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再探苍穹,景海鹏将成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

2023-05-29 22:3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酒泉5月29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马帅莎)5月29日,东风航天城问天阁,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一同亮相,与中外记者见面。

这是我国第三批航天员将首次执行飞行任务,也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的“首秀”。图为指令长景海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供图

  这一次,景海鹏将带领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组成的神舟十六号任务乘组,执行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这将是景海鹏第4次飞天之旅。屡次创造中国人飞行次数最高纪录的他,又一次打破了自己的纪录。

  不少人认识景海鹏,始于2008年的神舟七号任务。那年9月25日21时10分,伴随着火箭轰鸣,景海鹏和翟志刚、刘伯明3人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神舟七号任务乘组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实现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

  载誉归来,景海鹏最先做的就是归零成绩、归零心态,一切从头开始,重整行装再出发,恢复到时刻准备执行飞天任务的最佳状态。

  此后的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任务,状态出色的景海鹏两度担任指令长。在2012年的神舟九号任务中,他与队友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4年后的神舟十一号任务中,景海鹏带领航天员陈冬一起飞向太空,在轨飞行33天,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

  至此,景海鹏成为中国首个三巡太空的航天员。“一级航天功勋奖章”“英雄航天员”“八一勋章”“改革先锋”……一枚枚沉甸甸的勋章背后,正是景海鹏一次次追逐飞天梦想的努力。

  有人劝他“你已经功成名就,也快到知天命的年纪了,航天事业风险那么大,没必要再拼了”,可他说,作为一名航天员,报效祖国最好的方式就是飞天,只要祖国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再上太空。

  为了继续追逐飞天梦想,他自觉和年龄小一轮的年轻战友们一起学习、一起训练、一起承受离心机8个G的过载,坚持相同的标准,甚至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今,距离神舟十一号任务已过去近7年。在这些年里,景海鹏的岗位有过几次变动,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航天员。

  为了能第四次圆梦,这7年里,景海鹏没有耽误过训练,晚上12点前几乎没有睡过觉,周末几乎没有休息过。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成为他每天的标配;70多本手册指南、成千上万条指令他已烂熟于心……年近六旬,但景海鹏的身体素质和飞行技能依旧优秀。

  2022年6月,景海鹏和朱杨柱、桂海潮组成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执行任务,第三次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六号乘组是个全新组合,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的航天员组成。与2名比自己小了整整20岁、毫无飞行经验及太空环境体验的队友组成“跨代乘组”,景海鹏深感责任重大。他经常和两位队友说:“没关系,别紧张,天上有我。”

  经过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和训练,景海鹏和两名年轻队友亦师亦友,非常默契。一个表情、动作和眼神,他们彼此之间就能心领神会,团结得像一家人。“1+1+1=1”,这也是景海鹏给乘组设定的目标。

  此次又将再启“神舟”奔向“天宫”,景海鹏坚信中国空间科学的春天已经到来。“到时候请广大科研人员端着茶杯、喝着热茶,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我们做实验,天地共同享受飞行、分享成果、共享喜悦、分享快乐。”这位航天老将如是说。(完)

  • 相关阅读
  •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2500个项目参赛

    本报北京电 (记者贺 勇)作为中关村论坛的赛事板块和对外交流的高水平国际前沿科技竞技平台,2023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海内外2500余个创新项目报名参加,参赛项目涵盖人工智能...

    时间:05-31
  • “我们真切感受到河北乡村的发展和变化”

    图为两岸媒体人在河北曲阳定瓷博物馆体验陶瓷拉坯工艺。 5月22日至27日,“太行山上话乡村振兴”两岸媒体豫冀行联合采访活动走进河北省,30余名来自两岸...

    时间:05-31
  • 财政部下达水利救灾资金7.28亿元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曲哲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财政部日前会同水利部迅速行动,统筹考虑各地水利工程水毁损失、白蚁等害堤动物对水利工程造成的灾损情况,以及各地安...

    时间:05-31
  • 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有了参考指南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丁怡婷)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发布了《城市居家适老化改造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指导手册》),针对城市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在通用性改造、入...

    时间:05-31
  • 完善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魏哲哲)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日前共同向社会公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让全社会关心关爱因受到不法...

    时间:05-31
  • 制止餐饮浪费,需要久久为功

    在一所高校食堂的自助餐厅,记者看到一些学生的餐盘里剩下米饭、馒头、花卷等主食。“取餐时候也知道要‘多次少取’,但自助餐种类多,每种都取一点,最后还是吃不了,只能把主食剩下了。”一...

    时间:05-31
  • 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人民论坛)

    “百姓富起来最重要!”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带领群众集中力量办了三件事:一是推进蔬菜产业化,二是开发寿北盐碱滩,三是为工业翻身打基础。正是这三件事,让寿光人...

    时间:05-31
  • 外企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较高

    本报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罗珊珊)中国贸促会对26个省份的600余家外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日前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外资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

    时间:05-31
  • 田间“大冰箱”存住果蔬茶鲜味(经济新方位·县域经济观察)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初夏,杨梅缀青枝。 在湖南株洲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邱胜军经营着一处家庭农场。300亩的杨梅林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超...

    时间:05-31
  • 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加强...

    时间:05-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