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吉林延边: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

2023-09-09 14:23:02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隋佳桐 邢明):初秋的延边,草木葱茏,天高云淡。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区。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筑牢防止返贫屏障;盘活村落民俗资源,挖掘农旅融合新样板;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美丽乡村宜居宜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延边州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以高质量发展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光东村:稻米“身价”翻倍,村容村貌焕新

长白山下、海兰江畔,在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连片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掀起滚滚绿浪。走在光东村的街道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停放在路边排起长龙的车辆。游客们乘着小火车穿过稻田,家长带着孩子一起“驾驶”着儿童拖拉机,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光东村的蝶变,正是延边州乡村振兴发展的生动缩影。过去光东村大多数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村里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劳动力少、村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

延边州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是著名的水稻之乡。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光东村全面推广有机水稻种植。

光东村村书记金宪介绍,村里成立了有机大米专业农场,销售模式由原来的“一对一”营销转变为订单式销售,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吗西达”,产品销往国内及日本、韩国市场。2022年专业农场有机大米产量达2000吨,实现产值2300万元。

(金宪 央视网记者王静远 摄)

风景优美的稻田风光,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机遇。金宪介绍,近年来,光东村依托民俗风情和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优势,打造了集民俗旅游、观光体验、风味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田园旅游新区,全面发展民俗旅游。

村里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景观大门,通过整合村内闲置房屋,一期共建成60户不同主题风格的特色民宿,此外还建设了疗休养基地、共享农业基地和边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多村民也积极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开起了农家乐、超市、咖啡屋、民俗餐厅等。2015年以来,光东村累计接待游客2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22万元。

2022年,光东村以“企业+村集体+村民”的模式,将民宿、特色旅游项目及线上农特产品销售平台等资源整合,实现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创业和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金宪表示,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厕所革命”。2015年,光东村实施农厕改造,234户全部进行了厕所改造,家家都用上了室内卫生间、水冲厕所,还安上了热水器。村民金钟日说,如今如厕再也不会出现“夏天臭烘烘,冬天没法用”的情况。

光东村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从一个产业单一、贫困落后的边疆小村,成为产业兴旺、村美民富的旅游网红打卡地。

(光东村的亲子游乐项目 央视网记者王静远 摄)

“东方第一村”防川村,农旅融合的样板村

“雁鸣闻三国,虎啸惊三疆,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在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的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有一座“一眼望三国”的美丽村落——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被誉为“东方第一村”。

防川村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闻名遐迩的吉林八景之一4A级防川风景区就坐落于此,然而,过去这里却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渔村。防川村第一书记杨永春介绍,此前村里人均年收入仅一千多元。

如何解决落后发展难题?防川村依托当地区位、资源、生态、人文等优势,大力发展传统朝鲜族民俗旅游产业,创新采取“村企联建”的运作模式,建设了防川“东方第一村”古村落项目。

具体来说,防川村村委会与项目建设单位共同成立旅游公司,统一对古村落进行企业化运营管理和宣传推介。通过“村企联建”,旅游公司还利用村内土地建设了景点景区、宾馆饭店、游客中心和商业街等,促进村民、村庄和企业互利共赢。该项目于2019年10月建成投入运营;2022年,防川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6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万元。

杨永春介绍,目前防川村共有41栋民宿,建筑格局融合了朝鲜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现代设计理念,并配套建有别致的庭院小景。村民可以选择将闲置房屋以每年1.2万元的价格租给旅游公司,也可以选择自主经营民宿。

(防川村的朝鲜族民宿 央视网记者王静远 摄)

距离民宿区不远处,便是汇聚中、俄、朝三国风情,集特色餐饮、购物于一体的防川村民俗风情商业街。在夏季,这里会根据游客情况,不定期举行篝火晚会,游客可以一边品尝特色美食,一边欣赏风情歌舞,体验感十足。

依托“东方第一村”古村落的建成,防川村结合村内界江捕鱼、蜜蜂养殖、果蔬采摘等传统农业,实施产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

杨永春介绍,防川村每年在图们江上捕鱼可达两万公斤,村里将捕鱼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开发体验捕鱼、活鱼销售、农家乐鱼宴等项目。防川村是蜂农的聚集地,通过打造蜜蜂基地参观、现场酿蜜等旅游体验产品,促进蜜蜂养殖产业发展。

昔日的边境小村已蝶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防川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的致富路,打造了农旅融合、农民共富、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防川村民俗风情商业街 央视网记者王静远 摄)

水南村:数字赋能,宜居宜养的边境村

水南村隶属图们市石岘镇,被誉为边境线上的“水韵之乡”。村内居住着朝鲜族、汉族、满族等各族人民,其中朝鲜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是典型的朝鲜族聚居村。

水南村村委会副主任金国星介绍,2022年,水南村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将数字化手段与乡村治理有效结合,聚焦医疗、养老、安防、防汛、防火、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打造了一套贴近边境乡村实际的综合化、智能化管理平台。

以智慧防火为例,利用集热成像和可见光于一体的双光谱球机对水南村全域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水南村居民健康服务中心 央视网记者王静远 摄)

金国星表示,水南村现居村民以老年人居多。水南村为村内独居老年人或残疾人家庭配装智能手环、一键报警器和可燃气体报警器。手环可以监测心率、血氧,同时具备跌倒报警、一键呼叫等功能。

村民日常健康监测由村医实时掌握,若出现紧急状况,手环将第一时间推送告警信息并向紧急联系人发送求救信息。一键报警器可以为行动不便、卧床或未佩戴手环的村民提供声光报警。燃气报警器实时监测可燃气体或一氧化碳密度,发现浓度超标会及时提醒当事人或亲属紧急处理。“为我们边境村‘银发族’幸福安度晚年提供保障。”金国星说道。

水南村坐落于图们市区北面7公里处,生活区距边境线4.5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民宿旅游提供条件。在水南村内,一幢幢朝鲜族建筑风格的民居整齐排列,一幅幅民俗彩绘画在路旁的围墙上徐徐展开。

金国星介绍,目前,水南村结合现有的朝鲜族民宿,为游客提供吃、住、采摘等乡村生活体验。游客不仅可以到农家小院采摘水果蔬菜,还能现场体验制作辣白菜、米肠、打糕等特色美食的乐趣。

(水南村村民参与各类文化娱乐活动 央视网记者王静远 摄)

研学是水南村的另一产业。研学基地于2018年10月成立,依托民俗特色村寨,水南村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开发了历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学科实践等研学课程。研学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水南村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不断增加。

近年来,水南村推动“数字乡村”“康养医养”服务,探索家门口的幸福养老模式。基础设施短板日渐补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公共服务大幅提升,水南村已成为边境线上的绿美宜居乡村。

(为了“零距离”服务群众 水南村在村里设置警务室 央视网记者王静远 摄)

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民生活有甜头,兴边富民有奔头。如今,延边的乡村振兴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 相关阅读
  • 多彩民族有多彩丨探访广西民族博物馆 追寻广西民族文化根源

    广西民族博物馆内展出的铜鼓。人民网 王功孝摄人民网南宁9月9日电 (王功孝、王秀芳)铜鼓、壮锦、岩画......走进位于邕江之畔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各式各类的藏品琳琅满目,前来参观的游客或驻足欣赏,或打开拍照,在...

    时间:09-10
  • 多彩民族有多彩丨广西三江:茶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人民网三江9月9日电 (王功孝、王秀芳)走进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仙人山茶园,绿叶苍翠欲滴,采茶人穿行于茶垄之间,指尖翻飞,不断挑采新茶。布央村茶山。人民网 王功孝摄布央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

    时间:09-10
  • 倾心育桃李 探访“大国工匠”背后的“良匠之师”

    央广网天津9月9日消息 2023年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将在天津举行。在距离比赛开幕不到10天的时间里,各个赛项的参赛选手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而在这些选手的...

    时间:09-10
  • 国风所丨从古诗文里感受尊师重道

    师道乃尊师重道之理从师问学之道是人文教育的精神底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9月10日教师节让我们一同穿越时光的长河在古诗文中感受师道精神...

    时间:09-10
  • 声动中国|“教书是我这辈子的事”

    为了让丢作业本的学生写上作业他专程开车送暑假作业本为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趣味他变身“雷电法师”为了听障宝宝能正确发音她把一个动作重复上百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知识的种子以爱浇灌开出智...

    时间:09-10
  • 小事情大民生 多方发力持续提升适老化交通出行服务

    央视网消息:在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的今天,尽管地铁出行速度快、打车出门高效率,但每日穿梭在城市路网的地面公交依然是老年人主要的出行工具。相关调查报告显示,75%的老年人日常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内,21%的老年人日常...

    时间:09-10
  • 数字海洋里,做个人信息安全的守护者

    【法眼观】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等黑灰产业的“孵化器”和“瞄准镜”。政法机关坚持重拳出击,全链条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取得突出成果——数字海洋里,做个人信息安全...

    时间:09-10
  •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光明日报北京9月8日电记者陈晨从水利部获悉,9月8日,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南宁市宾阳县、钦州市灵山县、玉林市福绵区同步召开,标志着广西投资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综合效益...

    时间:09-10
  • 安徽潜山:“全域公交”惠民 百姓“乘”心如意

    俯瞰潜山市客运中心。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人民网潜山9月9日电 在省城读大三的汪缘,每次回家都是先乘火车到安徽潜山市区,然后再转乘城乡公交回老家王河镇,全程只需花费4元钱,整个过程实现了交通工具的无缝对接。“...

    时间:09-10
  • 山水汇合地 人烟繁盛处(走进传统村落)

    图①:制茶师正在制作安化千两茶。安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图②、图③:唐家观古街上,木制招牌传递着古商埠的气息。  图②为乔安摄(人民视觉)  图③为本报记者申智林摄  图④:唐家观古民居前,几位村民在展...

    时间:09-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