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国自然指数贡献份额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2023-05-23 08:1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制图:张丹峰

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年度榜单显示,中国在2022年的自然指数贡献份额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自然指数由国际知名科技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下属机构编制并定期发布。它根据《自然》系列、《科学》等全球82种高质量期刊,统计有关机构、国家或地区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运用该数据库,可以根据各机构的论文发表数量及类别来排名。本次榜单基于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自然指数数据。

在国家和地区榜单中,根据自然指数的关键指标“贡献份额”,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中国机构贡献份额排行表现优异。榜单显示,19家中国机构跻身全球50强,其中中国科学院位列首位。进入前10名的中国机构还有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看领域,化学是中国实力最强的学科之一,全球化学科研贡献份额前10名的机构中,9家来自中国。地球与环境类别中,全球科研贡献份额前10名的机构中,6家来自中国。

据了解,自然指数主要采用论文数和贡献份额两种科研产出计算方法。其中,论文数是指一篇文章不论有一个还是多个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国家/地区或机构都获得1分;贡献份额采用分数式计量方法计算每篇论文作者的贡献份额。一篇论文总分值为1,每位作者被认为对文章有相同的贡献,分值在所有作者中平均分配。对于隶属于多个机构的作者,贡献份额则在各机构间平均分配。

自2014年11月自然指数首次发布以来,我国的自然指数贡献份额不断增加。比如,在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列出的2020至2021年上升最快的50家机构中,前31家均来自中国。

此外,近年来,我国发表的论文质量也不断提升。去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一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二位,占世界份额提升近3个百分点。高被引论文数量是衡量研究影响力的一个关键指标,通常情况下,论文被引用次数越多,就越证明其受到学界认可。

专家表示,自然指数是反映基础研究实力的参考指标。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稳步提升,与持续投入息息相关。过去10多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稳步增长,2022年基础研究经费达1951亿元,是2012年的3.9倍,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连续4年超过6%。

面向未来,专家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创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必要通过完善科研评价体系等方式,努力产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同时,鼓励科研人员从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让科研成果更好为生产生活服务。

《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3日 12 版)

  • 相关阅读
  • 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招收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6150人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 (记者吴月)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招生培养工作的通知》。据悉,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高等医学院校为中西...

    时间:05-25
  • 石榴花开情相融(追着花儿看新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5月,走进新疆塔城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记者看到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

    时间:05-25
  •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人民论坛)

    “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强调:“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既不能心...

    时间:05-25
  • 中共代表团访问沙特

    新华社利雅得5月23日电 应沙特研究与知识交流中心邀请,中共中央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率中共代表团于5月20至23日访沙,会见协商会议副主席米沙勒、工矿大臣胡莱夫以及利雅得省...

    时间:05-25
  • 中老“友谊盾牌—2023”联演中方参演官兵开展助学捐赠活动

    中方参演官兵教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的学生写汉字。   阳吉成摄 本报万象5月23日电 (孙广勇、李汉平)中老“友谊盾牌—2023”联演正...

    时间:05-25
  • 深化互利合作  促进繁荣发展

    “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行,开启了中亚国家同中国关系发展的新篇章,并推动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务实合作进入新阶段。”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与跨地区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扎马特·苏里曼诺夫日前...

    时间:05-25
  • 为推进世界现代化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国际社会看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之于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之于人类现代化进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之于人类...

    时间:05-25
  • 丰富国际社会对现代化的认识(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扎实长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其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的重要原因 1972年以...

    时间:05-25
  • 撬动数字经济无限潜能(记者手记)

    行走浙江,数字经济无处不在: 它是手机一键下单就能坐等到家的生鲜外卖,也是新农人、商户们纷纷开启的直播电商;是借助数字孪生实现远程操控的智慧工厂,也是可实现精准饲喂、智能环控的...

    时间:05-25
  • 多措并举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解读)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

    时间:05-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