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2023-06-26 08:2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景观。
马征辉摄(人民视觉)

海南南繁,广袤田野里稻株迎风摇曳。“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海南大学”……田野里竖立的各种标牌,标注着这些田垄的独特性。

在这里,南繁不只是一个地名:

南繁是一块育种宝地——北纬18度以南,优越光热禀赋造就“天然大温室”。三亚、陵水、乐东三市县,26.8万亩良田,夯实国家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基础;

南繁是一种科学追求——每年冬春,农业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赶来,由北方带来的种子在此繁育,新品种选育周期极大缩短,创新驱动“南繁北育”;

南繁是一股中国志气——迄今70%以上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南繁加代、繁育。“中国粮食”用上“中国种子”,南繁功不可没。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国家宝贵的农业科研平台”“我一直关注南繁科研育种,要科学谋划加快推进”。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南繁考察。2022年4月,总书记在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攥紧中国种子,南繁如何再建新功?

开局之年看南繁,处处可见自立自强的探索与成效。

“杂交水稻年亩产4000斤高产技术集成项目”成效显著,早造测产亩产达到1687.2斤;2023中国种子大会开幕,近2000个优新品种亮相三亚市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甜糯的栗子南瓜、橙黄色瓜瓤的彩虹西瓜等吸引众多目光。

三亚崖州坝头基地的试验田里,处于苗期、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同品种水稻,各自茁壮成长。

“过去,科研人员获取田间数据,只能‘眼瞪尺量’,现在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帮忙,信息一目了然。”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爱良说。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南繁的“创新基石”,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则是科技城的“创新枢纽”。种子实验室里,高通量种子微切片设备、种子品质鉴定设备、种子表型组学研究设备……7000多台先进仪器设备,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添力。

“种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遵循科学逻辑,瞄准共性需求,向所有科研团队24小时开放。”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党委专职副书记牛晶晶说,“搭起开放共享的公共科研平台,科技城里协同创新的氛围越来越浓。”

走进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三亚),澳洲野生棉花匍匐在地,长梗桐棉高达两层楼……全世界发现的53个棉种,活体保存在此的就有38种,居世界第一。

“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源头。”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刘方介绍,这里已向各科研单位提供遗传材料1万余份次,直接用作亲本育成新品种近200个。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田间管理员程云连,正在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里,顶着烈日查看野生水稻生长情况。资源保存能力达4万份,能满足未来30年野生稻资源保存需求,这个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即将向科研人员开放。

如今的南繁育种,已贯通种子鉴定、种质资源保存、基础研究等全过程。这里孕育的新种良种,从实验室走向大田大洋,从海南岛撒向全国各地。

自立自强、协同创新,让科研资源“攥指成拳”是关键。

南繁服务站(坡田洋)里,负责人孙吉先掏出手机,“秀”出建在“云”端的试验田和服务站:通过“云选地”,租用试验田就像网络购物一样便利;选择“云种地”,科研人员即便不在基地,也能获得从播种到收获的全链条、菜单式服务。

实验室技术支撑植物新品种权交易;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由20个月缩短至3个月;26.8万亩科研育种保护区,全部纳入永久基本农田范围予以重点保护……全方位创新服务,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求索良种。

今年2月,又一场“揭榜挂帅”在崖州湾科技城圆满完成。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种子集团将与全国67个科研院校团队联手,围绕玉米、大豆、水稻和蔬菜四大作物的20个项目开展联合攻关。

“科研经费由实验室提供一半、企业支付一半,评估不唯论文,只看成果是否破题,能否在市场推广。”中国种子集团南繁硅谷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经理许珂说,企业出题、院校出智、成果共享、利益反馈,“揭榜挂帅”制度让创新主体活力倍增。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创新机制的红利源源不断释放。

“南繁育种也育企。”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法规总监刘枫说,在合作共享机制和“揭榜挂帅”制度支持下,企业已从10人的初创团队成长为100多人的知名生物育种企业。

国家南繁作物表型鉴定、耐盐碱水稻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设施平台相继建成;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一批科研单位和中国种子集团、隆平高科等龙头企业加速集聚;种业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截至今年1月底,崖州湾科技城累计注册企业已近万家。

立足自然禀赋,厚培创新禀赋,南繁蹚出一条种业发展新路。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代代农业科研工作者来到南繁,像种子一样,一头向下扎,一头向上发。崖州湾科技城里,“隆平街”“传薪街”“振兴路”笔直宽阔,传承着这份南繁情结。

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产业集聚效应凸显,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留在南繁。

科研设备、实验室等硬设施“引才”,住房、医疗、教育等软配套“留才”,“海南专项”等量身定制的好政策“育才”。“以前说去南繁,现在是回南繁。”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柔汐感慨。

以人才高地挺起创新高地。今日的南繁育种,已由过去以水稻、玉米、蔬菜等农作物为主,向水产等领域拓展。

乘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正在建设,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种业高地加快崛起……南繁的田野,聚满光和热,涌动创新潮。

(本报记者赵展慧、孙海天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6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这样指导青年工作

      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样的集体谈话已是第三次。梳理三次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和青年工作的要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时间:06-28
  • 宁夏持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本报银川6月27日电 (记者刘峰)近日,记者从召开的宁夏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宁夏多措并举持续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居家上门服务、发挥专业机...

    时间:06-28
  • 北京推出八项举措集中整治欠薪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贺勇)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从源头治理欠薪、夯实过程监管、强力化解欠薪纠纷等方面,实施八项...

    时间:06-28
  •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

    时间:06-28
  • 共谋发展 共享未来

      盛夏时节,在湖南长沙,人们用最真挚的热情,迎接一批批远道而来的非洲客人。6月29日,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本届博览会以“共谋发展、共享未来”为主题。随着...

    时间:06-28
  • 激发度假旅游消费更大潜力(消费视窗)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大力发展黄河旅游产业,图为该县禹王台太空舱度假休闲湾一角。   薛 俊摄 游客在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上戈镇庙洼村新建成的“山水隐庐·苹果来了”微度假...

    时间:06-28
  • 福建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泉州石狮卡宾创意园内,布料经自动裁剪机分割后,沿着智能吊挂系统送到具体岗位,由工人缝制后一路送往仓库;漳州三宝集团热轧卷板厂里,超1300摄氏度高温的铁水,沿着全自动生产线向前流淌...

    时间:06-28
  • 千里乌江复清流(美丽中国·我们的母亲河⑥)

    核心阅读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是贵州的母亲河。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下大力气治理磷化工污染,全流域取缔网箱养鱼。如今的乌江,如一条透亮的绿丝带,铺展在...

    时间:06-28
  • 以检察建议助推禁毒社会治理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 (倪弋、李冠儒)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检察机关依法严惩毒品犯罪、强化禁毒综合治理工作情况。 最高检介绍,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批捕、起诉职...

    时间:06-28
  • 提高教育戒治规范化水平

    本报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张璁)记者从司法部获悉:6月26日,司法部发布7篇戒毒工作指导案例,以不断提高教育戒治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此次发布的案例,是从司法行政(法律服务)...

    时间:06-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