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欧班列谱写丝路新传奇

2023-10-02 10:54: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搭载着54个集装箱汽车配件、日用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近日从天津新港站开出,开往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

广袤的亚欧大陆上,古有丝绸之路驼铃阵阵,今有“钢铁驼队”奔驰不息。经过10年发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准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联通亚欧,开辟运输新通道

9月15日,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宣布: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已开通5条线路,累计开行80列。

以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为例,每周三、周六凌晨3时55分从西安国际港站发车,运行9908公里,10日后可抵达杜伊斯堡,全程运行时间较普通班列压缩30%以上。

截至目前,中欧班列已联通我国境内112座城市,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城市,以及沿途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座城市,开辟亚欧陆路运输新通道。

——通道网络逐步完善。

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机车穿梭、作业繁忙,货物一下班列便搭乘轮船出海;在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起重机抓取一个个有“中国铁路”标识的集装箱装至班列上;在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一列列中欧班列完成换装工作,等待出境……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已形成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口岸出境的西、中、东3条通道,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86条,实现了亚欧国际联运的网络化。

——口岸能力大幅提升。

口岸,是中欧班列运输途中的重要节点。班列将在这里完成换装、报关、清关、出境等手续。10年来,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加强既有口岸能力扩建,开辟新口岸,不断提升国际联运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俯瞰满洲里铁路口岸,一列列中欧班列在宽准轨线路上铺展开来,高高耸立的龙门吊用“巨手”将色彩斑斓的集装箱整齐码垛。经过多次升级,满洲里铁路口岸国际联运列车日换装量增至840标准箱,换装能力比2020年提升1倍,国际联运更加高效便捷。

国铁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二连浩特、绥芬河等口岸分别过境中欧班列5141列、3150列、4838列、2549列、884列,比2016年分别增3981列、3080列、4527列、2388列、884列。

——枢纽功能持续增强。

10年来,我国积极推动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打造服务优、效率高、成本低的现代物流枢纽,促进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

以西安国际港站为例,从最初的四等小站到如今的一等货运站,西安已经成为中欧班列重要的集结中心。今年,西安国际港站再次升级:货物装卸线路由19条增至29条,12条货物线完成改造,具备直接发车功能,装卸能力提升30%。如今,西安国际港站成功跃升世界一流内陆港,设计年集装箱吞吐量540万标准箱、年铁路货运量6600万吨。

数据显示,2022年5个集结中心共开行中欧班列8800列,占中欧班列开行总数的53%。

量质齐升,创新物流新模式

集装箱层层堆叠,龙门吊忙碌装卸,成都国际铁路港一派繁忙,“陆上港口”名不虚传。

“产线尽头就是集装箱,车间隔壁就是铁路港。”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杨怡说。

十年发展,中欧班列构建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物流大通道,开创了国际运输合作新局面。

经济环保优势突出,广受企业货主欢迎。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嘉泽木业有限公司主营木材加工。企业负责人郭进海最常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内蒙古最大的中欧班列集结基地——七苏木物流园。

郭进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进口一吨木材,中欧班列运输可比公路省50元,按每年20万吨的使用量来算,可节约近1000万元。

数据显示,同样运一批货物从中国到欧洲,中欧班列运输费用约是航空运输的1/5,运输时间约是海运的1/4,且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在满足高附加值、强时效性等特定物流需求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不仅如此,中欧班列平均碳排放量为航空运输的1/15、公路运输的1/7,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交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国铁集团货运部有关负责人说。

多式联运快速发展,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来到厦门海沧保税港区,一艘来自越南的集装箱班轮已顺利靠港。现场正忙碌地组织集装箱卸船进站,集装箱将搭乘中欧班列前往哈萨克斯坦,实现“海丝”“陆丝”无缝衔接。

“对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而言,选择海运抵达厦门,再搭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比全程海运节省近一半时间,这是中欧班列(厦门)独有的国际海铁联运优势。”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漳州车务段海沧站站长赵励强说。

海铁、公铁、空铁多式联运,让中欧班列效能更好释放。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目前,以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等沿海港口为起点的中欧班列线路已达29条;广州、成都等城市已依托中欧班列打造了“空铁联运”跨境电商出口新模式,推动“铁海公空邮”综合运输一体化融合发展。

互利共赢,搭建合作新平台

驰而不息的中欧班列,为沿途国家、地区发展带来发展新机遇。

——提速货物往来,优化开放格局。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过去,大宗货物出口欧洲,需先运至东部海港,再经海运入欧。如今依托中欧班列,郑州一跃成为内陆开放新高地。

“2013年以来,中欧班列(郑州)从每周‘单趟对开’到现在每周最高往返34列,车次越开越密,境内外合作伙伴达到6000多家,形成‘以运带贸、以贸促运’的产业互补良性发展格局。”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圃田站站长郜飞说,依托中欧班列,河南开行东方红拖拉机、信阳茶叶、南阳香菇、商丘棉花等定制合作班列,推动特色农贸产品走出国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中欧班列运送货物货值占中欧货物贸易的比重逐年提升,从2015年的1%增至2021年的9%。

——聚拢产业集群,拓宽发展空间。

多年来,重庆先后获批国家铁路一类口岸、整车进口口岸、首次药品进口口岸等。“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的设立,带动长安、东风等品牌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出口,促进了重庆乃至西部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开启了中国西部内陆整车进口新篇章。”渝新欧(重庆)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太平说。今年1至8月,中欧班列(重庆)进出口整车6.4万台、增长约36.7倍。

——联通广阔市场,打开“共赢大门”。

在“世界超市”浙江义乌,有一家500多平方米的西班牙商品进口馆,销售西班牙红酒与橄榄油等商品。

“以前,苦于没有销售渠道,不少西班牙的优质产品一直无法打开市场。”进口馆负责人金海军说,中欧班列开通后,这些产品被中国采购商销售至中国乃至日本、韩国等地。

与此同时,义乌的小商品也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运往西班牙马德里,助力其成为欧洲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今年以来,中欧班列(义乌)累计开行超1000列,商品品类达5万多种。

据介绍,这些年,从中国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的货物品类,从最初的手机、电脑等,拓展到汽车整车、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53大门类,欧洲运往中国的货物品类从早期的木材、汽车及零配件等逐步拓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等。

中欧班列发展势头强劲。今年1至8月,共开行11638列、发送货物126.2万标准箱,同比分别增长10%、23%。未来,“钢铁驼队”必将给国际经贸合作带来更多机遇。

(本报记者朱佩娴、靳博、刘洪超、白光迪、翟钦奇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02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运动员和媒体人对杭州亚运会的表白,太甜了!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这座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的城市,正因举办亚运会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运动员为杭州在亚运村“建”了一面表白墙亚运村是各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在杭州...

    时间:10-04
  • 赛程过半有些运动员和记者陆续返程 他们的行李箱装了啥?

    杭州亚运会赛程已过大半,亚运村里拖着大包小包行李返程的运动员、记者身影越来越常见。村里的官方特许商品零售店和中国邮政、圆通等店铺,人气也明显更旺了。这趟杭州之旅,除了留下赛场上拼搏的身姿,他们最想带走...

    时间:10-04
  • “小青荷”的24小时:我们在看世界,世界也在看我们

    “小青荷”杨子航(左)在混采区蹲下身护住铁马。受访者供图杭州亚运会的每一天,忙碌不止于赛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凌晨3时就要乘坐大巴前往现场,有的中午12时迎来一天中工作强度最大的时刻,有的深夜还在服务...

    时间:10-04
  • 亚运手球场馆“小青荷”志愿服务侧记

    杭州亚运会手球项目在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体育馆的比赛,已经落下帷幕。赛时,“小青荷”们活跃在场馆各个角落,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志愿服务故事。志愿服务管理工作者:坚守初心范盛伟讲述:2016年,我通过两轮面...

    时间:10-04
  • 中国军团 从不“孤”勇

    女子4*100米斩获金牌 潮新闻 记者 李翔 摄浙江在线10月3日讯(记者 翁宇君)曾经各自挥洒,此刻携手拼搏。10月3日晚,杭州“大莲花”,百米飞人们迎来团队作战。在之前的女子百米角逐中,韦永丽与葛曼棋分居5道和7道...

    时间:10-04
  • 礼赞劳动美 致敬奋斗者(今日谈)

    每逢假期,总有人坚守在岗。重大工程的建设者们争分夺秒,穿梭街巷的快递小哥奔波往返,客运一线的司机、乘务员们热情服务……无数人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在坚守中创造不凡,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为人们能充分享受假日幸...

    时间:10-04
  • 假期旅游热 祖国山河美

    10月2日,游客在河北省武安市东太行景区观光(无人机照片)。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各地旅游景区迎来人流高峰,许多人选择趁假期走出家门,领略祖国大美山河的多彩景色。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时间:10-04
  • 致敬山河守护者!“只要祖国需要,我一直都在”

    央视网消息:在浩瀚无垠的祖国南海,在水天一色的美丽岛礁,有一群海军官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在这里,忠实履行着保卫国家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他们将青春年华献给岛礁,把对亲人的爱融入蓝天大海。今...

    时间:10-04
  • “丰”景如画 满载希望——全国粮食主产区保秋收见闻

    满目皆“丰”景,处处秋收忙。从东北平原到中原大地,从西南山区到鱼米之乡,广袤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国庆假期,全国各地加快收获进度保秋收。各粮食主产区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

    时间:10-04
  • 焦点访谈:康庄大道 科技创新正攻坚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天我们继续“康庄大道”系列。我们仰望太空,中国空间站已经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模式;俯瞰大地,复兴号高铁列车已经驰骋在青藏高原;探秘深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万米海沟成功探底...

    时间:10-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