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千里乌江复清流(美丽中国·我们的母亲河⑥)

2023-06-28 08:2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乌江是贵州省第一大河,是贵州的母亲河。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下大力气治理磷化工污染,全流域取缔网箱养鱼。如今的乌江,如一条透亮的绿丝带,铺展在黔中大地。

翻开贵州省地图,可见西北部有两股细流蜿蜒两三百公里,在毕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汇合,于东北方向流出省界,至重庆涪陵区汇入长江。这就是贵州省第一大河——乌江,也是贵州的母亲河。

乌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三岔河发源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香炉山,北源六冲河发源于赫章县妈姑镇,于化屋村汇合后称乌江。乌江在贵州境内的江段全长896千米,流域覆盖8个市(州)、52个县(市、区)。

近年来,贵州省系统推进乌江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建设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治理水污染,刻不容缓

乌江镇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处在遵义、贵阳两市交界处。人来车往,口耳相传,带火了乌江镇的乌江鱼。乌江镇餐饮协会会长何岭松回忆:“最多的时候,专门做乌江鱼的餐饮店有近200家。”

老渔民何岭松曾带着渔具和200多个网箱辗转于乌江上、中、下游。在乌江镇养鱼期间,何岭松和其他20多户渔民收入可观。

2006年,就在渔民们沉浸于丰收的喜悦中时,在离乌江镇10多公里的贵阳市息烽县交椅山,一座磷石膏渣场建成了。

贵州省磷矿资源丰富,经过长期发展,磷化工产业逐步成为贵州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之一,省内99个涉磷企业有74个分布在乌江流域。其中,交椅山渣场属于贵阳中化开磷化肥有限公司(现贵州磷化集团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用来堆放磷石膏废渣。

3年后,乌江镇的渔民们发现,江水变成了乳白色,尤以右岸最为明显。李忠勇是土生土长的乌江镇人,他说,那时,“有时候江水一半白、一半清,水里一股腥味。”

出现异常后,环保部门迅速组织专家对乌江进行“会诊”。通过现场勘测,锁定了乌江34号泉眼。经检测,泉水中总磷浓度高达300毫克/升;氟化物浓度高达120毫克/升。泉眼以下的乌江遵义境内断面全部为劣Ⅴ类水质。

循着34号泉眼,专家们找到了污染源——交椅山渣场。原来,3年多来,交椅山渣场的磷石膏废渣堆积如山,由于缺乏防渗漏设计,高浓度含磷污水渗入地下,与乌江地下水汇合,再通过34号泉眼进入乌江。

不只是乌江镇,乌江上游的村民们也发现了变化。说起那时候的乌江,化屋村村民尤荣利直摇头。在化屋村,不少村民都曾以渔为生。多年来的网箱养殖超载、饲料投放过量让乌江不堪重负。

治磷又治渔,水质达标

乌江治理,重在治磷。贵州省于2009年启动34号泉眼污染治理,一直持续至今。

在贵阳开磷化肥有限公司监控大厅内,屏幕上实时显示着34号泉眼涌泉水的总磷浓度。公司磷石膏运行部部长陈长春介绍:“废水处理后总磷降到了0.989毫克/升。”在34号泉眼附近,4套污水处理装置有序运行。陈长春说:“目前,4套装置全开,污水处理量能达到1.2万立方米/小时。”

在磷污染治理中,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末端兜底”。在源头层面,交椅山渣场堆放磷石膏由“湿法堆存”改为“干法堆存”,减少磷石膏中的含水量,降低渗漏风险。随后又将磷石膏堆积体全面覆膜,阻止新产生的污水进入渣场底部,进一步减少原堆积体的污水渗漏。

贵阳、遵义两市每年开展乌江流域联合执法行动,对乌江34号泉眼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系列措施推进磷污染治理后,乌江总磷浓度大幅下降,干流水质已全面达到Ⅱ类标准,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治磷,也要治渔。2018年,贵州全面取缔网箱养殖,引导渔民转产上岸,全省累计取缔网箱养殖面积33543亩,乌江流域的9579亩养殖网箱也被全部拆除。

2022年3月底,《贵州省深化乌江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方案》印发,提出深入推进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将乌江流域打造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

吃生态饭,推进绿色发展

一大群鱼儿搅动水面,迅速向岸边聚集。“它们听见脚步声,以为有人来喂食了。”何岭松说。

网箱被拆除后,何岭松思来想去,去哪儿继续养鱼呢?当地政府也在思考,镇上这么多餐馆,谁来供应乌江鱼呢?

为了解决渔民转产上岸后的就业问题和镇上餐饮业的经营问题,乌江镇政府引入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发展起生态养鱼。

何岭松立即决定参加。如今,何岭松的鱼塘里共有8条水道,水道内设有吸污机。“经过沉淀、过滤、生物处理,水质达标后再将水排出。”他说。

鱼塘养出来的鱼,能否保有乌江鱼的品质?何岭松介绍:“每一条水道都有‘气动系统’,模拟河水的流速,让塘里的水流动起来,养出来的鱼肉质依然紧实。”

目前,乌江镇还有大大小小约100家做鱼的餐馆。“长江禁渔以后,我们的鱼都来自各种养殖场,本地养殖场能供应一半以上的鱼。”乌江镇副镇长王兵说。

乌江上游,尤荣利的家就在江边上。站在院坝里,一眼就能看到乌江。“现在的水,清亮得很!鱼也多得很。”尤荣利望着江水,一脸欣慰。

化屋村位于乌江源百里画廊风景区内。这些年,依托独特的山水风光,化屋村乡村旅游越来越红火。尤荣利也收起渔具,开起了农家乐。2022年,化屋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生态饭。

在磷污染治理方面,2018年起,贵州实行“以渣定产”。由开磷、瓮福两大磷化工企业重组而成的贵州磷化集团进行技术革新,用磷石膏制作新型建材,提高磷石膏消耗能力。2022年10月15日,在贵州磷化集团福泉基地,磷石膏分解制酸联产水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福泉基地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有望突破100%。2020年,贵州磷化集团实现当年新增磷石膏“产消平衡”,2022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54%。从整个乌江流域来看,2022年,磷石膏产生量643.84万吨,利用处置量671.31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优良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8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彭丽媛向中非妇女论坛发表视频致辞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向中非妇女论坛发表视频致辞。  彭丽媛表示,中国和非洲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妇女...

    时间:06-30
  • 共话民心相通 共迎美好未来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澜湄六国山水相连,传统友谊世代相传。   6月27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202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峰会在北京举行。峰会以“共话民心相通,共迎美好未来”为主题...

    时间:06-30
  • “让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大道之行)

      真挚的友谊超越时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德沃切克夫人的思绪被拉回38年前。  1985年,德沃切克一家住在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市邦尼街2911号。时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率石家庄市...

    时间:06-30
  • 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强大动能

      仲夏时节,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中国。  6月27日至29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来...

    时间:06-30
  • 新产品 新合作 新动力

      盛夏时节,湘江之滨,万商云集。  6月29日至7月2日,以“共谋发展、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各方广泛交流,积极互动,汇聚中非经贸合作新动力。 ...

    时间:06-30
  • 中非妇女论坛在长沙举行

      新华社长沙6月29日电 (记者张格)全国妇联和湖南省人民政府29日共同在长沙举办以“凝聚中非女性力量 共促妇女全面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妇女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

    时间:06-30
  • 福建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过去天天风吹日晒,还常因台风、赤潮担惊受怕。”养鱼几十年,59岁的颜家强没想到,快到退休年龄了还能体验一把“高科技”,“现在每天动动手指就能操作设备。”  去年9月,全国首台半...

    时间:06-30
  • 更好为群众守护电梯安全(政策解读)

      电梯是群众使用最频繁的特种设备,事关“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特种设备生产单位落实生产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生产规定》)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

    时间:06-30
  • 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权威发布)

      6月2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牛一兵介绍,经中央批准,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将于7月18日至19日在福建省厦门...

    时间:06-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联合新闻公报

      一、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总理范明政于2023年6月25日至28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天津举行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   访问期间...

    时间:06-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