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朵朵兰花香 乡村新气象(千万工程 一线探访)

2023-06-17 08:1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棠棣无处不逢花。”走进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村道宽敞洁净,民居整齐排列,一条3.6公里长的环村公路串起花的海洋,蔚为壮观。

这个获得“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的美丽乡村,20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的棠棣村,杂物乱堆乱放,村民们为了种养花卉方便,把露天“农家肥”置于房前屋后,人居环境差,治理难度大。

2003年,随着“千万工程”在浙江全省深入推进,一场村庄环境整治行动也在棠棣村火热开展。

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坦言:“起初大家环保意识不强,只顾自家方便。想要改变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并不容易。”

发挥“头雁效应”,形成示范引领。刘建明带头拆除了自家花圃的两个粪坑,再同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做工作。经过系统整治,全村共清理拆除“两堆一坑”(柴堆、草堆、露天粪坑)1800多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以解决老大难问题为起点,棠棣村不断拓展环境整治半径:修缮近1万平方米的危墙,修宽道路,整治杆线,亮起路灯,村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

“村子美了,我们的干劲更足了。”棠棣村兰花共富工坊负责人童水标脸上挂满了笑意。

棠棣村因花闻名,素有“千年兰乡”的美誉。随着村居环境改善,一座数字兰花共富工坊拔地而起。村里运用数字化手段,着力做好“兰花”这篇大文章。从智能培育到直播出售,一朵小小的兰花成为村民手中的致富花。

早上七八点,童水标像往常一样点开“温室管家”APP,兰花共富工坊内的温度、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当日照强烈时,顶棚的一、二层遮阳帘便自动运行;当需要浇灌、通风时,喷淋、风扇等装置便自动运行,确保兰花生长处于舒适环境。

待到兰花培育成熟,童水标便组织村民和电商团队,在工坊内进行分株、装盆和直播销售。“您瞧,这株兰花叫宋梅,花色呈俊俏鲜丽的嫩绿色,花瓣层次丰富,晶莹透亮,犹如翠玉。”电商主播卢燕燕在工坊内搭起直播间,热情地吆喝着。

随着下单声叮咚作响,阵阵兰花香飘向千家万户。

“既要搭上数字化快车,更要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漓渚镇副镇长陈俊杰介绍,2017年,漓渚镇成为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之一。为推进项目实施,棠棣村将300余亩分散的丘陵山地改造成连片农田,利用农业景观和乡村空间吸引游客、凝聚人气,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如今的棠棣村,以花木产业为主导,以兰文化创意研学体验为特色,年接待培训2.5万人次以上、游客14万余人次,带动花木销售额增加10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12万元。

村民口袋越来越鼓,但真正转型成“示范村”“文明村”,还要靠文明乡风的浸润。今天的棠棣村,以“棠棣”为名,以文明乡风为要,在乡村振兴路上既“塑形”、更“铸魂”。

“世盛千般好,家和万事兴。”在村民钱迪红家门口,两行家训赫然醒目。“这是村里发起的晒家风家训活动。”村妇联主席徐伟凤介绍,棠棣村扎实推进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文明建设,以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往前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跃入眼帘,这是棠棣乡村振兴讲习所,一群学生正在参加研学活动。“这里本是一片废弃厂房,后来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讲习所负责人李红敏介绍。

棠棣村通过修建文化礼堂等方式,让“人勤春早”的价值追求代代相传。“这加强了棠棣在外乡贤与家乡的精神连接。”漓渚镇党委书记罗耀说。

20年来,棠棣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让朵朵兰花香,带来乡村新气象。站在新起点的棠棣村,正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

    时间:06-20
  • 让党的好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一条横幅、两块展板,几十张小板凳围成圈,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双金社区,一场理论宣讲正在进行。60岁的双金社区干部、“板凳课堂”宣讲团成员徐修芳精神抖擞、热情洋溢,深入浅出地...

    时间:06-20
  • 辽宁以公益诉讼助推公共设施安全

    本报沈阳6月19日电 (记者刘佳华)记者近日从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辽宁全省检察机关在“出行保障”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办理涉窨井设施安全、残疾人和老年人出行保障等公益诉讼案件69...

    时间:06-20
  • 把小地梨做成大产业

    站在地梨育苗试验田里,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西老藏营村党支部书记刘文开对着地头的提示牌逐垄查看秧苗长势。“今年种这些种子肯定能丰收。”刘文开胸有成竹地对农户说。 地...

    时间:06-20
  • 从卫星视角看荒漠化防治(美丽中国)

    图①: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采用草方格方式治沙。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图②:国营新华林场农田林网郁郁葱葱。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

    时间:06-20
  • “618”助力消费回升向好

    本报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王珂)一年一度的“618”促销活动全面开展,从各大平台发布的成交数据看,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较快。同时,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新场景、新模式成为...

    时间:06-20
  • G60科创走廊,在连接中快速生长(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服务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为区域协同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上海市松江区石...

    时间:06-20
  • 秉承“和平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观点)

    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塑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走...

    时间:06-20
  • “两业融合”塑造竞争新优势(人民时评)

    优化融合创新环境,健全保障制度,激发企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不同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和路径 在消费电子行业,“硬件+数据+服务”模式悄然兴起,...

    时间:06-20
  • 化科技优势为民生福祉(现场评论)

    一枚蛋壳仅0.17毫米厚的生鹌鹑蛋,如何剥蛋壳而不破蛋膜?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上,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展区内,一台机器人引起了笔者关注。只见它将“手”伸入一个开...

    时间:06-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