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丨短评:人权治理,中国为何行?

2023-06-14 21:30: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人权治理,中国为何行?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内因。

  昨天,传统文化理念奠基之。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把“人”摆在社会和价值体系的中心位置,历来是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民本思想,而且深化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国的人权治理实践是由既具共同价值、又具中国特色的独特人权理念来引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发展道路,并创造性提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等理念。

  今天,当代进步实践发展之。

  生存是一切人权的基础,是人处于首要地位的基本权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始终为人民健康矢志奋斗,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1952年底,烈性传染病(鼠疫、霍乱、天花)、肺结核、黑热病等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旧中国每年疟疾发病人数达3000万左右,1958年发病人数已降至78万;全国12个省份流行近百年的血吸虫病,在半数以上的流行区基本被消灭。

  1972年,屠呦呦团队成功提取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这项科研成果被广泛运用,挽救了世界上数百万名患者的生命。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图为2015年12月7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沈晨 摄

  从世卫组织衡量各国健康水平的3个公认指标看,人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22年的78.2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4.9‰,孕产妇死亡率由150/10万下降到15.7/10万。目前,中国民众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发展是推动中国人权治理实践的发力点。经不懈努力,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摆脱绝对贫困,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史无前例。

  “人权要通过行动来实现”,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罗伯特·沃克(Robert Walker)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关注个体和家庭层面的贫困,“消除绝对贫困是对人权最好的保障”。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均衡,学前教育资源总量迅速增加,义务教育实现县域基本均衡发展,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资料图:学生们在大课间做韵律操。黄建 摄

  明天,未来文明对话共享之。

  战胜疾病,消除贫困,发展教育,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特定群体权益获得平等保障和特殊保护。这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是维护基本人权,知行合一的充分实践,也是世界人权史上的发展奇迹。更重要的是,其展现了中国人权的丰富内涵、价值追求和理论意义,既把人视为权利保护的客体,又把人视为实现权利的主体,旨在实现人的整体性价值。

  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充分说明,尊重和保障人权必须在坚持人权普遍性原则基础上,走符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正如《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所指,各个国家都有义务促进和保护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同时,在对待人权问题上必须考虑民族特性和地域特征,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等现实背景。

  人类文明丰富多彩,各国人权发展道路多种多样。在人权问题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当前,全球人权治理仍面临规范失效、机制失序、公平失衡等问题。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各国面对各不相同的人权方案,应相互理解,推动交流互鉴,加强彼此合作。

  中国致力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包括人权在内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适逢《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中国人权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推动全球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中国经验、中国理论和中国智慧,为实现《世界人权宣言》和《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确立的人权目标不断注入新动力。(完)

  • 相关阅读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赓续中华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

    时间:06-16
  • 一箭41星新纪录!

      新华社太原6月15日电 (李国利 郝明鑫)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批卫星...

    时间:06-16
  • 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什么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如何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近期举办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主题教育读书班上,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践,交流学习心得,气氛热烈...

    时间:06-16
  •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文脉谱写华章(人民论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融合中华节气、经典诗文和冰雪运动精神,惊艳全世界;“北斗”组网、“嫦娥”探月、“羲和”逐日、“天问”探火、“天和”遨游苍穹,重大科技成果烙...

    时间:06-16
  • 共同推动人权文明发展进步

    6月14日至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共同主办的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内的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平等、...

    时间:06-16
  • 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举行

    本报青岛6月15日电 (记者曲颂)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15日在山东青岛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沈跃跃出席并作主旨讲话。 沈跃跃表示,上合...

    时间:06-16
  •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6月15日上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6日 03 版)...

    时间:06-16
  • “为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一景。 利由斯摄 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摩罗瓦立县巴霍多比村的主干道两旁,水果店、服装店、杂货店等各种小店鳞...

    时间:06-16
  • 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聚焦共同发展

    据新华社联合国6月14日电 (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4日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高级别公开会上,呼吁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聚焦共同发展。 张军表示,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

    时间:06-16
  • 第六届进博会丹麦推介会在哥本哈根举行

    本报柏林6月15日电 (记者张慧中)哥本哈根消息: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丹麦推介会14日在哥本哈根成功举办。丹麦工业联合会、丹中商会、丹麦大学联盟等三家机构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署...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