电话,叶涵文脸上露出笑意:忙了近3个月时间,总价40多万元的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4台设备终于谈妥,一周内送至贵州贵阳乌当区新光路街道新光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2021年,贵阳入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试点。同年12月,贵阳“一圈两场三改”规划建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着力打造“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全覆盖的便民生活圈,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在新光里社区,居民期盼许久的卫生服务站也提上日程。

为申请卫生服务站项目,做过多年药店、医疗器械生意的叶涵文4次摸排调研,了解居民意愿和辐射范围。“整个片区60岁以上老人有七八千名,既有刚性需求又有市场潜力。”乌当区的多重支持也让她下定决心,“店铺长期免租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在中医专项、公共卫生方面还有一些补贴,区卫健局会不定期派遣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

历经层层筛选,叶涵文争取到这个项目。卫生服务站自去年9月正式运营以来,平均每天接诊近20人,基本实现慢病、基础病诊疗与管理。接下来她还想再投入100万元,添置仪器设备。

考虑到社区老年人的普遍需求,乌当区民政局还争取省级补助资金266万元,在新光里社区新建养老服务站、社区食堂等设施。“以老年人助餐服务为例,日均服务量依据人次,每年享有相应补贴,最高达10万元,由市、区两级财政按6∶4承担。”新光路街道办事处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夏德慧介绍,在新光里社区便民消费中心,游泳馆、健身房、艺术培训、矛盾纠纷联动调解中心等逐一配套,农贸市场建设也进入尾声,今年将吸引商铺入驻运营。

“城市改造提升,只有契合居民诉求,找准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得到大家支持,共同建起社区生活‘同心圆’。”乌当区“一圈两场三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韦作洪说。

本期统筹:程聚新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会见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

    王沪宁蔡奇参加会见   5月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王沪宁、蔡奇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本报北京5月8日电(记者李昌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时间:05-09
  • 清水绕古寨 侗歌传佳音(寻找最美乡村·皇都村)

      琴歌互答。   遥望古桥。   水环侗寨。  皇都村,位于湘桂黔交界处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距县城约10公里,村子就坐落在一道河湾处。  村寨内古迹众多,吊脚楼鳞次栉比。行走在...

    时间:05-09
  • “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人民论坛)

      优化理论学习方式方法,坚持领导带学、个人自学、支部共学、分层研学、实战检学“五学联动”;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采取指定章节集体精读、党员干部轮流领学等多种方式将学习推向深...

    时间:05-09
  • 抒写时代华章  唱响时代强音

      中国曲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曲协积极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基本职能,动员带领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抒写时代华章、唱响时代强音。...

    时间:05-09
  • 部署开展二〇二三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

    时间:05-09
  • 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

    时间:05-09
  • 强链补链,中小企业要有大作为

      超六成“小巨人”企业深耕工业基础领域,400多家“小巨人”企业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配套专家”……在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翻开中小企业稳链强链补链成绩单,截至目前...

    时间:05-09
  • “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力,空间更大”(经济新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

    时间:05-09
  •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中国西安举行。建交31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加速对接发展战略,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友好关系日益巩固。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将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引领作...

    时间:05-09
  • 共同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和音)

      中国—中亚峰会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月18日至...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