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盐碱滩变为生态城

2023-05-07 08: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曾经,有这样一片地方:三分之一是污水库,有专家认为“没法治理,只能填了”;三分之一是废弃盐田,“没法种树,只能荒着”,来种树的农民摇摇头;三分之一是荒地,“守着前面两块地方,咋还能住人?”附近的居民直叹气。

如今,这片地方已满目苍翠、楼宇林立、产业兴旺、百姓安居……这里,是位于蓟运河畔、渤海之滨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新加坡两国在生态城市建设领域的重大合作项目,生态城历经15年开发建设,蓝图渐成现实。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来到这里,听取了生态城规划建设情况介绍,察看了规划实景沙盘和建设展板。总书记指出,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

10年来,中新天津生态城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团结一心、砥砺前行,从31.23平方公里的盐碱荒滩上起步,“种”出了一座绿色新城:居民发展到13万人,绿色建筑比例达100%,建立起涵盖6类30项指标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智能科技、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落地生根,拔节生长。

将智慧元素融入居民生活

从鸟鸣中醒来、在绿荫下漫步、在花朵的芬芳里徜徉……5月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一个多彩的美丽家园。

家住季景兰庭小区的白振义老人每天都闲不住,“上午去社区中心打乒乓球和台球,下午游泳。”老人走出家门,他顺手把邻居家的垃圾也带下了楼,“举手之劳,保护环境。”

下楼没几步就是垃圾回收箱,细长灯管、水银温度计、杀虫剂、电子垃圾、化妆品、过期药品、纸类垃圾、厨余垃圾……垃圾种类被划分得十分详细。刷卡、选择垃圾种类、投放,白振义动作娴熟。

“业主投放厨余垃圾1.05千克、可回收物2.1千克、其他垃圾0.38千克;小区今日投放垃圾总量226.41千克,减少碳排放量149.6千克……”回收箱侧面的屏幕闪动,显示此次投放垃圾数量和小区垃圾投放总量。“每次回收垃圾都会有积分,一定的积分能换购日用品。”白振义说。

中新天津生态城按照距离不超过150米、步行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原则设置智能垃圾投放设备。前端居民投放垃圾的“小数字”,到了后台便成了垃圾智慧分类的“大数据”。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运营中心,每个智能垃圾投放设备搜集的数据均被实时传输到了“无废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垃圾怎么投、什么时候清、运到哪里,都由这些数据说了算。

“厨余垃圾易腐坏发臭,大数据测算后会安排环卫人员及时清运。清运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也会实时上传,供平台工作人员实时动态查看轨迹,保障清运过程高效无遗漏。”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局局长王喆说,“生态城将智慧元素融入居民生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作为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中新天津生态城将在今年大会期间推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等数个智慧体验点位,让市民与观众沉浸式体验“未来智慧生活”。

“这小装置连着我的手环,每天的血压、体温、心率、步数,喊一声就会告诉我。”同住季景兰庭小区的高宗芝老人指着客厅里一个20厘米高的蛋型装置说,“遇到突发情况,卧室床头有一键报警,门口有红外预警,小区空地上探测到老人摔倒的图像也能感应报警。孩子们在外工作很放心。”

生态修复技术在全国多地推广运用

绿树环绕,湖水湛蓝,鱼儿吐着水花,飞鸟自在翱翔……“我在生态城周边工作10多年,居住8年多,有空就来静湖走走,空气好,很放松。”居民王攀和记者在静湖边散步时说。

“想不到吧?以前的静湖是一个面积2.56平方公里的人工挖掘废水坑,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是周边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地。”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旭指着一张老照片说。在这张照片上,黑黄色的水体翻滚冒泡,周围不见一丝绿意,隔着照片仿佛也能闻到刺鼻的味道。

“2008年中新天津生态城正式开工,静湖治理就被列为环境建设的一号工程。”刘旭说,治理团队反复试验最终确定方案:重度污染的底泥经无害化处理后烧成陶粒,用于绿化基料;中度污染的底泥净化后被装进巨型口袋,用于人工岛造岛;轻度污染的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用于路基垫土。

经过长达3年的生态修复和治理,这个曾经重度污染的“臭水坑”变成了生态城最大的景观湖,水域面积117万平方米,还与故道河、惠风溪等水体共同形成了独特的水生态系统,成为居民观花、观景、亲水的好去处,水域周边栖息的鸟类也越来越多。

“该项目一共取得9项国家专利,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染场地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先后在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山东沂水县沂河、湖南株洲市清水塘等多地推广运用,做到了‘能复制、可推广’。”刘旭说。

“能复制、可推广的关键是有指标,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就是‘导航仪’。”刘旭介绍,开发建设之初,生态城就编制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2020年,生态城在对标中外先进城市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指标体系2.0升级版”,新增智慧运行、宜居建设和科技创新类指标11项。

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这些插画和软陶都是我在家抽空做出来的,现在有了展示和交流的空间。”走进季景社区居民创新创业中心,社区居民惠金向记者介绍她的手工作品。

惠金是一名全职妈妈,也是一名手作爱好者。在创新创业中心,惠金的手作工作室开张,让她的爱好有了“变现”的空间。“创业场地、政策对接等,以前对我们来说都是难题,如今有了居民创新创业中心这个平台,方便多了。”惠金说。

这是中新天津生态城首个居民创新创业中心,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居民免费开放,居民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驻场时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社区有不少具备一技之长的居民因为时间、资金等因素无法创业。因此,我们和社区一起打造了这个众创空间。”项目运营方吉宝智城(天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监杨朔告诉记者。据悉,目前生态城具有类似功能的居民创新创业中心共6个,覆盖一半社区。

“既然生态城是一座‘城’,就必须在生产、生活、生态方面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中新天津生态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良介绍,生态城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设立产业准入门槛,实行项目入区环境评估一票否决制,不引入高耗能、高排放、有污染的企业,高度重视本地就业指标,产业人口不断增加。

在天津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房内,工程师正操作着精密仪器,这条产线是天津市首条具备批量加工光电全材料体系的生产线。“这个行业对员工素质、员工队伍稳定性和周边生态环境的要求都很高,而生态城符合所有要求,我们的员工半数以上是生态城居民。”华慧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曲迪说,安居才能乐业,以当地居民为主的员工队伍多年来非常稳定,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生态环境部去年11月发布了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中新天津生态城位列其中。2022年,生态城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3年增长了近一倍,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从2016年的33%提升到100%。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生态城年均接待游客超过700万人,“美丽资源”正在变成“美丽经济”。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07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会见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

    王沪宁蔡奇参加会见   5月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王沪宁、蔡奇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十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本报北京5月8日电(记者李昌禹)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

    时间:05-09
  • 清水绕古寨 侗歌传佳音(寻找最美乡村·皇都村)

      琴歌互答。   遥望古桥。   水环侗寨。  皇都村,位于湘桂黔交界处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距县城约10公里,村子就坐落在一道河湾处。  村寨内古迹众多,吊脚楼鳞次栉比。行走在...

    时间:05-09
  • “整体把握、融会贯通”(人民论坛)

      优化理论学习方式方法,坚持领导带学、个人自学、支部共学、分层研学、实战检学“五学联动”;将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采取指定章节集体精读、党员干部轮流领学等多种方式将学习推向深...

    时间:05-09
  • 抒写时代华章  唱响时代强音

      中国曲艺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曲协积极履行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基本职能,动员带领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抒写时代华章、唱响时代强音。...

    时间:05-09
  • 部署开展二〇二三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

    时间:05-09
  • 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

      本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申少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

    时间:05-09
  • 强链补链,中小企业要有大作为

      超六成“小巨人”企业深耕工业基础领域,400多家“小巨人”企业成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配套专家”……在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翻开中小企业稳链强链补链成绩单,截至目前...

    时间:05-09
  • “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力,空间更大”(经济新方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

    时间:05-09
  • 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中国西安举行。建交31年来,中国同中亚国家加速对接发展战略,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友好关系日益巩固。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将进一步发挥元首外交引领作...

    时间:05-09
  • 共同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和音)

      中国—中亚峰会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5月18日至...

    时间:05-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