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前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3-07-05 08:3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专业合作社24台收割机共享使用,昼夜不停,确保乡亲们的麦子颗粒归仓、夏玉米应播尽播。”山东省禹城市向明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小明调度农机,刚给种粮大户陈光峰把700多亩麦田收割完,又忙着种夏玉米了。

粮食生产,压茬推进。据农业农村部7月2日农情调度,冬小麦已收获95.9%,全国已夏播粮食83.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三农”发展开新局,农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2425亿元,同比增长0.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前行,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夯实基础。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

落实落细,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粮食生产必须年年抓紧。

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关键在落实。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瞄准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优化种植结构,供得好、供得优。

这段时间,四川省旺苍县白水镇光明村种粮大户苟天明忙得起劲:“油菜亩产250斤籽,一亩毛收入800多元。”相邻的快活村粮农罗永海去年首次尝试玉米套种大豆,一亩地收了600公斤玉米、150公斤大豆,今年他选了“川豆155号”大豆品种,抗性强、优质率高。

稳面积、稳产量,责任一起扛。今年,我国首次将大豆生产任务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目前,全年粮食目标播种面积17.7亿亩以上,力争稳中有增。

——强化科技支撑,多打粮、打好粮。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宋家镇东丰李村万亩麦田刚收获完,看着金黄的麦子,宋家镇农技站农技指导员刘守成很开心:“统防统治,一喷三防,由于技术措施到位,今年小麦亩穗数、千粒重都是近年来最好的情况。”

多打粮、打好粮,稳产增收离不开科技支撑。今年,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大豆、玉米为重点,启动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把粮食生产基础夯得更牢。

——完善社会化服务,从种到收“一条龙”。

“今年麦收前,把农机全都保养检修了一遍,真是派上了大用场!”5月中旬,河南省新乡县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吕铭学就带着7台小麦收割机和农机手去南阳收麦子,6月上旬又返回县里收割本地小麦,“时间差打得刚刚好”。

社会化服务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率,目前,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已经超过95万个,向小农户提供全链条多环节农业生产服务,服务面积近17亿亩次。今年“三夏”期间,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80多万名农机手、6100多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奋战在麦收一线。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分环节挖掘增产潜力,分类型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确保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压紧压实责任,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尽管我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但脱贫地区发展还有不少短板弱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重大使命任务,必须不断走深走实,切实取得成效。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压紧压实责任,持续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聚力抓好产业就业帮扶。截至今年3月底,65%的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

——培育提升特色产业,有力带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松巴茶园里,天马山镇寺岭村脱贫户伍琼珍正在除草修枝,“茶园就在家门口,打工一月能挣2000多元。”松巴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余安波介绍,通过安排就业和茶叶收购,公司带动5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1万余元。

发展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今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将力争提高到60%以上。目前,每个脱贫县都形成了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

——稳岗拓岗,脱贫群众就业更稳当。

“我现在工作稳定,月工资从6000元涨到了8000元。”两年多前,老家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脱贫群众柳亘,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来到天津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积极扩大就业是稳固脱贫基础的重要抓手。去年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3277.9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258.7万人。今年,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截至3月末,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达3074万人。

——内在寻突破,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增强。

在河北省魏县前大磨乡连枣林村的爱心箱包微工厂里,工人们操作着缝纫机忙个不停。“工厂日常用工70多人,订单不断。”微工厂负责人王俊波说。魏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郭福林介绍,县里通过“内联”“外引”等形式,发展箱包、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建起“微工厂”125家,吸纳就业6000多人,年产值达3亿元。

广大脱贫地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越来越强,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心气越来越足。国家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在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聚焦聚力,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民幸福感不断提升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当前,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乡村振兴,关键在干。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因地制宜,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乡村产业“拔节”生长,鼓口袋、聚人气。

玫瑰花海,香气氤氲,眼下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代召乡1000多亩玫瑰花开了。采收、清洗、加工……一朵朵玫瑰变成花茶、鲜花饼、精油等产品,市场畅销。代召乡西聂庄村党支部书记周秘远说:“打好特色牌,延伸产业链,预计我们村集体收入今年能突破20万元。”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甜头越来越多!”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新农人”张云返乡创业种蓝莓,“精准滴灌、绿色防治、机械化种植,蓝莓不仅品质好了,产量还提升40%以上。去年我们接待游客3万多人,销售额超300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国新批准创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

——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环境优、日子美。

“院子里里外外每天清扫,种菜养花,收拾干净了,住得舒心。”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罗家村村民关洪武说,“村里铺了污水管,聘请了保洁员,垃圾污水少了,环境越来越好。”

乡村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91%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开展乡村建设,让广阔农村越来越美。

——文明乡风劲吹田野,民风新、心气足。

“女儿结婚,不收‘街坊礼’!”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水塘村村民张兴勇最近为女儿办了场喜庆又简单的婚礼,“亲朋好友一起聚一下,省了酒席钱,还增进了感情。”水塘村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新事新办。

新不新,看民风。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改善,让广袤乡村在实现“物”的现代化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统筹推进乡村建设,细化乡村建设行动专项推进方案,统筹推进农村道路、农村供水、数字乡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第三批“百乡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和美乡村可感可及,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舒坦。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05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紧盯江河湖库 力保安全度汛

      核心阅读  当前,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等七大江河流域已全面进入主汛期,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各部门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切实做好预报预警、会商研判、...

    时间:07-11
  • 水利部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王浩)据预报,7月11日至14日,四川中东部、山东东部南部等地区将有暴雨,局部可能出现1小时雨量超过70毫米的强降雨。受其影响,长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

    时间:07-11
  • 全力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办实事 解民忧)

      核心阅读  收集群众用水难题、改造供水管网设施、做好水质卫生监测……近期,四川省巴中市开展民生诉求“大起底”行动,从保障日常供水、强化应急处置等方面全力满足居民用水需求,确保居...

    时间:07-11
  • 服务不断线 护航求职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千万家庭紧密相关。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表示,教育系统将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做到三个“不断线”,即岗...

    时间:07-11
  • 住建部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丁怡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的《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

    时间:07-11
  • 安徽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本报合肥7月10日电 (记者李俊杰)“我去过不少招聘会,但是像这样提供这么多就业岗位的并不多见,足见合肥诚意满满。”应届毕业生宁涛特地从外省赶来安徽参加招聘会。今年5月起,安徽合肥...

    时间:07-11
  •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修订发布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7月10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修订发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  婴幼儿...

    时间:07-11
  • 一笔一画 非遗“活化”(护文化遗产 彰时代新义)

      龙树画苑学徒在聚精会神地创作。  马可欣摄  核心阅读  热贡艺术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特色画苑、发展文旅产业,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整合唐卡、堆绣、泥...

    时间:07-11
  • 让莫高精神代代相传(新语·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进步应负的责任。数十年来,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秉持莫高精神,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敦煌文...

    时间:07-11
  • 预警劝阻别忽视 财产安全要重视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综合采取多种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联合推出了国家反诈中心APP、96...

    时间:07-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