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把“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③

2023-09-08 11:30:03

来源:人民网

共建“一带一路”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

鸣笛声声,中欧班列搭载“欧洲制造”缓缓驶入站台。不远处,矿石、汽配件等商品完成装车后,将由西部陆海新通道直达东南亚。进出有序、热闹非凡,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一派繁忙景象。从昔日西南腹地的内河港,到如今联通全球的枢纽站,果园港的贸易伙伴遍布全球,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生动缩影。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个国家追求现代化,都不可能仅仅依靠自己、在封闭条件下实现,加强互联互通才能共同发展。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一带一路”传承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自倡议提出之日起就具有开放包容的属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位于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能取得积极成果,关键在于顺应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符合沿线国家发展合作的现实需求。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在中南半岛,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极大便利了沿线民众出行,有力激活了沿线经济;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实施奇姆肯特炼厂改造,污染物排放减少了90%,还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在肯尼亚,蒙内铁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互联互通,促使沿线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倡议迄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才能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同繁荣。通过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创造了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维护和发展了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实现了不同国家相互受益、共同繁荣、持久发展。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中国式现代化在扩大对外开放、与其他国家进行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倡导真正的多边主义,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推动各方各施所长,把各方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十年建设,成果有目共睹,照见我们向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积极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有力印证了“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这条开放之路将会越走越宽广,延伸向更多更远的地方。

婆罗门教的塔、印度教图案的柱、狮身人面的台基、飞天乐伎的翅膀……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里的多元装饰生动诉说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当下,共建“一带一路”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互联互通合作,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定能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

  • 相关阅读
  • 台湾新媒体人云南边关行:“西南边陲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

    中新网昆明9月8日电 题:台湾新媒体人云南边关行:“西南边陲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作者 罗婕“第一次到云南边境州市时,要乘两天巴士才能抵达,现在飞机、高铁已是畅通无阻。”时隔近40年再次踏访云南,中华卫视董事...

    时间:09-09
  • 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广东多地近日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省委省政府迅速作出部署,当地气象、水利、应急、消防等多部门联动响应,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5地市启动防汛应急响应,5地市为Ⅱ级...

    时间:09-09
  • 新闻1+1丨“认房不认贷”落地,效果如何?

    从“认房又认贷”到“认房不认贷”,一字之别的背后,是13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是政策层面适时调整优化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0天时间里,至少有24个城市全面执行了“认房不认贷”的政策。...

    时间:09-09
  • 锚定扩内需稳增长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锚定扩内需稳增长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文章称,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延续、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提速、支持民企发展和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组合拳”出炉、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

    时间:09-09
  • 国家发展改革委集中公开推介4894个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重点项目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记者严赋憬、陈炜伟)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国家发展改革委9月8日通过统一的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集中发布了489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27万亿元,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国家发展改革...

    时间:09-09
  • 做临床医生的“眼睛”!这位医生在医学影像中搜寻“希望之光”

    中宣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联合发布2023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最美医生是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兼放射科主任陈峰,她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临床医生的“眼睛”,多年来在光影世界里寻找病变...

    时间:09-09
  • 非遗“西秦刺绣”造就锦绣产业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虎头枕、虎头帽、婚俗枕顶、百花帐、挂饰……陕西千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9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千阳县的西秦刺绣产业园,领略西秦刺绣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更了...

    时间:09-09
  • 稻花“湘”里说丰年 “小田”如何变“大田”?看记者观察

    湖南是全国水稻重要产区,进入9月,湖南2222万亩中稻开镰收割,农户正在进行秋收,从空中俯瞰,满眼金灿灿,丰收画卷在绿水青山中展开。然而这样山美水美的风景,对于过去不少地区的农户来说,却并不见得赏心悦目。湖...

    时间:09-09
  • 探访宁波象山亚帆中心:多队进驻开展赛前训练

    9月8日,中国队进行赛前训练。 中新网记者 林波 摄中新网宁波9月8日电(记者 林波)9月21日至27日,杭州亚运会帆船项目比赛将在宁波象山亚帆中心举行,届时将产生14枚金牌。9月8日,记者实地探访宁波象山亚帆中心,了解...

    时间:09-09
  • 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首日 《人间西湖》精彩上演

    演出现场。钱晨菲摄中新网杭州9月8日电 (钱晨菲)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盛事,更是文化交流盛会。当秀美西湖与活力亚运浪漫邂逅,传统文化与火炬传递发生精彩碰撞,非遗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亚运激情进一步点燃。古典人文...

    时间:09-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