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朝着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继续前进

2023-05-22 06:40:11

来源:人民日报

  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亚国家同中国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如今,这座千年古城又见证了双方开启合作新篇章。

  过去30多年来,中亚五国同中国相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出了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新路,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中国—中亚峰会的举行,标志着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的正式成立,这是双方合作机制的升级,将进一步增进双方友谊与合作,为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亚—中国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互联互通和产能合作是中亚国家和中国务实合作的亮点。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境内多山的国家,加强互联互通对国家发展十分重要。目前,中国企业正在帮助吉尔吉斯斯坦修建新北南公路,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吉尔吉斯斯坦南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此外,正加快推进的中吉乌铁路项目对吉尔吉斯斯坦具有重要意义,将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重要机遇。中国在制造业和新兴技术方面的实力有目共睹,中亚国家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双方在能源、化工、冶金等各领域的一大批项目落地实施,有力促进了中亚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未来,双方在绿色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深化合作,将进一步促进各国发展。

  当前,中亚国家同中国之间的人文交流蓬勃发展。汉语教学在中亚国家持续升温。我所任职的奥什国立大学开设的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本地最具影响力的汉语教学机构。此外,学校还与陕西、新疆等地高校开展了紧密的学术和教学合作。在中国,有近10所高校开设了中亚国家语言课程,众多高校设立了多个同中亚相关的国别研究中心。通过有关合作,双方学生得以更加了解彼此。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于2014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首个被列入名录的丝路遗产。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大学等单位与中亚国家联合开展考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古城等已成为中国游客熟知的中亚景点。

  作为中国的友好近邻,吉尔吉斯斯坦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吉尔吉斯斯坦是最早支持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之一,双方合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吉尔吉斯斯坦各界坚信中国—中亚峰会达成的丰硕成果将推动中亚国家同中国深化合作,朝着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继续前进。

  (作者为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

  赛卡尔·伊布拉伊莫娃(来源:人民日报)

赛卡尔·伊布拉伊莫娃

  • 相关阅读
  • “哈中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陕西的茯茶、富平柿饼、蓝田玉、兵马俑文创等产品集体亮相;哈萨克斯坦的面条、果汁、葡萄酒、蜂蜜等产品琳琅满目。近日,庆祝“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暨中哈商品展在陕西西安举办。展会期间举...

    时间:05-22
  • 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和音)

    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守望相助为出发点,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问题上坚定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以共同发展为落脚点,携手打造深度互补、高度互赢的合作模式;以普遍安全为着力点,...

    时间:05-22
  • 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开展合作

    维夏之月,百卉俱开。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

    时间:05-22
  • 综合施策治理耕地盐碱化(延伸阅读)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治耕地土壤盐碱化综合措施不断优化,为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年,我国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并同步谋划推进盐碱地普查...

    时间:05-22
  • 盐碱地里造出新粮仓(一线调研)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5月15日拍摄的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

    时间:05-22
  • 用心守护这片海(美丽中国·小城看生态①)

    图①:霞浦县三沙镇海域(摄于2022年10月)。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图②:霞浦县三沙镇民宿。   霞浦县人民政府供图 ...

    时间:05-22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救灾救助能力(金台视线·关注防灾减灾(下))

    卢 哲制图(新华社发) 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自然灾害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救灾救助能力...

    时间:05-22
  • 人的变化最可喜(记者手记)

    今日毕节,处处呈现新气象:水电路都通了,“麻窝寨”变二层小楼了,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手工黄粑变成“网红”商品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落户了,乌江的水更清了,百...

    时间:05-22
  • 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毕节乌江源百里画廊。   毕节市委宣传部供图 工人在毕节一家计算机生产企业产线上组装产品。 ...

    时间:05-22
  • “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活动开幕

    本报福州5月21日电 (记者王珂、付文)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主会场活动在福建省福州...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