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权威部门话开局)

2023-07-29 09:4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7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等介绍“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

  推动博物馆事业守正创新发展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体系布局,提升服务效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化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2022年,我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正式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全年举办线下展览3.4万个、教育活动近23万场,接待观众5.78亿人次,推出线上展览近万个、教育活动4万余场,网络浏览量近10亿人次,新媒体浏览量超过百亿人次,博物馆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以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引领发展,推动博物馆守正创新、提质增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体系布局、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服务效能、扩大传播交流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博物馆发展更具活力,不断扩大中华文明国际影响力。

  针对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个别博物馆出现预约难的现象,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高涨,特别是在寒暑假及节假日参观高峰期,有限的门票数量难以满足广大观众的参观需求。国家文物局于7月14日印发《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积极响应,出台多项优化服务措施。在优化服务供给方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等采取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参观人数限额等措施。故宫博物院、四川博物院等设立服务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快速预约和检票通道,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在提升规范管理能力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北京警方对加价倒卖免费门票的“黄牛”进行专项打击,依法刑事拘留6人、行政处罚3人。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出台专项管理办法,规范社会讲解及商业拍摄,优化参观体验。在宣传引导方面,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发表声明,引导观众共同抵制商家“代抢”等扰乱秩序行为。

  下一步,将通过扩大服务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强化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创新工作思路,完善预约机制。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增加预约名额等措施,进一步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有8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家文物局督促指导各地切实履行公约义务,提升保护展示水平。组织启动实施莫高窟、长城、大运河等一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展示阐释、监测预警项目,探索系统保护、科学管理、全面展示的有效路径。督促各地落实世界遗产大会决议,重点谋划丝绸之路、武当山古建筑群等遗产地提升保护管理举措,提交6处遗产保护状况报告。

  在世界文化遗产对外交流合作方面,国家文物局加强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合作,积极推动海丝沿线国家联合申遗。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交流,扩大海丝申遗影响力。同时,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国际治理体系建设,在气候变化与遗产保护、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修订等重大事项中发出中国声音,坚守国家利益。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继续做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全力争取“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会同北京市做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各项工作。同时,将全面更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通过更新预备名单进一步构建实证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注重发挥文物资源独特优势,统筹兼顾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城乡建设中文物保护,不断完善制度设计。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增加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认定公布、保护管理要求。推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全面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强化文物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刚性,坚决杜绝城乡建设中“大拆大建”“拆真建假”现象。23个省份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

  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安排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指导正定、承德、平遥、曲阜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整体保护,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与环境整治,阐释传播文物价值,延续城市文脉。联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开展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工作的通知》,探索新时代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出台促进文物合理利用指导意见、文物建筑开放导则及案例指南等,鼓励引导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探索文物建筑开放利用。文博单位成为重要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世界文化遗产地年接待游客超3亿人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年接待游客3460万人次。

  重视乡村文物保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文物保护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大调研,重点关注乡村低级别文物保护问题,总结提炼乡村文物保护利用的经验做法、典型案例。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指导各地实施一批乡村中古民居、祠堂、戏台等文物保护修缮项目,持续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实施预防性保护项目。指导四川省开展乡村石窟文化公园试点建设工作,赋能乡村振兴。推进“乡村遗产酒店”项目,建设“乡村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加强乡村文物活化利用示范引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29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长护险为老年人添保障(民生视线)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   夏日清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护理员宋金慧一早来到仙林新村小区,帮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居民徐大爷洗漱、喂饭、换药。“幸亏有了长期护理保险,享...

    时间:08-04
  • 发展设施农业 丰富食物供给(深度观察·设施农业大有可为①)

      图①: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的农业综合产业园,大棚与乡村屋舍构成一幅产业振兴新图景。   冯树风摄(人民视觉)   图②: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久昌果蔬园内,管理人...

    时间:08-04
  • 小土豆长成大产业(人民眼·做好“土特产”文章①)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马铃薯产业园内,工人在筛选无土栽培的马铃薯原原种。   王克贤摄(新华社发)   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是当地重要的马铃薯...

    时间:08-04
  • 全力以赴<br>持续开展抢险救援

      8月2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和门头沟支队的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护送旅客转移。  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供图(新华社发)   8月2日,救援人员转移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平各...

    时间:08-04
  • 全国首个跨省域高新区揭牌

      本报上海8月3日电 (记者巨云鹏)2023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示范区全链接大会近日在上海举办。会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

    时间:08-04
  • 餐饮消费热情高 上半年增超两成(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商圈消费火热,扶持政策助力,新店持续拓展……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餐饮业经营主体信心持续恢复。面向未来,随着助企惠企服务不断优化,经营主体着眼...

    时间:08-04
  • 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延续优化至2027年底

      本报北京8月3日电 (记者曲哲涵、王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一系列公告,明确多项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税费政策,为经营主体减负担、增动能,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时间:08-04
  • 让明通河更清澈(实干笃行在一线)

      与滇池连通的明通河,正在清澈明亮起来。  明通河本是古河道,与美丽的滇池相连,是云南省昆明市农业灌溉和防洪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加快发展和周边生活垃圾增多,明通河一度污染...

    时间:08-04
  • 事事带头干 时时走在前(新时代·面孔)

      烈日炎炎,热浪翻滚。走进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同发村,绿树掩映的凉亭广场上,三五村民正在闲聊。村委会一旁的空地上,横七竖八地摆放着数十组太阳能路灯,村党总支书记孔庆范带着几名村民...

    时间:08-04
  • 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年中经济观察)

      上半年,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步履铿锵——  南海之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工作,首批25个压力测试项目紧锣密鼓推进。  长江上游,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一片繁忙,16个...

    时间:08-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