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 流淌“和合”之美

2023-09-23 20:11:08

来源: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

2023年9月23日的杭州之夜,将上演梦幻般争艳的灯光秀,将把钱塘江打扮成一位待嫁的新娘,吸引世人的目光。呼啸流淌的江水翻卷此伏彼起的浪花,如一位主持人,娓娓述说今晚的精彩。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即将在钱塘江畔盛装绽放的大莲花(杭州奥运体育中心体育场)徐徐展开。开幕式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以《国风雅韵》《钱塘潮涌》《携手同行》三个篇章,给世人呈现史诗般的画卷:我们将踏着历史的河流从远古走来,良渚玉琮开启文明的曙光;沃野渔歌唱着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故事;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独具创意地渲染杭州独特的文化底色;金桂飘洒丰收的喜悦与夺冠的祝愿,年轻的心在欢快地跃动;钱塘江大潮灌溉大地之树,让不息的生命蓬勃,希望的色彩铺满辽阔的空间;线上超亿的“数字火炬手”与场上火炬手共同点燃亚运会之火,让人感叹同爱同在的魅力以及艺术与技术交融的惊艳。

100分钟的开幕式中,近一半时间的文艺演出,定会让现场数万观众如痴如狂,也会让现场和各种媒体前的观众叹为观止。作为一名文化思考者,我认为,开幕式演出绝不仅仅是文艺表演,贯穿演出全程的,有一颗鲜活的灵魂,有一种浸润其中察而不觉的文化流淌,这就是“和合”之美,这是中华民族亘古流传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审美观。

“和合”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国家观、琴瑟和谐的家庭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世世代代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滋润着中华民族走过数千年。

习近平主席曾深刻阐述了“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他指出:“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今晚,“和合”文化的无穷魅力将不断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

从良渚的水利工程到当代的生态农业,沃野良田、稻海渔歌、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象依次呈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人类面前,绿色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追求。杭州亚运会不仅将在开幕式中全方位地展现绿色生态观,而且在整个办会过程中,也将坚守“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绿色环保无处不在,如点火仪式只绽放电子烟火,不搞传统烟花,火炬所用的燃料是绿色甲醇等等,“绿色亚运”将是杭州留下的第一张金名片。

从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中,我们将读到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文明的多样性诠释了“和合”:和合的精神,是承认且尊重;和合的特质,是包容和共生;和合的途径,是对话与合作。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好比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各国文明形态各异,文化信仰千姿百态,文明互鉴之光照耀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从万人大合唱“同爱同在”中,我们将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召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吸收“和合”文化精髓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曾多次倡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为纷繁变乱的世界带来曙色与希冀。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和“和而不同”的深邃智慧,正引发越来越多国家的共鸣。

从亿万人共同点燃亚运之火,我们可以领悟到个体融入到群体将汇聚成蓬勃的“力量”。好比钱江源头的一滴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在树叶上摇曳滚动,慢慢地汇集在一起,滴落山涧,渗过长满青苔的山石,形成涓涓细流,汇集成气壮山河的瀑布,从纵横交错的山谷豁然涌出,在千峰万峦间蜿蜒千里,汇入大江,最终形成惊涛拍岸的钱塘大潮,这就是“平凡”创造“非凡”的道理。个人是组成世界社会的最小元素,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人,人类有了和谐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人文环境,世界才会成为美好的人间。

在把数字技术运用到极致的场景中,我们能品味到,数字技术的进步打开了世界人民交流融合更加便利的渠道,文明因交流而互鉴,文化因融合而精彩,建立在当代科技进步基础上的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杭州亚运会把一场体育比赛办成了亚洲人民更加紧密便捷沟通交流的大平台,全亚洲人打破时空界限,“心心相融,@未来”,让人与人的理解更深一点,让世界的美好更多一点,让人类的希望更灿烂一点。

站在亚洲看杭州亚运,我们看到“和合”文化之美,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共同的亚洲,有共同的我们。

世界的每一种文明都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彰显著独具特色的时代价值。亚洲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照亮了人类历史的天空。“君子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和合”阐释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关系。

几千年来,文明互通的密集轨迹共同编织起亚洲文明的璀璨银河。“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汇聚交融,才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亚洲文明。

读懂了,你一定会知道——杭州亚运,真的与众不同。

  • 相关阅读
  • 深化务实合作 共建繁荣丝路

      黄河岸边,中国与世界对话;贺兰山下,合作与共赢并行。   9月24日,为期4天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闭幕。本届博览会以经贸合作为重点,涉...

    时间:09-25
  • 维护乘车秩序 守护平安旅途

      为切实维护铁路列车乘车秩序,今年4月,公安部铁路公安局部署开展“三项治理”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整治站车“霸座”、猥亵、“强讨”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铁路公安机关累计破获三...

    时间:09-25
  • 税延养老险将与个人养老金衔接

      本报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屈信明)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通知,决定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工作,要求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公司原则上于今年底前...

    时间:09-25
  • 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人民时评)

      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      上级医院预留门诊号源优先向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时间:09-25
  •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人民观点)

      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目标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底线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

    时间:09-25
  • 文脉国脉紧相连(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⑨)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中华民...

    时间:09-25
  • 文化润疆,心近情更浓

    7月31日,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五星出东方》首次由新疆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全阵容演出,阿布都萨拉木·阿布都热西提等演员流畅沉稳地完成了表演,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时间:09-25
  • 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提高

    本报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黄超)教育部等4部门近日印发通知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贷款额度提高4000元,利率调减30个基点。 本次助学贷款政策调整完善主要涉及3个...

    时间:09-25
  • 勤学笃行 求是创新(人民论坛)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要跟着时代前进,怎么会够呢?我鼓足生命的风帆,孜孜不倦地追求,顺境不自傲,受挫更刚强,有使不完的劲。”从教70余年、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

    时间:09-25
  • 乡土植物唱主角 科学绿化在身边(深阅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青山环抱、绿树成荫。 吴寿生摄(人民视觉) 张锦梅(左)与同事在青海省西宁市北山查看青海杨的生长...

    时间:09-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