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访柳华文:数字时代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人权保障?

2023-06-14 21:00: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专访柳华文:数字时代科技如何更好助力人权保障?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步入数字时代,科技与人权的关系时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助力与数字赋能对保障人权的影响更加突出。但与此同时,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也为实现人权领域的非歧视原则带来全新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柳华文研究员14日在北京参加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间隙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他指出,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人权保障,将提供更大便利和更多可能。在数字时代更好保障人权,正在成为中国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共识。

  “在整体上,人权因为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得到前所未有的促进。”柳华文以教育和健康为例指出,数字技术的应用极大推进了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越来越多的包括儿童在内的受教育者,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和智能教育设备,接受了更好的教育。数字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在线医疗咨询和医疗服务,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柳华文还注意到,数字技术为及时监测、报告和制止人权侵犯行为以及改造罪犯和触犯法律者提供了有效手段。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侵犯人权的行为,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行为。

  柳华文特别指出,在中国反对人口拐卖的工作中,科技助力的特征非常明显。比如脱氧核糖核酸(DNA)比对技术和数据库建设、跨年龄段人脸识别技术的运用等,在有关案件中已经发挥了独特优势。不仅新发案件极大减少,许多几十年前的旧案也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得到侦破。

  在数字技术推动保障人权发展的同时,其局限性和接踵而来的挑战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谈及利用数字技术保障人权的局限性,柳华文表示,其一,数字技术在实际运用中并不能保证百分百准确。例如,数字技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判和漏判情况,需要结合其他证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其二,数字技术的信息安全问题会对人权保障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影响,特别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应该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以人民为中心来设计、指引和控制科技的应用过程。”柳华文说。

  更重要的是,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技术普及及使用水平和程度不同,由此产生的数字鸿沟问题,对人权领域平等和非歧视原则造成全新挑战。对此,柳华文指出,数字鸿沟的现象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别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普遍存在,各国可以、也应该加强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科技强国应该向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倾斜,提供技术等方面的援助和支持。

  就中国自身而言,柳华文特别提及两份重要文件:一是中国正在实施的第四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统筹推进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二是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20年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在政策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

  “未来面对数字时代的科技挑战和局限,需要结合实际和具体的情况合理和适当地利用现代科技。不能回避,不能因噎废食。”柳华文强调,数字技术在人权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且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数字时代处理好科技与人权的关系,值得全社会持续关注、严肃讨论并形成广泛共识。(完)

  • 相关阅读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赓续中华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

    时间:06-16
  • 一箭41星新纪录!

      新华社太原6月15日电 (李国利 郝明鑫)6月15日13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批卫星...

    时间:06-16
  • 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什么是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如何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近期举办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主题教育读书班上,党员干部结合岗位实践,交流学习心得,气氛热烈...

    时间:06-16
  • 坚持守正创新,赓续文脉谱写华章(人民论坛)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融合中华节气、经典诗文和冰雪运动精神,惊艳全世界;“北斗”组网、“嫦娥”探月、“羲和”逐日、“天问”探火、“天和”遨游苍穹,重大科技成果烙...

    时间:06-16
  • 共同推动人权文明发展进步

    6月14日至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共同主办的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近百个国家和包括联合国机构在内的国际组织的300余位中外嘉宾,围绕“平等、...

    时间:06-16
  • 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举行

    本报青岛6月15日电 (记者曲颂)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15日在山东青岛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上合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主席沈跃跃出席并作主旨讲话。 沈跃跃表示,上合...

    时间:06-16
  •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6月15日上午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6日 03 版)...

    时间:06-16
  • “为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共创繁荣发展新时代)

    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工业园区一景。 利由斯摄 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摩罗瓦立县巴霍多比村的主干道两旁,水果店、服装店、杂货店等各种小店鳞...

    时间:06-16
  • 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聚焦共同发展

    据新华社联合国6月14日电 (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4日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安理会高级别公开会上,呼吁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聚焦共同发展。 张军表示,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

    时间:06-16
  • 第六届进博会丹麦推介会在哥本哈根举行

    本报柏林6月15日电 (记者张慧中)哥本哈根消息: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丹麦推介会14日在哥本哈根成功举办。丹麦工业联合会、丹中商会、丹麦大学联盟等三家机构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署...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