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引聚留用”,让人才脱颖而出

2023-05-20 06:18:36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届青年学者引智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瑞典、西班牙等10余个国家,以及国内多所知名院校的高层次青年人才共160人积极参与。

  “学校正在全力打造长三角医学教育新高地和医学科技策源地,真诚盼望、热忱期待广大青年科学家能够加盟。我们将为各位青年科学家提供最好的环境、最优的服务和最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安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顾家山在致辞中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意愿。

  引才有道 拓宽渠道提供多方面保障

  “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东南人才工程’,加快引进战略领军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安徽医科大学副校长余永强介绍,安徽医科大学把做好人才工作当成最重要的课题。

  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和学术领军人物的带领,“学术教授担任学院执行院长”,是该校进一步适应事业发展需要、加快学院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

  既是通过学校“东南人才工程”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又是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引进工作主要负责人的周洪教授,便是该校这一举措取得实效的有力证明。2018年以来,该院学科方向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相继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32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被成功引进。

  “学校和学科的强弱,归根结底就是看人才,学科建设的本质其实是师资建设。学校提供的政策好、保障好、服务好,人才肯定会扎堆来。仅2022年,我们学院就录聘了13名各层次人才充实到一线教学科研队伍中。”周洪说。

  聚才有力 人才队伍新格局逐渐形成

  “安医大不管是在科研工作还是在职称评定上,都给予了我们年轻人很大的发展空间。”毕业于苏州大学的王咸文教授是一个90后,他主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入选斯坦福全球顶尖2%科学家2022年榜单、指导学生团队获2022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二等奖……项目、科研、教学,来到安医大工作一年半,王咸文一样没落下,今年他还招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博士生。

  王咸文表示,选择接过安医大的“橄榄枝”,不仅是被学校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所吸引,也是被学院院长真心真意想留住人才的举动所打动。“钱院长当时积极和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沟通联系,推荐我、引荐我,最终我是以‘三类人才B档’这个人才层次入职的。”

  王咸文口中的“钱院长”是安医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执行院长钱海生,同时也是学校2019年以“东南学者”身份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用才有效 培优育强不断提升科创能力

  “近3年,我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3项,其中引进人才立项超过50%;获得横向科研经费5.3亿元,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学期伊始,顾家山给大一新生讲授了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幻灯片上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数字,展现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科创成绩,也是对广大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激励。

  引得了“才”、留得住“才”,更重要的是用得好“才”。安医大坚持把人才经费投入作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3年,人才经费投入从5133万元增加到1.67亿元,增幅达230%。仅2022年,学校就为新引进人才拨付科研启动经费1709.4万元,安置费2964万元。

  用才也要育才。安医大也十分重视自培人才,并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大计,通过开展海外交流、进修深造、挂职锻炼等方式,重点支持一批在教学、科研、医疗、管理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潜力的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围绕“新医科”方向和“大健康”领域,组建10个以青年人才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专项投入1250万元。近3年,学校自主培养人才获国家级人才称号达7人次。

  “集聚高层次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所有高水平大学共同追求的目标。”顾家山说,安徽医科大学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开放的姿态全力推进人才工作,让能干事、干成事、成大事的人才脱颖而出,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添火加柴”,也期待着更多“行家里手”在学校的舞台“大显身手”。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毛丽娟)

  • 相关阅读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主要内容如...

    时间:05-22
  • 自主创新路  拳拳赤子心

    30余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带领团队刻苦攻关、不懈钻研,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的突破和跨越。他们钻下2000余个属于中国的海底钻探孔,映照着科学家拳拳...

    时间:05-22
  • 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人民论坛)

    “多亏村党总支书记‘手把手’帮带,让我学知识、长经验,也拓展了客户。”得益于“导师帮带”制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三山井村村民袁荣丽,凭借特色枸杞,推开致富之门。去年以来...

    时间:05-22
  • 钻下“中国孔”:向海图强!

    万步炎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工作(2022年7月25日摄)。   新华社发 站在数米高的“海牛Ⅱ号”面前,这个身量精瘦、满头白发的“...

    时间:05-22
  • 中共代表团访问巴拿马

    新华社巴拿马城5月20日电 (记者苏津)应巴拿马民主革命党邀请,中联部副部长李明祥率中共代表团于5月18日至20日访巴,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宣介会,会见国会副议长法诺...

    时间:05-22
  • 朝着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继续前进(国际论坛)

    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亚国家同中国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如今,这座千年古城又见证了双方开启合作新篇章。 过去30多年来,中...

    时间:05-22
  • “哈中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陕西的茯茶、富平柿饼、蓝田玉、兵马俑文创等产品集体亮相;哈萨克斯坦的面条、果汁、葡萄酒、蜂蜜等产品琳琅满目。近日,庆祝“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暨中哈商品展在陕西西安举办。展会期间举...

    时间:05-22
  • 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和音)

    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守望相助为出发点,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问题上坚定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以共同发展为落脚点,携手打造深度互补、高度互赢的合作模式;以普遍安全为着力点,...

    时间:05-22
  • 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开展合作

    维夏之月,百卉俱开。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

    时间:05-22
  • 湖北荆州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增长

    总投资121亿元的荆州伟胜不锈钢复合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进进出出,挖掘机作业不停。湖北省荆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今年1月底开工建设,预计明年2月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