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2023-09-12 11:49:5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延续优化完善一批减税降费政策……近期,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措施密集出台,显示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之一,财政政策的动向备受关注。在中央提出明确要求之后,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进行了一系列具体部署,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可以说,在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聚焦扩大内需和提振信心,增强内生动力、稳定社会预期。今年以来,专项债券加快发行使用,不但要“加力”,还要注重“提效”,加强项目储备和投后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专项债券要更好发挥引导带动社会投资的作用,还有必要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税费优惠政策是提振市场信心、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统计显示,前7个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以及退税缓费已达1.05万亿元。近期,有关部门又延续、优化了一批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打出一套税费政策组合拳,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纾困发展。此外,延续创新企业存托凭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对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也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这些政策力度大、指向明,体现连续性、精准性特点,要抓好落实、真正起效。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温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中央部署,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其中,财政政策发挥关键性作用。今年以来,财政政策从加强资金引导、保障融资需求、扶持稳岗就业等方面,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有利于稳就业。近期,提高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3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广大纳税人已享受到政策红利,对促增收、扩消费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民生特别是就业问题关系千家万户,要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增强民生支出保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要着力防范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些地方收支矛盾较突出,政府债务压力较大,应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风险工作,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做好隐性债务风险化解,确保经济社会安全运行。

经济恢复发展过程中,尽管一些矛盾和问题还较突出,但我国宏观政策空间充足,政策工具丰富,有能力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财政政策实施中,要加强运行监测、形势分析和效果评估,积极开展政策储备研究,及时“出手”回应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加强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发挥协同效应,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 相关阅读
  • 杭州亚运会|你不知道的亚运事:杭州亚运会火炬手从哪来?

    新华社杭州9月12日电(记者季嘉东、赵建通、胡佳丽)12日,杭州亚运会火炬在宁波传递。从8日的杭州开始,跟随传递,火炬手中有很多大家熟悉的运动员,比如罗雪娟、王霜、杨倩等,更多的是陌生但洋溢着幸福喜悦的面孔...

    时间:09-13
  • 缅甸体育与青年事务部部长:预祝杭州亚运会圆满成功

    杭州亚运会开幕在即,缅甸将派出111名运动员,参加足球、跆拳道、武术、龙舟、藤球等7个体育项目的角逐。缅甸体育与青年事务部部长民登赞认为,缅甸运动员将以顽强拼搏、团结友爱的体育精神参加比赛,在杭州亚运会上...

    时间:09-13
  • 中国亚运代表团:从比赛中积累经验 为备战巴黎奥运会做准备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于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今天(12日),第十九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北京成立。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总人数为1329人,其中运动员886人,女运动员437人,男运动员449人,包括了36位奥运会冠...

    时间:09-13
  • 铺就绿色低碳亚运底色

    65座亚运场馆及办公场地全部使用绿电,装配式建筑与环保材料大面积推广,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作为杭州亚运会的重要办赛理念,绿色低碳从愿景到行动,已逐步成为现实。“让大西北的风,点亮杭州亚运的灯。”...

    时间:09-13
  • “智能亚运一站通”用户数破亿(杭州准备好了)

    杭州亚组委日前宣布:截至9月8日,杭州亚组委推出的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用户数突破1亿。用户在支付宝搜索“亚运”,就能便捷地获得“食、住、行、游、购、娱”及购票等服务。围绕“数字+赛事”...

    时间:09-13
  • 【光明时评】建设质量强国 夯实中国式现代化根基

    【光明时评】 作者:陈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作为我国质量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质量会议,中国质量大会近日在成都召开。...

    时间:09-13
  • 解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之钥——读《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有感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

    时间:09-13
  • 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做到统筹兼顾(人民观点)<br>

    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就是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十个指头弹钢琴”切实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就要高度重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耦合性和协同性,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统筹好...

    时间:09-13
  • 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思想纵横)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以学促干”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为广大党员、干部明确...

    时间:09-13
  • 【光明论坛】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光明论坛】作者:牛小侠(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合肥工业大学基地教授)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