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锚定扩内需稳增长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

2023-09-09 11:58:5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锚定扩内需稳增长 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文章称,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延续、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提速、支持民企发展和活跃资本市场政策“组合拳”出炉、房地产金融政策调整优化……近段时间以来,围绕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政策调控力度持续加大。

专家认为,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将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促消费扩投资

围绕下半年需要重点抓好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近日在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表示,积极扩大国内需求,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

促进消费是当前恢复和扩大需求的关键所在。下半年以来,围绕家居消费、汽车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等重点领域,多项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例如,商务部9月1日发布通知称,根据“2023消费提振年”总体安排,于9-12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

与此同时,近期多项税费优惠政策密集发布,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等。专家认为,相关政策有助于减轻居民家庭负担,直接增加可支配收入,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在扩投资方面,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8月以来专项债发行节奏明显加快。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8月新增专项债发行5945.77亿元,截至9月7日,9月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已超过120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9月专项债发行还会保持较大规模,银行配套融资也会跟进,预计1-8月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同比增速有望企稳向上。这将成为带动三季度经济复苏动能转强的关键因素。

多举措提振信心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下阶段稳预期、稳增长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印发以来,各部门迅速行动,推动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围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层面重点从保经营主体、促进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介绍,在现有税费优惠政策下,预计2023年全年可减轻经营主体负担超1.8万亿元。民企融资支持政策围绕“三支箭”展开,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民企信贷投放、扩大债券融资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民企上市融资和再融资等。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表示,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公平准入、要素支持、法治保障、优化服务、营造氛围等五方面作出具体部署。相关政策有望在三季度加速进入实质性落地期,提振民企信心。

此外,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减半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规范股份减持行为、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等政策“组合拳”出炉。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优化IPO、规范再融资充分考虑了当前市场形势,可在一段时间内减轻资金面压力,有利于促进市场企稳回升。

“立足当下,证监会等多部门已落地多项举措,将对短期内稳定市场产生积极作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着眼长远,活跃资本市场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上市公司吸引力,关键举措是引入长期资金,基础功课是优化交易制度环境。

持续化解风险隐患

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同时,持续化解风险隐患也至关重要。

引导房地产行业实现“软着陆”是当前各方的共识。在需求端,“认房不认贷”、降低首套房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首付比例等多项政策利好迅速落地,对于稳定楼市预期具有重要意义。

在供给端,金融管理部门表态稳妥应对民营房地产企业风险。高瑞东认为,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仍面临融资紧张的问题,房企年内面临较大的到期偿债压力。预计围绕着“第二支箭”将继续扩容增量,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备受市场关注。例如,湖南省政府常务会议日前原则通过《湖南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方案(送审稿)》。

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表示,目前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方案“如箭在弦”。特殊再融资债券是在不改变现有政府债务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切实可行的债务置换工具。

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过程中,多部门将通力合作。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电视会议提出,统筹协调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丰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工具和手段,强化风险监测、评估和防控机制,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 相关阅读
  • 文物保护修复人才大有可为

    一手拿着喷枪,一手拿着陶瓷片,一名文物修复师正在进行陶瓷修复……近些年,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播出,原本属于冷门职业的文物修复师进入大众视野。2021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共同...

    时间:09-10
  • 敦煌之美绽放异彩

    在中国地理空间中,敦煌是甘肃戈壁沙漠中的一座绿洲小城,在世界文明的长河里,敦煌是一颗璀璨明珠。历史地理的时空交错中,敦煌是一个极具辨识度的文化坐标点。坐标的横轴,是始于2000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纵...

    时间:09-10
  • 不毛之地勃发多样生机

    近期,我国部分地方利用盐碱地养殖海鲜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其实,中国人对盐碱地的识别开发利用由来已久,利用盐碱水养殖海鲜技术近几年发展更为显著。我国黄河流域有大量盐碱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如何推动盐碱水资...

    时间:09-10
  • 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人民论坛)

    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时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漠河林场自然林区,察看自然林生长态势和林下作物展示,指出“要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走进我国大陆最北端的边境...

    时间:09-10
  • 探索聚合发展升级路

    图为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黑虎村的潞党参科学化种植基地。 王 超摄图为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水塔醋业的万缸晒醋场。 陈博敏摄山西立足本省实际,打造了一批特色专业镇,将其作为振兴山西制造、推动转型发展、做强县域经济...

    时间:09-10
  • 三访江村

    我也喜欢把开弦弓村称为“江村”。这是太湖边一个美丽的村落,现今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开弦弓村村貌。李博摄(新华社)80多年前,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这里做过一番调...

    时间:09-10
  • 杭州亚运会丨赛场“智能” 班车“自动”——探访湖州市亚运场馆

    新华社杭州9月9日电 “亚运期间,场馆内数万名观众可以同时使用5G网络视频通话;‘智慧场馆大脑’实时感知、设备监测、远程控制、人员管理,确保现场稳定运行;5G+自由视角、5G+VR技术等让观众打破空间限制,享受更独...

    时间:09-10
  • 杭州亚运会丨跟着亚运“薪火”看见美丽湖州

    新华社杭州9月9日电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湖州站活动9日启动。17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火炬手逐绿而行,感受湖州的生态之美、发展之美。火炬手周苏红在火炬传递中。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亚运点燃城市热情,在现场观众的...

    时间:09-10
  • “亚运文旅之约”推出12条主题漫游长廊

    “风雅宋韵、最忆钱塘”“富春山居、三江两岸”“穿越千年、海港遐思”“奇山秀水、瓯江飞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8日发布了12条“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主题漫游长廊,推介给八方来客。这12条漫游长廊是在当天举行...

    时间:09-10
  • 杭州亚运会|杭州机场“亚运会专用通道”迎来首批代表团成员

    新华社杭州9月9日电 9日是杭州亚运会官方抵离服务开启首日,当天14时33分,国泰CX960航班抵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3名中国香港代表团成员走出舱门后进入“亚运会专用通道”,成为亚运会抵离服务首批保障的人员。9月9日...

    时间:09-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