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新潮涌动大河间——陕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观察

2023-09-14 15:05:4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9月13日电题:新潮涌动大河间——陕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观察

榆林市府谷县墙头村,“黄河入陕第一湾”所在地,两岸峰峦交错、丹地碧野。千百年前的边塞苦地,如今已是连片的现代农业园区,瓜果飘香,繁茂葱茏。

黄河奔腾,气象万千,变化不止于“第一湾”。生态保护硕果累累,高质量发展步稳蹄疾,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近年来,陕西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河上下,新潮涌动。

水清 山绿 鸟飞回

初秋时节,陕西潼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林木青翠、生机盎然。滩涂、湿地点缀着黄河胜景,不时有飞鸟悠然掠过。

“通过实施退耕还湿、湿地封育禁牧等专项行动,潼关县建成黄河西岸防护林1120亩,水岸林木绿化率已达92%。”潼关县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刘鹏说,这里已成为候鸟重要的迁徙地和越冬地。

2023年6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境内的黄河湿地。赵哓罡 摄

从关中平原到黄土高原,沿着黄河溯流而上,满目青山、大河安澜的生态长廊,正在陕西加速形成。

延安市宜川县,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悬崖造林队”活跃在黄河西岸的悬崖峭壁之上。11年间,他们在悬崖、陡坡等生态脆弱区种下了1万多亩树林。

“小时候,山光秃秃的,一刮风满嘴沙尘;现在,整个陕北都变绿了。”48岁的队长王永红感慨万千。

作为曾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在水土保持、植被修复上重点发力,黄土高原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

延安市林业局局长王占金说,延安植被覆盖度已达81.3%,年入黄河泥沙量由过去的2.58亿吨减少到0.31亿吨,“一碗水半碗沙”成为历史。

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1年,陕西印发《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生态保护修复、水土保持等持续发力。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2022年,陕西黄河流域65个国控断面中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占比93.8%,无劣Ⅴ类断面,总体水质首次达优。

产业转型向绿向新

黄河流域陕西段国土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省的65%、83%和88%,聚集着陕西最雄厚的创新资源、产业基础和能源储备。近年来,陕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不断提高发展“含绿量”和“含新量”,降低“含碳量”。

榆林市副市长杨扬说,作为黄河沿岸的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榆林开展煤化工全流程低碳化再造,陕煤180万吨乙二醇等一批先进项目建成投产。去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同比增长90%以上。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黄河流域陕西段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在位于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之滨的咸阳市武功县,京东物流陕西智能供应链中心的仓库里,产自西北多地的各色水果琳琅满目。

从早年间网销狝猴桃起步,武功已将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导的电商物流产业发展成为县域经济首位产业。武功县常务副县长孙波说,去年全县电商销售收入达55亿元。

2022年4月20日,工作人员在西安比亚迪草堂工业园汽车总装厂进行新能源汽车装配。记者 刘潇 摄

绿色发展是要求,更是机遇。2022年,国内整车企业首个零碳工厂——吉利汽车西安工厂在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诞生。今年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占到西安吉利总产量的42.56%,远超预期。

西安市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联盟秘书长罗建安说,2022年,西安生产新能源汽车突破100万辆,“这是西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坚持绿色发展尝到的甜头。”

乐享生态红利

“山上光秃秃,沟里洪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歉收”,这是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的过往。

蓝天白云下,绿油油的山岭绵延铺展,苹果树果实累累,梯田点缀其间……这是高西沟村的今貌。

几十年间,高西沟村的党员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将这里打造成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7万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越来越多地方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乐享生态红利。

延安市宝塔区赵家岸村,窑洞民宿群风格古朴,伴着如黛青山,引来游客如织。昔日的穷乡僻壤,已是陕西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绿水青山,就是咱的好光景!”村民张启国说。

2022年3月30日拍摄的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发展的花卉大棚。记者 邵瑞 摄

九曲黄河,万古流淌,孕育出厚重的黄河文化。2022年,《陕西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出炉,提出实施黄河文化研究、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六大行动,系统谋划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

移步换景,“黄河故事”正徐徐讲起——

壶口瀑布旁,民间艺人唱响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高亢悠扬;宝塔山下,《延安十三年》等红色演艺火爆出圈;陕北民歌博物馆里,一首首曲调唱出表里山河……

“过去民歌里唱‘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如今我们唱‘家乡变了样,美滋滋的光景,火辣辣地唱……’”,延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殷宇鹏说,歌词之变,映衬出时代的发展进步。

  • 相关阅读
  • 以系统思维推进城市更新(新论)<br>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从北京崇雍...

    时间:09-15
  • 着重做好倾听、实干两件事(人民时评)

    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将更好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施策的功能,形成工作合力,避免政出多门、政策效应相互抵消前不久,经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时间:09-15
  • 黑龙江打造“避暑经济”新增长极

    “现在我家那边气温30多摄氏度,而在北极村吹着凉风、赏着美景,心情很不错。”从福建一路北上,游客秦女士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的景色赞不绝口。去年冬天,她和朋友来漠河赏冰雪,如今这里层林尽染,五花山色令她感到...

    时间:09-15
  • 黑龙江宁安:金色稻田 丰收在望

    ↑这是9月13日拍摄的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附近的稻田(无人机照片)。时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27万亩水稻正值生长成熟期,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再有20余天便可进入收获季。宁安市是响水大米的产地,在火山熔岩台...

    时间:09-15
  • 一个多月过去了,河北受灾群众怎么样了?直击现场→

    将党和政府的温暖精准送达每名受灾群众——应急管理部工作组赴河北开展救灾救助调研指导侧记近日,围绕灾害损失综合评估、中央救灾资金拨付使用、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和受灾群众过渡期安置等工作,应急管理部派出工...

    时间:09-15
  • 华北东北受灾地区加快修复基础设施 做好群众生活保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华北、东北受灾地区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修复,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为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北京市门头沟区加速推进灾后电网修复重建。门头沟日常用电已全部恢复。在洪涝...

    时间:09-15
  • 气象部门将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央视网消息: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是粮食生产的大头。我国秋收秋种主要集中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包括玉米、一季稻、大豆、马铃薯、棉花等粮棉作物的收获,双季晚稻的田间管理和收获以及...

    时间:09-15
  • 收寄快递时如何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这场论坛上“大咖”来支招

    许女士在使用手机上网时,突然收到一条“好友信息”,对方称在亚马逊网上看中了一款包,需要许女士帮忙代付。许女士没怀疑,向指定账户转账16万元,意识到被骗后报警。杨女士收到一名陌生人的QQ好友申请,通过后对方...

    时间:09-15
  • 担负起首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摆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突...

    时间:09-15
  •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图①:北京正阳门附近,市民游客入夜后逛起书店。  邓 伟摄  图②:吉祥大戏院在北京王府井大街重新开业。  方 非摄  图③: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运河商务区郁郁葱葱。  潘之望摄在博物馆触摸历史,到图书...

    时间:09-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