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3服贸会·生活观察|智慧教育、智能建造、智享出行——从2023年服贸会看未来生活新趋势

2023-09-06 21:38:45

来源:新华社

初秋的北京,服贸会如约而至,24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聚焦服务贸易领域热点趋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AI智能学情分析系统、空中造楼机、L4级自动驾驶货运车……一系列教育、建筑、交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在本届服贸会上集中亮相,为我们勾勒出未来生活智能化的新图景。

智慧教育:科教融合激发教育活力

走进位于首钢园的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展区,彩色的“智慧树”映入眼帘。智能作业批改系统、智慧纸笔、AI写作机器人……展区教育数字化特点突出,体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领域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位于首钢园的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展区一角。新华社记者朱舜 摄

“老师通过系统智能化布置作业,学生完成的作业可通过机器自动批改,AI智能诊断学情,据此为学生定制个性化作业。”教育企业飞象星球展台科技感十足,工作人员正在向参观者介绍一款智能作业系统,“产品能够实现‘因人推题’而非‘因题推题’,辅助教师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三点半”课后服务时间怎么安排,是很多学校正在积极探索的内容。展台一侧,针对此时间段设计的一款素质教育课后服务平台,力求降低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门槛。游戏化教学、组织模拟实验、线上线下“双师”联动,丰富的素质教育课程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

“写一篇故宫的游记”“植物需要睡眠吗”“恒星有哪些特点”……面对现场观众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展会上最新发布的新款教育模型能够快速回答。

人工智能企业科大讯飞北京大区总经理朱鹏认为,智慧教育的解决方案能够助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为学生、教师和各级教育管理者提供精准、便捷的服务。

智能建造:科技赋能“中国建造”

“基建狂魔”有多强?来首钢园里的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区看一看!空中造楼机、新一代智能建筑机器人、5G智能生产线……智能建造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加速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在中建三局展台,三款“黑科技”吸引参观者驻足,它们是5G室内远程控制塔机、空中造楼机、住宅造楼机。

“通过远程控制塔机,在北京能够控制1000公里外武汉的塔机。”中建三局工作人员介绍,系统利用5G通信实现塔机侧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互,操作延迟可控制在40毫秒之内。通过集成多视频、多传感器的现场信息采集系统,塔机操作人员和控制系统能全方位地感知现场塔机的工况,实现远程集中操控。

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全称为“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据介绍,它可以运用在300米以上的超高层项目,犹如一个设在空中的建筑工厂,可实现最快3天一个结构层的施工速度,缩短约20%的施工工期,提升建筑施工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水平。

住宅造楼机则融合了空中造楼机的一部分功能,同时具有结构轻巧、适用性广等特点,实现了由重型造楼机向轻型造楼机、由摩天大楼向普通高层住宅的转变。

在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区,多款智能装备亮相。新华社记者朱舜 摄

安全是建筑施工中一切的前提。在中建一局展台,工地巡检机器人、建筑变形监测雷达、机电管线智能安装机器人等多款智能装备能够替代“危、繁、脏、重”施工作业,有效提升施工的智能化水平,增强施工的安全性。

中建三局一公司北方公司执行总经理张乃峰说,数智建造驱动产业转型,智能建造产品能够提升施工方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管控能力。

智享出行:“智行+低碳”助力交通出行升级

环境服务专题展是今年服贸会的一大亮点,特别设置低碳科技出行展区,从中可以窥见未来交通出行的两大关键词——自动驾驶和绿色低碳。

在首钢园的低碳科技出行展区,L4级自动驾驶货运车受到参观者关注。这辆车由江铃汽车与文远知行合作,专为城市开放道路开发,全车拥有12个摄像头,6个激光雷达,拥有360度无盲区感知能力和领先的智驾系统,可支持全天时、全天候、全场景运行。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然而在“五一”“十一”假期,高速路服务区的充电桩前常常排着长队。能源物联网企业能链智电,在此次服贸会上推出了其最新研发的智能充电机器人。

交通出行向清洁低碳转型,氢能零碳交通也值得关注。在国家会议中心里的服贸会综合展年度主题专区,国家电投展区工作人员介绍,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实现规模化社会化运营,应用场景包括城市客运、物流配送、市政环卫等。除了氢能产业,布局以换电重卡为代表的电能替代,也是国家电投打造“绿电交通”的措施。

氢能汽车具有高安全性、加氢速度快、加速性启动性快等优势。国家电投集团首席科学家柴茂荣认为,我国交通前景将以重卡、公交为突破口,建立“柴”改“氢”的工业示范,布局加氢站,扩大氢能的利用规模,逐步拓展到乘用车领域。

江铃汽车副总裁吴晓军说,网联化、数字化进程加速了物流需求形态的变化,特别是人们对运输车辆合规和绿色低碳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9月1日拍摄的国家会议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朱舜 摄

激发服贸动能,共创美好生活。

教育、建造、出行等领域的新变化新趋势只是一个缩影,透过它们,我们看到科技创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驱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未来美好生活图景,值得你我期待。

记者:朱舜、王乃水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发言人介绍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备进展

      本报北京9月7日电 (记者戴楷然)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筹备进展。她说,截至目前,已有90多个国家的代表确认与会,相信下一步还...

    时间:09-08
  • 中共代表团访问哥斯达黎加

      新华社圣何塞9月6日电 9月4日至6日,安徽省委副书记程丽华率中共代表团访问哥斯达黎加,会见哥立法大会主席阿里亚斯及民主社会进步党、民族解放党领导人,举办中共二十大精神专题座谈会,...

    时间:09-08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答记者问

      9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工作会议,部署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实施工作。会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时间:09-08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积极研究推进环境(生态环境)法典和其他条件成熟领域的法典编纂工作。适时启动法律清理工作。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国...

    时间:09-08
  • 外交部发言人就澳大利亚总理表示将访华答记者问

      本报北京9月7日电 (记者戴楷然)就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将在今年晚些时候访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7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欢迎阿尔巴尼斯总理应李强总理邀请访华,愿同澳方共同做...

    时间:09-08
  • 同心协力重建美丽家园

      入汛以来,我国多地因暴雨洪涝灾害遭受损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修复交通、通讯、电力等受损基础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随着洪水逐渐退去,各地各部...

    时间:09-08
  • 一泓碧水润泽绿洲

      大河奔流在新疆大地,湖泊散落于天山南北,一泓碧水润泽点点绿洲,千百年来,人们逐水而居。  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经济资源,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始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新疆...

    时间:09-08
  • 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瞩目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站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空坐标,教育承载着固本强基的基础性作用。新时代10年来,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召开5年来,在以习近平同...

    时间:09-08
  • 守好种好“饭碗田”(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山西省夏县庙前镇,玉米、谷子、葵花等作物丰收在望。   姚中吉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

    时间:09-08
  • 群众诉求“一键达” 掌上服务“一点通”(人民眼·提升乡村治理效能②)

      巨鹿县一名村民用“巨好办”服务平台反映村庄道路塌陷问题。   在巨鹿县农业农村局视频会议室,农技人员依托“巨好办”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远程技术指导。...

    时间:09-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